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2 歲 10 個月孩子發燒可能由感染、環境因素、免疫反應、自身疾病、藥物反應等引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癥狀,采取合適的措施。 1.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是常見原因,如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等。需要就醫進行血常規等檢查,明確感染類型。病毒感染多可自愈,細菌感染可能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克洛、阿奇霉素等,但需遵醫囑。 2.環境因素:室內溫度過高、衣物過多可能導致孩子體溫升高。應調整環境溫度,適當減少衣物。 3.免疫反應:孩子接種疫苗后可能出現短暫發燒,一般 1 - 2 天可自行緩解,注意多喝水、多休息。 4.自身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也會引起發燒,常伴有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需及時就醫診斷治療。 5.藥物反應:部分藥物可能引起發燒,需咨詢醫生是否調整用藥。 孩子發燒時家長不要驚慌,密切觀察體溫和孩子的精神狀態。若體溫持續升高或孩子精神狀態不佳,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21 16: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發燒是幼兒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機體與致病作斗爭的一種防御反應。但持續高熱使代謝更加旺盛,耗氧量增高,易導致腦缺氧,甚至發生高熱驚厥。當患兒體溫升高到一定程度時,必須及時進行物理降溫,以防高熱造成各種不良后果。物理降溫的方法很多,應根據幼兒的情況來選擇:1.如果發燒者是新生兒,可采用散包降溫,打開包被,松懈衣服,但不脫去衣服。同時可多喂溫開水,也可用溫水洗澡。禁止用冰袋冷敷、酒表面擦浴等。2.2歲以內的幼兒應首選溫水擦浴,也可在任何年齡選用。水溫在32攝氏度~36攝氏度之間(以手腕內測試不燙為原則),從四肢到全身均可擦。溫水擦浴,可使皮膚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達到散熱的目的,而且患兒也感到舒適。同時方便、經濟、效果好,無危險性。3.溫濕敷,即用毛巾浸于35攝氏度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擰去水分,敷于額頭,每10~15分鐘更換一次。4.2歲以上幼兒可用酒精擦浴。用紗布蘸取30%~50%溫水酒精(75%的酒精加一半溫水),反復擦洗腋窩、腹股溝區、肘窩、頸胸、后背及手心等血管豐富的區域,達到蒸發降溫的目的。擦浴時要避開幼兒心前區,觀察面色變化,30分鐘測體溫一次,以防著涼和降溫過度。5.頭枕冰袋。頭枕冰袋可降低顱腦溫度,有減少代謝及耗氧、保護大腦的作用,但在新生兒禁用。6.冷鹽水灌腸。在持續高熱、體溫達40攝氏度以上,其它降溫效果不佳時,可用醫用的等滲鹽水300~500毫升灌腸。物理降溫應該注意:有出血傾向的患兒如白血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禁用擦浴;降溫要適度,一般體溫降至38攝氏度左右即可,并要注意密切觀察病情,以防降溫過快過低引起虛脫,降溫時要注意多飲水。
2024-10-21 1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