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睡覺流口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睡姿不當、口腔疾病、脾胃虛弱、神經調節障礙、面神經炎等。 1. 睡姿不當:趴著睡或側臥位睡覺時,面部受到擠壓,嘴巴不能完全閉合,容易導致口水流出。 2. 口腔疾病:牙齦炎、牙周炎、齲齒等口腔炎癥會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加之睡覺時吞咽動作減少,口水就可能流出。 3. 脾胃虛弱: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正常運化水濕,水濕上泛,可能出現睡覺流口水的情況。 4. 神經調節障礙:過度疲勞、用腦過度或神經緊張,可能影響神經對唾液分泌的調節,導致睡覺時流口水。 5. 面神經炎:面神經麻痹,面部肌肉無力,嘴巴閉合不嚴,也會引起流口水。 如果睡覺流口水的情況頻繁出現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口腔衛生,有助于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
2024-10-21 16: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唾液俗稱口水,一般成人的唾液腺—晝夜可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唾液含淀粉酶,可以濕潤和消化食物,具有殺菌的功能。成人有正常的神經反射和吞咽功能,所以雖然唾液分泌量很大,但不會流口水。 新生兒的唾液很少,以后漸增,至出生后4個月時每天分泌量為200毫升左右,5~6個月時,由于乳牙的萌出對牙齦神經的機械刺激及半固體、固體食物的添加,使唾液分泌量明顯增加,而小兒吞咽功能尚未發育完善,來不及吞咽分泌的唾液,口腔又比較淺,因此常常使唾液流出口外,這屬于正常現象。隨著牙齒的出齊,口腔深度的增加,吞咽功能的完善,流口水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有些流口水是屬于病態,如小兒患口腔皰疹,但此時會伴有發燒、疼痛、拒食等其他癥狀,不難判斷。另外有些染色體病也會常流口水,但會同時伴有特殊面容及智力障礙,容易鑒別.成年人睡眠時流口水這是因為患有神經官能癥或其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疾患,副交感神經活動相對亢進,胃腸蠕動加強,唾液及其它消化液的分泌增加,加上入睡后吞咽動作有粘膜潰瘍、舌炎等疾患,由于慢性炎癥的刺激,也可使唾液分泌增加。還有,睡眠時由于體位的關系,側身睡、頭偏向一側,也容易流口水。當然,這種情況的口水流量較少。 祖國醫學認為成年人流口水是脾胃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這種情況常見于脾胃運動功能減弱、水濕停留、脾胃濕熱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熱上蒸,即所謂的“胃不和則臥不安”。 流口水怎么辦呢?首先你不要有精神負擔,先到正規醫院去檢查,要針對流口水的原發疾病予以治療,例如神經官能癥、口腔炎癥等;其次,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飯后不要立即就寢,晚飯不要吃得過多或過多食用油膩、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第三,養成飯后漱口、睡前刷牙等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減少口腔內炎癥的發生。另外,睡前也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或過度用腦。
2024-10-21 16: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睡覺流口水一般由以下因素所致:一,口腔衛生不良:口腔里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覺時流口水.二,前牙畸形:這可能由于遺傳因素造成后天不良習慣,如啃指甲,吐舌,咬鉛筆頭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覺流口水.三,神經調節障礙: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所謂"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個例子.所以神經調節發生障礙,也可產生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睡覺時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黃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衛生不良,積存食物殘渣,天長日久牙石較多,引起牙齦發炎,乃至牙齦少量出血.因而睡覺時流出口水有咸味,呈淡黃色.防治的辦法是: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也可請口腔科醫生診治,采用潔治療法,去除牙石,服用維生素C及B2等藥,消除牙齦炎,減少不良刺激.
2024-10-21 16:3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給寶寶弄點山藥糊吃,具體制作方法是:將山藥去皮切成小塊,放入粉碎機里,加入少量的水一起打成稀糊狀,倒入鍋里煮開,煮的過程中一定要不停攪動,因為山藥很容易糊鍋底,每天上午或下午給孩子吃上幾勺子就可以,量不要多,堅持吃幾天,孩子流口水的現象會明顯減少!!
2024-10-21 16:3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一般來說有兩點:1,仰臥是解決輕癥患者夜間流涎的簡單方法.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夜間翻身困難,吞咽障礙加重,患者難以忍受長時間的仰臥.而且這樣容易造成誤吸.臨睡前服用息寧控釋片或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有助于減少夜間流涎.抗膽堿能藥物(如安坦)能夠抑制腺體分泌,夜間服用減少唾液生成.安坦可能加重尿潴留和青光眼,不適宜用于有這些癥狀的患者.乙酰膽堿是重要的維持正常認知功能的神經遞質,長期大劑量服用抗膽堿藥物會產生認知功能下降,甚至譫妄,幻覺和妄想等精神癥狀.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睡著后不會流口水,若經常有此現象,即顯示身體腎虛氣虛,其中偏向陽虛.所謂「陽」,就是指身體的機能狀態.陽虛人士,肌肉彈力不足,容易松弛,因此睡著后,會張開口,形成口水外流.當然,如果你感冒鼻塞,須張開口呼吸,則作別論.相信你也會發覺,許多老年人睡眠時,會張開口,原因就是他們多半身體肌肉松弛,機能衰退.若虛弱情況嚴重,睡眠時更會張開眼.陽虛的人士,平日不睡眠時,口里亦經常有很多口水,大便松散,亦容易瀉泄.如果你經常睡眠流口水,最好多加注意身體,及時調補.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腎的中藥調補,如蓮子,芡實和淮山藥,如無口乾口苦,可加黨參.2.有些人在夜間睡覺時會流口水.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總量為1000~1500毫升,即使在沒有食物刺激的情況下,每分鐘能分泌0.5毫升唾液,因此在人們睡眠時仍有少量口水不停地分泌出來以滑潤口腔黏膜以保護牙齒.在特殊情況下,如夢到美味食物,會刺激口水分泌,口水分泌量增多,便會導致流口水;睡姿不當有時也會引發流口水的現象;有些人睡覺經常磨牙,刺激了大腦神經中樞,促使口水分泌,以至于流口水;有些人愛食辛辣之物或嗜煙,酒,以至于夜間口干,口水分泌量增多;睡覺時張口呼吸容易使口腔干燥,從而促使口水分泌增多;此外,某些疾病,如感染性口腔炎,牙痛,汞,碘化鉀中毒等,也可以刺激口水分泌增多,引起睡覺流口水.睡覺常流口水者,需根據情況,找準病因,采取針對性措施,以解除自身煩惱,睡覺時會流口水是怎么回事?口水,醫學上叫做唾液,為無色,透明,有咆沫,稍混濁的液體.唾液分泌量和尿量相似,平均每日約為一千五百毫升.睡覺時流口水,一般由以下因素所致:一,口腔衛生不良:口腔里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覺時流口水.二,前牙畸形:這可能由于遺傳因素造成后天不良習慣,如啃指甲,吐舌,咬鉛筆頭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覺流口水.三,神經調節障礙: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所謂"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個例子.所以神經調節發生障礙,也可產生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睡覺時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黃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衛生不良,積存食物殘渣,天長日久牙石較多,引起牙齦發炎,乃至牙齦少量出血.因而睡覺時流出口水有咸味,呈淡黃色.防治的辦法是: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也可請口腔科醫生診治,采用潔治療法,去除牙石,服用維生素C及B2等藥,消除牙齦炎,減少不良刺激.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24-10-22 10:2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