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劍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中心-小兒專科
-
首先,你不應該有精神負擔,先到正規醫院檢查,治療流口水的主要疾病,如神經官能癥、口腔炎癥等。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后不要立即睡覺,不要吃太多或吃太多油膩,粘性和其他non-digestible食物;
第三,維護。
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飯后漱口、睡前刷牙,可減少口腔炎癥的發生。此外,睡前不要做劇烈運動或過度使用大腦。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寶的口腔小而淺,吞咽反射功能還不健全,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會漫過大堤,流出口外。另外,不少寶寶喜歡將指頭、橡皮奶頭等放入嘴里吮吸,這樣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只需注意護理即可。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在口腔內因有粘膜的保護,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所以,對經常流口水的寶寶,應當隨時為他們擦去嘴邊的口水,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常用溫水洗凈口水流到處,然后涂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最好給孩子圍上圍嘴,以防止口水弄臟衣服。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嬰兒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并不是什么病。等到孩子逐漸張大1-3歲后,吞嚼動作和中樞神經系統進一步完善,流口水現象會逐漸消失。如果超過了這個年齡仍流口水,就得請醫生檢查一下,以排除某些口腔局部疾病和某些中樞神經的疾病。由于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因此,對皮膚有刺激和自我消化的作用。常流口水的孩子以為下巴經常被浸泡,會引起局部的皮膚紅腫,甚至糜爛和脫皮。所以,局部護理是非常重要的:
2016-06-05 09:47
1.平時可用柔軟質松的敷料墊在頸部已接納流下的口水,并經常更換。
2.經常用溫水清洗面部及下顎部,寒冷季節可涂油脂類護膚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睡覺時流口水,如果有咸味,枕巾呈淡黃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衛生不良,積存食物殘渣,天長日久牙石較多,引起牙齦發炎,乃至牙齦少量出血.因而睡覺時流出口水有咸味,呈淡黃色.防治的辦法是: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也可請口腔科醫生診治,采用潔治療法,去除牙石,服用維生素C及B2等藥,消除牙齦炎,減少不良刺激.
2016-06-05 09: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考慮是脾虛,導致流涎。建議去醫院查明病因,例如神經官能癥、口腔炎癥等;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后不要立即就寢,晚飯不要吃得過多或過多食用油膩、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第三,養成飯后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減少口腔內炎癥的發生。
2016-06-05 10:0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孩子唾液腺沒發育完全,可以出現流口水,另外如果寶寶要長牙的話,肯定是要留口水的,寶寶都是這樣的,等牙長出來后就不會流了。有的是因為寶寶喜歡張著嘴巴睡覺,一般來說都是沒什么的,大人有時候也會這樣啊,祝寶寶健康成長!
2016-06-05 10:0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位朋友你好,根據你所說的情況,可能是脾虛有濕引起來的表現,脾主運化水濕,在脾虛的情況下,水濕內停,睡覺時就會引起來水濕上泛而有你所說的表現。這種情況可以采取健脾利濕的措施進行調理,建議服用一段時間參苓白術散。
2016-06-05 10:14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