-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嬰兒腦積水的癥狀包括頭顱異常增大、顱內壓增高、神經功能障礙、生長發育遲緩、眼部異常等。 1.頭顱異常增大:嬰兒的頭顱較正常同齡兒明顯增大,顱骨變薄,頭皮靜脈怒張。 2.顱內壓增高:患兒可能出現嘔吐、煩躁不安、嗜睡等癥狀。 3.神經功能障礙:如肢體痙攣性癱瘓、智力減退、癲癇發作等。 4.生長發育遲緩:身高、體重增長緩慢,運動能力落后。 5.眼部異常:可表現為眼球下旋,上部鞏膜外露,即“落日征”。 總之,家長若發現嬰兒有上述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頭顱 B 超、CT 或磁共振成像(MRI)等,以便盡早明確診斷,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4-10-13 14: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嬰幼兒腦積水臨床表現特征1.頭圍增大嬰兒出生后數周或數月內頭顱進行性增大,前囟也隨之擴大和膨隆。頭顱與軀干的生長比例失調,如頭顱過大過重而垂落在胸前,頭顱與臉面不相稱,頭大面小,前額突出,下頜尖細,顱骨菲薄,同時還伴有淺靜脈怒張,頭皮有光澤。2.前囟擴大、張力增高豎抱患兒且安靜時,囟門仍呈膨隆狀而不凹陷,也看不到正常搏動時則表示顱內壓增高。隨著腦積水的進行性發展,顱內壓增高的癥狀逐漸出現,盡管嬰兒期的顱縫具有緩沖顱內壓力的作用,但仍然是有限度的。嬰兒期顱內壓力增高的主要表現是嘔吐,由于嬰兒尚不會說話,常以抓頭、搖頭、哭叫等表示頭部的不適和疼痛,病情加重時可出現嗜睡或昏睡。3.破罐音對腦積水患兒進行頭部叩診時(額顳頂葉交界處),其聲如同叩破罐或熟透的西瓜樣。4.落日目現象腦積水的進一步發展,可使第三腦室后部的松果體隱窩顯著擴張,壓迫中腦頂蓋部或由于腦干的軸性移位,產生類似帕里諾眼肌麻痹綜合征,即上凝視麻痹,使嬰兒的眼球不能上視,出現所謂的“落日目”征。5.頭顱透照性重度腦積水若腦組織(皮質、白質)厚度不足1cm時,用強光手電筒直接接觸頭皮,如透照有亮度則為陽性,如正常腦組織則為陰性(無亮度),本法尚有助于鑒別蛛網膜囊腫和硬膜下積液。6.視神經乳頭萎縮嬰幼兒腦積水以原發性視神經萎縮較多見,即使有顱內壓增高也看不到視神經乳頭水腫。7.神經功能失調第Ⅵ對顱神經的麻痹常使嬰兒的眼球不能外展。由于腦室系統的進行性擴大,使多數病例出現明顯的腦萎縮,早期尚能保持完善的神經功能,晚期則可出現錐體束征,痙攣性癱瘓,去大腦強直等,智力發展也明顯比同齡的正常嬰兒差。8.其它腦積水患兒常伴有其它畸形,如脊柱裂,眼球內斜(展神經麻痹所致),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膝腱反射亢進,發育遲緩或伴有嚴重營養不良。
2024-10-13 14: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嬰幼兒先天性腦積水多在出生后數周頭顱開始增大,一般經3~5個月方逐漸發現,也有出生時頭顱即增大者。臨床特別是因顱內壓增高引起頭顱進行性的異常增大,與周身發育不成比例。額部向前突出、眶頂受壓向下,雙眼球下視,眼球向下轉,致鞏膜上部露白,前囟擴大且張力增加,其它囟門也可擴大,顱骨骨縫分離,頭皮靜脈擴張。頭顱叩診呈“破壺音”。嬰幼兒骨縫未閉,顱內壓增高時,頭顱可以發生代償性擴大,故在早期顱內壓增高癥狀可以不明顯。但腦積水嚴重,進展較快時,亦可出現,其癥狀為反復嘔吐。腦退行性變,腦發育障礙,四肢中樞性癱瘓,尤以下肢為重,常有智力改變和發育障礙。視神經受壓萎縮,可致失明。眼球震顫,驚厥亦較常見。還常并發身體其它部位畸形。少數病例,腦積水在發展到一定時期后可自行停止,頭顱不再繼續增大,顱內壓亦不高,成為“靜止性腦積水”。
