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腹瀉嘔吐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飲食不當、腹部著涼、過敏、腸道菌群失調等。 1.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腸道,如輪狀病毒、大腸桿菌等。病毒感染多可自愈,細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阿莫西林等,但要遵醫囑。 2.飲食不當:進食過多、過快,或食物不潔、不易消化。調整飲食,少量多餐,清淡易消化。 3.腹部著涼:腹部保暖不足。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熱水袋熱敷。 4.過敏:對食物或環境中的某些物質過敏。明確過敏原并避免接觸。 5.腸道菌群失調:使用益生菌調理,如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 總之,小兒腹瀉嘔吐原因多樣,家長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癥狀,若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兒科就診。
2024-10-21 18: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防治嬰兒腹瀉的幾種方法母乳喂養可防腹瀉尤以出生后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種小兒所需的多種消化酶和抗體,各種營養成分都非常適合兒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優越得多.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均應提倡母乳喂養.應注意正確的喂養方法,做到定時哺乳,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母乳喂養可預防小兒腹瀉.用碗勺代替奶瓶奶瓶特別是橡膠奶頭容易污染,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導致小兒腹瀉.改用碗勺,污染的機會比奶瓶要少.及時補液防脫水小兒腹瀉大多起病很急,頻繁腹瀉會使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素迅速丟失,造成急性脫水.在家中,家長可在500毫升開水(或米湯)中,加入20克白糖(兩平匙)和1.75克食鹽(半啤酒瓶蓋),做成口服補液.由于腹瀉的孩子對液體的需求量比平時增加,所以在一開始時就要鼓勵孩子多飲.小于2歲的孩子每次腹瀉后可補充口服液50至100毫升,每天的攝入量不少于500毫升;大于2歲者,盡量多飲,每天攝入量不少于1000毫升甚至更多,以預防脫水.若孩子已出現脫水癥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在途中應不斷補充口服液體.不必禁食,多補水分有些家長一看見孩子腹瀉就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聰明地對孩子禁食,這無異于火上澆油,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因此,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面條,牛奶,肉湯之類.胡蘿卜泥能治腹瀉嬰兒腹瀉時,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上給予胡蘿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復.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凈切碎,加水煮爛,然后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卜的水留作備用).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約一小匙)胡蘿卜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嬰兒的食欲,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嬰兒喂食胡蘿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
2024-10-21 18: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腹瀉是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見病,多發病.夏秋換季時節,天氣時暖時熱,腹瀉的小兒就會多起來,且以2歲內的嬰幼兒多見.孩子腹瀉的原因以感染最為常見.另外,小兒胃腸功能不完善,對母乳或某些食物過敏,也會引起腹瀉.幼兒嘔吐的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消化道疾病急性胃腸炎,腸套疊,腸梗阻,肝炎,闌尾炎,胰腺炎等. 2,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由于顱內感染,腫瘤或其他原因引起顱內壓增高時,均可發生嘔吐,如腦膜炎,腦炎,腦膿腫,腦腫瘤,硬腦膜下出血等,但這種嘔吐性質為噴射性嘔吐. 3,全身感染性疾病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遇到剌激容易發生過強反應,一些消化道外的感染性疾病在成人不會引起嘔吐,但在小兒卻容易發生嘔吐,如呼吸道感染,敗血癥等.嬰兒腹瀉時,若能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飲食上給予胡蘿卜泥分次服食,有助于病情康復.取新鮮胡蘿卜適量,洗凈切碎,加水煮爛,然后取出胡蘿卜搗成糊狀即成(煮胡蘿卜的水留作備用).食用時,每100毫升煮胡蘿卜的水中,加入5至10克(約一小匙)胡蘿卜泥.進食量主要根據嬰兒的食欲,可按平時的食量喂給.一般來說,嬰兒喂食胡蘿卜泥2至3天,大便即可成形.如果一天拉的次數少于4次,可以只吃媽咪愛,放入40度以下的奶中,一次一代,24小時吃一次,也可以是一次半代,12小時一次,但是剩下的半代要扔掉,因為里邊是益生菌,開代后時間長就失效了.如果一天多于4次要在吃媽咪愛的基礎上加入斯密達,也是加入奶中,不影響藥效的,為了防止孩子喝不完奶影響藥效,可以先把藥放入少量奶中給寶寶吃,吃完后再喝沒放藥的奶.另外最好能做個大便化驗看看是不是細菌感染,如果是的話還要吃消炎藥,要注意拉的次數,拉多了要及時給寶寶補液防止脫水.
