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兒童常見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抗感染治療、對癥治療、免疫調節治療及中醫治療等。 1.一般治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溫度和濕度適宜。患兒需多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飲水。 2.抗感染治療:根據病原體選擇藥物。若為細菌感染,常用阿莫西林、頭孢克洛、阿奇霉素等;病毒感染可選用利巴韋林等。 3.對癥治療:咳嗽有痰時,可使用氨溴索祛痰;喘息明顯者,使用沙丁胺醇霧化吸入緩解。 4.免疫調節治療: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兒,可使用免疫球蛋白等。 5.中醫治療:根據患兒具體情況,采用中藥調理或推拿等方法輔助治療。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家長應密切觀察患兒病情變化,遵醫囑按時用藥,定期復查。如病情加重或出現新的癥狀,應及時就醫。
2024-10-21 16: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支氣管肺炎怎么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怎么治療。小兒肺炎的主要癥狀是發熱、咳嗽、氣促鼻干煽。其發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感受風寒,或風熱之外邪;此外,在其它一些疹病過程中,若小兒正氣虛弱,亦可并發或繼發本病。治療小兒肺炎的主要偏方、驗方如下:[方一]雪梨2個,川貝母4克,冰糖30克,濕豆粉10克。將梨洗凈,削皮,去核,切成12瓣,川貝母洗凈,梨塊裝入蒸碗內,入川貝母、冰糖,加開水50毫升,用濕棉紙封嚴碗口,上籠蒸2小時取出,梨塊擺人盤內,原汁倒入鍋中,加清水少許,用濕豆粉勾芡,淋在梨上。隨意服食。本方適用于小兒肺炎之屬于風熱閉肺者。
2024-10-21 16: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小兒支氣管炎系指支氣管發生炎癥,小兒毛細支氣管炎的病變主要發生在肺部的細小支氣管,也就是毛細支氣管,所以病名為“毛細支氣管炎”,通常是由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并發癥,也可能由細菌感染所致,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藥治療 1.止咳平喘:在緩解期可以用一些止咳平喘的中藥制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癥狀。 2.外貼藥:很多嬰幼兒患病后,長期服藥可帶來一些藥物的毒付作用,外貼中藥的安全、方便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有祛痰、拔痰的百草瓊漿益氣貼和冬天用的三九貼等。
2024-10-21 16: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還是找專業醫生看比較好,我兒子前幾天也是在醫院掛了一周鹽水醫生又給開了些藥水喝,挺見效燒錢呀,醫療報銷完還花了六百多,現在看病也能把人看窮了
2024-10-21 16:3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肺炎是小兒一種主要常見病,3歲以內的嬰幼兒在冬,春季節患肺炎較多,由細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為多見.嬰幼兒肺炎不論是由什么病原體引起的,統稱為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性肺炎.孩子得了肺炎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喘,肺炎的發病可急可緩,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數天后發病.最先見到的癥狀是發熱或咳嗽,體溫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續高燒1~2周.身體弱的小嬰兒可不燒甚至體溫低于正常.可有咳嗽,嗆奶或奶汁從鼻中溢出.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煩鬧睡眠不安等癥狀.重癥病兒可出現鼻翼扇動,口周發青等呼吸困難的癥狀,甚至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病兒還可出現嘔吐,腹脹,腹瀉等消化系統癥狀.孩子得了肺炎應及時診治,重癥肺炎必須住院治療,輕癥肺炎可以在家進行治療和護理.家庭護理要點1.居室要保持空氣新鮮,定時通風換氣,開窗時要注意關門,避免對流風.室溫最好維持在18~22℃,保持適當濕度,以防干燥空氣吸入氣管,痰液不容易咳出.冬天可使用超聲加濕器或在暖氣上放水槽,濕布等,也可在火爐上放一水壺,將蓋打開,讓水汽蒸發.2.注意穿衣蓋被均不宜太厚,過熱反而會使病兒煩躁而誘發氣喘,加重呼吸困難.安靜時可平臥,如有氣喘,可將病兒抱起或用枕頭等物將背墊高呈半躺半坐位,經常變換體位,可增加肺通氣,減少肺瘀血,促進痰液排出.3.飲食的選擇.嗆奶的病兒,可在奶中加嬰兒米粉或糕干粉,使奶變稠,病兒吃這樣的奶,可減少嗆奶.每吃一會兒奶,應將奶頭拔出讓病兒休息一下再喂,或用小勺慢慢喂入.1歲以上的病兒,應吃粥,面片,蛋羹等易消化,富有營養食物.病兒食欲不好,母奶及湯水進的就少,加之發燒和氣喘,均增加身體水分的消耗,所以應當注意勤喂水,補充不足.4.高燒時,按醫生要求服用退燒藥,如體溫在38.5℃以上,每4~6小時服一次,服退燒藥后要給病兒多喝水,以助出汗退熱.還可采用物理降溫法,如酒精擦浴,冷水袋敷前額等,對營養不良,體弱的病兒,不宜服退燒藥或酒精擦浴,可用溫水擦浴降溫,或中藥清熱,如小兒牛黃散,紫雪散等.祝你寶寶早日康復!
2024-10-21 1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