2024-10-13 14: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臨床小兒多見頭顱增大、囟門擴大、緊張飽滿、顱縫開裂愈期不合、落日目、嘔吐、抽搐、語言及運動障礙,智力低下。胎兒腦積水屬于多基因遺傳病,主要由于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病毒感染、藥物作用)的影響,胎兒腦積水應早期診斷,早期處理,否則多會導致孕婦難產。 如果您的家族史能排除基因遺傳病的因素,則應考慮是否為病毒感染的可能(如巨細胞病毒等),并做相應的治療,否則如果再次懷孕也不能排除胎兒出現腦積水的可能性。
2024-10-13 14:1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1、嬰幼兒腦積水的臨床表現絕大多數為先天性腦積水,其主要臨床表現為:(1)頭圍擴大,2歲前囟顱縫多未閉合,故見患兒提醒比例失調,頭顱大于軀干,頭蓋部分比顏面大,前額膨出尤為明顯,頭皮變薄、有光澤、頭皮靜脈因回流障礙而怒張。(2)前囟擴大、張力增高如抱患兒為立位且安靜時,囟門仍呈膨隆狀而不凹陷,也看不到正常搏動時則表示顱內壓增高,嬰幼兒腦積水時十分典型。(3)破罐音腦積水患兒在額顳頂交接處頭部扣診時,其聲如同扣破罐或成熟了的西瓜。(4)落日現象患兒眼球呈下轉位狀,大部分虹膜為下眼瞼所遮蓋,只有少部分外露,如同夕陽落到地平線下。(5)頭顱的透光性在重度腦積水如腦外套(皮質、白質)厚度不足1CM時,用強光手電筒直接接觸頭皮顱骨,如透光有亮度則為陽性,如為血腫則為陰性。(6)視神經乳頭萎縮由于擴大了的第三腦室前部直接壓迫視神經,故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則較多見,即使顱內壓增高也看不到視神經乳頭水腫,在腦積水早期,即使有視神經萎縮,對視力的影響也不大,主要是顱腔擴大使顱內壓得到某種程度代償的緣故。嬰幼兒腦積水臨床表現臨床表現多見于發病的2~3周,表現為頭痛(雙額多見,晨起與臥位時加重)惡心、嘔吐,共濟失調、視物不清,年齡大者還表現為反應遲鈍,記憶力喪失、尿失禁,而兒童則表現為頭大臉小,發育遲緩,顱內壓升高,如骨縫裂開,前囟飽滿,頭皮靜脈清晰可見。病兒矮小、皮膚皺縮、頭圍增大面小呈成人狀、前囟擴大、張力增高、囟門飽滿無搏動、眼球突出,常伴有痙攣性的不全麻痹,出現落日目現象,并多出現原發性視神經萎縮。常伴有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膝腱反射亢進、發育遲緩或伴有嚴重營養不良、智力發展也明顯比正常嬰兒差。腦積水有先天性和獲得性兩類,各又可分為交通性和非交通性。非交通性腦積水的梗阻在腦室系統;交通性腦積水的梗阻在蛛網膜下腔。兩者的病因可歸納如下:(一)先天性腦積水主要由畸形引起。常見者有:1.腦導水管畸形又分為:①導水管分叉畸形;②導水管狹窄或閉鎖;③導水管隔膜。2.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是由于扁桃體、延髓及第四腦室疝至椎管內,第四腦室變狹長,正中孔與側孔下移,使CSF循環受阻。本畸形可單獨存在,但多數與脊髓脊膜膨出伴發,或與顱底凹陷癥伴同。3.第四腦室正中孔及側孔先天性閉鎖少見,需與顱內感染后繼發粘連引起者相鑒別。4.相當多一部分先天性腦積水可由于嬰幼兒后顱窩腫瘤引起。5.其它一些先天性疾病,如軟骨發育不全、顱頸交界畸形、脊柱裂、斑痣性錯構瘤病、Dandy-Walker綜合征、胼胝體缺如、小腦回畸形等,均可伴發腦積水。(二)后天性腦積水主要病因有:1.顱內感染嬰兒在母體內或出生后發生的細菌性、真菌性、病毒性感染,皆可引起炎性粘連,造成CSF循環梗阻,從而產生腦積水。炎性粘連多發生在蛛網膜下腔或第四腦室出口處。2.蛛網膜下腔出血各種原因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可因血紅細胞阻塞蛛網膜顆粒,或因血塊機化粘連,造成蛛網膜下腔的粘連性梗阻,從而引起腦積水。感染和出血引起的腦積水,多為交通性腦積水。患兒腦室系統擴張,頭顱增大。腦室周圍白質水腫,甚至腦組織萎縮。側腦室壁可形成憩室或囊腫,其大小不一,若增大時可穿破大腦皮層,進入蛛網膜下腔,便形成CSF內引流,使腦積水可能靜止或形成腦外積水。
2024-10-14 0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