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孩子總是吐奶,可能是生理因素,如胃容量小、胃呈水平位等;也可能是喂養不當,如喂奶過快、喂奶量過多等;還可能是疾病原因,像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感染等。 1.生理因素:新生兒胃容量較小,呈水平位,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完善,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發達,這些生理特點容易導致吐奶。 2.喂養不當:喂奶時速度過快、喂奶量過多、喂奶后未及時拍嗝等,都可能引起孩子吐奶。 3.消化不良:孩子胃腸功能較弱,若進食過多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可能出現消化不良,導致吐奶。 4.胃食管反流: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胃內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引起吐奶。 5.感染:胃腸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時,孩子可能會因身體不適而吐奶。 孩子總是吐奶,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體溫、大便等情況。若吐奶頻繁且伴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1 18: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主要還是生理性倒奶啊,小兒的賁門功能是還沒有發育完善的,所以吃奶后如果劇烈活動或咳嗽等就有可能出現嘔吐.每次不要吃得過飽.喂完奶后,最好讓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輕拍孩子背部,可使吸進去的空氣跑出來.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時動作要輕,活動度要小些.搖晃不要太厲害.平常一定要注意睡覺的時候一定要側睡和嘔吐的時候一定要盡快側身低頭讓小孩吐出來,如果來不及從口腔吐出來就會從鼻腔出來啊.這樣很容易嗆入呼吸道和發生吸入性肺炎的可能甚至發生窒息導致生命危險的可能.4-6個月后會逐漸自行好轉的.
2024-10-21 18: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吐奶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癥狀.吐奶包括嘔吐和溢奶.如一兩口奶水返流口腔屬于溢奶,不屬于嘔吐,不影響生長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出生后6個月左右消失.最常見的嘔吐發生于喂養不當,建議父母首先應該檢查喂養方法,發現不當及時糾正.喂奶或喂水時,應將小兒豎起,讓其趴在母親肩上,輕拍背部,將胃內空氣排出打嗝后再放下.奶后半小時盡量少翻動新生兒,換尿布等操作要輕柔,右側臥位或抬高床頭有助于胃內食物進入腸道,也可減少嘔吐物被吸入氣管的危險.如果經調整喂養方法無效的患兒和全身狀況較差的患兒,都應及時請醫生診治.
2024-10-21 18: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如果剛出生的小寶寶哺乳后睡覺造成的漾奶,吐奶后能照常酣睡,長得很壯實,可能是喂養不當或是胃的幽門存在痙攣所致。如果小寶寶出現噴射狀吐奶,從肚子上還能看到腸蠕動的狀態,甚至還能在他的腹部上摸到包塊,很可能是“幽門肥厚性狹窄”。寶寶大些就會好的
2024-10-21 18:2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吐奶是消化系統最常見的癥狀.吐奶包括嘔吐和溢奶.如一兩口奶水返流口腔屬于溢奶,不屬于嘔吐,不影響生長發育,隨著年齡的增長,一般出生后6個月左右消失.生兒胃容量小,呈水平位,食管較松弛,而與食管連接的賁門括約肌發育較差,腸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分泌胃酸及蛋白酶的功能也較差,使新生兒尤其早產兒很容易發生嘔吐.最常見的嘔吐發生于喂養不當,約占新生兒嘔吐的1/4.主要是由于喂奶過多,濃度不當,奶溫不合適,奶頭孔過小,喂奶后馬上平臥,過多過早地翻動小兒,劇烈哭鬧等也可引起嘔吐.輕微的嘔吐和溢奶對機體影響不大,反復嘔吐導致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表現為脫水,驚厥,昏迷.劇烈的嘔吐可使嘔吐物吸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堵塞體弱兒和早產兒的氣道,造成窒息死亡.
2024-10-22 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