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永濤 主治醫師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請問,您的寶寶有什么異常?現在寶寶幾歲?目前自閉癥的臨床表現主要是興趣狹窄,刻板行為。社會交流障礙。語言發育障礙。孩子一般不能和家人有眼神交流。不能對父母或他人的呼喚有反應。不能分辨出熟悉人和陌生人。不能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玩耍。
2018-07-05 17: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自閉癥詳細表現:
2016-06-04 10:54
(1)孤獨離群,不會與人建立正常的聯系 即是缺乏與人交往。交流的傾向,有的患兒從嬰兒時期起就表現這一特征,如從小就和父母親不親,也不喜歡要人抱,當人要抱起他時不伸手表現期待要抱起的姿勢,不主動找小孩玩,別人找他玩時表現躲避,對呼喚沒有反應,總喜歡自己單獨活動,自己玩。有的患兒雖然表現不拒絕別人,但不會與小朋友進行交往,即缺乏社會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時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過去摟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為了找人聯系而只是一個動作,或者說只存在一個接觸的形式,而無接觸人的內容和目的。他們的孤獨還表現在對周圍的事不關心,似乎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自己愿意怎樣做就怎樣做,毫無顧忌,旁若無人,周圍發生什么事似乎都與他無關,很難引起他的興趣和注意,目光經常變化,不易停留在別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們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們的目光不注視對方甚至回避對方的目光,平時活動時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時常瞇著眼,斜視或余光等,很少正視也很少表現微笑,也從不會和人打招呼。
(2)言語障礙十分突出 大多數患兒言語很少,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匯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兒會說,也常常不愿說話而寧可以手勢代替。有的會說話,但聲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語重復一些單調的話。有的患兒只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不少患兒不會提問或回答問題,只是重復別人的問話。語言的交流上還常常表現在代詞運用的混淆顛倒,如常用“你”和“他”來代替他自己。還有不少孤獨癥兒童時常出現尖叫,這種情況有時能持續至5~6歲或更久。
(3)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復,強烈要求環境維持不變 孤獨癥兒童常常在較長時間里專注于某種或幾種游戲或活動,如著迷于旋轉鍋蓋,單調地擺放積木塊,熱衷于觀看電視廣告和天氣預報,面對通常兒童們喜歡的動畫片,兒童電視,電影則毫無興趣,一些患兒天天要吃同樣的飯菜,出門要走相同的路線,排便要求一樣的便器,如有變動則大哭大鬧表現明顯的焦慮反應,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適應新環境,多數患兒同時還表現無目的活動,活動過度,單調重復地蹦跳、拍手、揮手、奔跑旋轉,也有的甚至出現自傷自殘,如反復挖鼻孔、摳嘴、咬唇、吸吮等動作。
(4)大多智力發育落后及不均衡 多數智力發育比同齡兒遲鈍,少數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但其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議,有不少患兒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尤其對文字符號的記憶能力。如有位3、4歲患兒特別喜歡認字,見字就主動問念什么,并且只問一次就記住,為此他能毫不費力地流利地閱讀兒童故事書,說明他掌握不少詞匯,但當他要用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則存在明顯的困難,說明他們存在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能力方面的損害。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首先說一句:“總感覺比同齡孩子幼稚,沒那么老成”,才三歲多的孩子,你做媽媽竟然覺著她不“老成”,你想過自己三歲多的時候是什么樣子嗎。關于自閉癥,我看你的孩子不是,在學校和家里不是表現的很好,很活潑嗎?“我們家附近沒什么小朋友,老人也不經常帶她出去玩”,我想你對女兒的猜忌還是由于你們大人造成的,有空還是自己多和孩子交流,多帶孩子到公園等人多的地方去玩玩吧。不可以隨便就給孩子冠以“自閉癥”的,實在有顧慮,建議你帶孩子到權威醫院找專家看看吧。
2016-06-04 11: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孩子的情況目前不排除孤獨癥或者自閉癥的可能,但孩子智力方面應該是不低的。平時要多教孩子說話的,先從重字開始,同時要讓孩子多和同齡的孩子接觸學習,同時上醫院康復訓練中心治療一段時間
2016-06-04 11:0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種情況可見于發育遲緩、語言發育障礙、腦組織病變等導致,不能確定是自閉癥,可以到兒科就診做一下腦CT等檢查,看是否有異常,根據檢查選擇治療。
2016-06-04 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