2024-10-21 18: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家長應該密切關注,大便顏色及狀態.如果嬰兒糞便的臭味明顯,則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糞便中多泡沫,則表示碳水合物消化不良,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吃淀粉類的食物。若大便外觀如奶油狀,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提問者對于答案的評價:ask7KCRT:謝謝
2024-10-21 18:1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觀察孩子的排便狀況及腹痛,嘔吐的方式首先看看排便的顏色和形狀.由排便是否過軟,是否拉肚子,味道是否與平日不同等等指標可以知道孩子的健康狀況.如果有些腹瀉徵兆,但食欲依舊,精神也很好的話,就暫時繼續觀察其情形.小孩的吐瀉等等胃腸方面的問題,通常是由細菌或病毒所引起的,這時為了不增加胃的負擔,應以少量多餐方式喂食孩子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保持安靜.但是如果疼痛劇烈,全身無力的話就要特別注意了.因為這有可能是急性腸炎,先天性甲狀腺機能低下癥,先天性巨大結腸癥或是腸閉塞,應及早送醫診治.小孩無法確實地說明自己的癥狀,所以大人應該從小孩的表情,精神好壞去做判斷的依據.消化不良腹瀉時可食蘋果泥蘋果泥刺激小又容易消化,很適合當嬰兒的斷奶食品及病人食用.蘋果中含有有豐富的酸性多糖類,能幫助腸中的乳酸菌發酵,抑制大腸菌等等的繁殖,所以對于止瀉有良好的功效.因消化不良而發生腹瀉情形時,可給予蘋果泥.但是容易脹氣的小孩不可讓他吃太多.·蘋果泥的作法——將半個蘋果去皮,任意切成數塊,然后磨成泥狀.好消化又容易入口的梅子粥梅子古來就被民間當做各種藥物在使用,比如頭痛時把它壓在太陽穴的地方,暈車時口含一粒梅子等等.梅子的最大特徵是它有很強的抗菌及整腸作用.因此除了慢性的腹瀉之外,它對細菌所引起的腹瀉,食物或藥物引起的中毒都極具效果.所以,當孩子吃壞肚子,腹瀉,嘔吐,腹痛時,可以用一些梅肉的汁給他喝.另外,也可以做容易消化且營養高的梅子粥給他吃.上吐下瀉時可喝芹菜湯芹菜是春天蔬菜的代表,它對發燒所引起的咳嗽及鎮痰極具功效.患有長期腹瀉(慢性消化不良)以致營養不良,發育不佳的嬰幼兒,通常會有臉色不好,容易吐奶,排便呈水樣或稀泥狀的特徵.對于小兒的這種上吐下瀉,可將芹菜切碎煮爛,然后把湯汁給他喝.但是,因為芹菜有促進血流的作用,不可給有過敏性體質的孩童飲用.黃瓜淋上蜂蜜對有發燒的腹瀉具效果黃瓜生食不但可去多余的熱,發熱口渴或中暑,胸口不舒服時亦可食用.另外,煮熟后食用對利尿解毒亦極具功效.小孩發燒腹瀉理,可將鮮嫩的黃瓜淋上蜂蜜給他吃.但是,黃瓜性極冷,食用過多會使腹部過冷,反而引起反效果,宜多加注意.蒸銀杏是兒童腹瀉的特效藥銀杏乃兒童腹瀉之特效藥.將2~3個銀杏炒透壓碎成粉末狀.另外,在蛋殼上挖個小洞,將蛋白,蛋黃取出后,再把銀杏的粉末于入蛋中,以鋁箔紙將蛋上的洞封起來,蒸熟后食用有特殊效果.銀杏禁忌生食.一定要浸油或用火煮過才能食用.5~6個生銀杏有時就可以讓小孩呼吸困難,臉色蒼白,體溫上升而陷入昏迷狀態,不可不謹慎.其他推薦食品因受涼而感到腹痛時,可以喝糯米煮成的粥糊,做法是在9公克的糯米中加入3公克的姜熬煮.嘔吐時可飲用稀釋的姜汁,或吃含有酵母菌的乳酸飲品.生冷食物嚴禁食用小孩有腹瀉或嘔吐癥狀時,切勿給予冰湛淋或冰果汁類的東西.應該以少量多餐方式讓他吃一些刺激性小,容易消化的食物.類似下列這些會使身體生冷的食物群應盡量避免食用:蕃茄,牛蒡,菠菜,茄子,小黃瓜,冬瓜,芹菜,竹筍,白蘿卜等類的蔬菜.蛤仔,蛤蜊,牡犡等具類及西瓜,柿子,香瓜,瓜類水果.另外,蒟蒻,薏仁等也會使身體生冷,應避免食用.少量的糖可化解嬰幼兒的便秘(有此一說)嬰兒即使每天解便一次,但所排之便相當堅硬且排便甚是費力,痛苦的話仍屬便秘.有這種情形的話,可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糖讓他飲用.糖在腸內發酵具有緩瀉作用,大便會因此軟化,解除秘便.另外,如果嬰兒的牛奶飲量少,無法補充充分的水份,也容易引起便秘,應另外給他喝果汁補充才行.斷奶期的幼兒若有便秘現象可讓他吃一些香蕉.香蕉能潤滑腸道,每天吃一根可使腸壁干燥,治療便秘.梅子粥的作法材料(4人份)咸梅干:5粒米:100公克麥片:35公克韭菜:適量雞蛋:1個高湯:600公克1,將堿梅干浸在水中約30分鐘去掉其鹽分.2,將米與麥片洗凈加入高湯以小火煮約一個鐘頭.3,將梅干用濾,拌在粥湯中,然后將切段的韭菜加入,繼續燉煮.4,加入打碎的蛋,大致拌一下就可把火關掉了.制作心得要注意的是梅干應適量,不可過咸.粥中只要有梅子的咸味就足夠了.因為另外有加蛋進去,不但味濃而且營養.飲用感言梅干中的少許酸味可以促進食欲.另外,韭菜煮熟悉爛些,小孩比較容易下口.
2024-10-22 03: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