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流口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口腔疾病、神經系統問題、睡姿不當、脾胃虛弱、藥物副作用等。 1.口腔疾病:牙齦炎、牙周炎等炎癥刺激會導致口水分泌增多。應保持口腔清潔,定期洗牙,治療炎癥。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漱口。 2.神經系統問題:面神經麻痹、腦血管疾病等可能影響面部肌肉控制,導致流口水。需針對病因治療,如腦血管疾病可能需溶栓、改善循環等治療,常用藥物有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 3.睡姿不當:趴著睡或側睡時壓迫腮腺,可能引起流口水。調整睡姿即可改善。 4.脾胃虛弱:中醫認為脾胃虛弱會使得水液運化失常,出現流口水。可通過飲食調理,多吃健脾食物,如山藥、薏米等,也可服用補中益氣丸等藥物。 5.藥物副作用:某些抗抑郁藥、抗組胺藥可能導致口水分泌增加。如情況嚴重,需咨詢醫生調整用藥。 總之,流口水的原因多樣,若頻繁出現且影響生活,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日常要注意口腔衛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4-10-20 20: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睡覺流口水很常見,一般正常的人們睡眠時仍有少量口水不停地分泌出來以滑潤口腔黏膜以保護牙齒.在特殊情況下,如夢到美味食物,會刺激口水分泌,口水分泌量增多,便會導致流口水;睡姿不當有時也會引發流口水的現象;或者是有牙齦炎,齲齒,睡覺前飲食酸甜食物,飲酒,都會有這個現象,需要進一步尋找原因進行治療,希望我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2024-10-20 20: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是藥三分毒”,我來給你介紹一則成功治愈“流口水(成人、老人睡覺流口水)”的食療秘方:用泥鰍250克,去內臟曬干,炒黃,磨成粉,用黃酒沖服,1次10克,1日2次,服完即可,(兒童用白糖水送服)。以上回答如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0-20 20: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小兒出現流口水是正常的,其脾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常會有氣虛的表現,表現為氣虛固攝無力等,一般隨著年齡的增加都可以改善的。
2024-10-20 20:0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A、小兒流口水,書面語稱為流涎,大多屬正常生理現象。唾液分泌的調節一是靠口腔內局部刺激;二是靠神經中樞的反射。剛出生的新生兒,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和唾液腺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唾液很少。至3月時唾液分泌漸增,而個別嬰兒分泌能力較強,會流口水。至6至7個月時,嬰兒乳牙萌出,刺激三叉神經也會增加口水分泌,加上小兒口腔容量小,不會吞咽、調節口腔內的口水,于是積儲后會自然流出。唾液分泌也受神經支配,幼兒也可因腦發育尚未完善,對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及吞咽功能稍差,致使常流口水。1歲后隨著腦發育的健全,流涎便較少發生。到小兒2-3歲時,吞咽功能及中樞神經進一步完善,就不流口水了。如果孩子長大了還流口水,則可能是病理性流涎而非生理性的了。這可能是神經或內分泌方面發育不好,或口腔內有炎癥以及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必須進行診治。例如:口腔粘膜發炎時,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也會增多,有的還帶有黃色或淡紅色粘液,有臭味,這時應到口腔科診治;孩子患感冒、傷風,呼吸不暢時,常用口呼吸,也會導致流口水。還有個別孩子,因大腦智力發育不全或有內分泌系統病變,也可表現為流口水,這時應到小兒科就診。嬰兒出生6個月以后,可將小粒冰糖放入口內,使其逐漸養成吞咽唾液的習慣。合理喂養,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增強抗病能力。改變用力親吻和手捏小兒頰部的不良慣。對于流涎的孩子,特別要注意個人衛生:應該用干凈柔軟的手帕或紙巾擦掉口水。衣領、衣襟要勤換、勤洗。保護下頦、前胸皮膚,可墊干凈沙布或用圍嘴等。如果唇周、下頜及頸部皮膚已呈潮紅,糜爛甚至脫皮者,應常用溫水洗凈局部,再涂上少許軟膏或油劑。B、口水就是唾液,它是由口腔粘膜中的三對大唾液腺、腮腺。頜下腺和無數小唾液腺分泌出來的。唾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能夠幫助食物消化,并能中和口腔中細菌產生的酸。如果唾液缺乏即易發生口瘡、齲齒等疾病。正常成人一晝夜大約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這樣大量的口水,幾乎全被不自覺地吞咽下去,所以不會有口水流出,并能保持口腔衛生。新生兒的唾液腺不太發達,口水分泌得較少,小兒到5個月后,唾液分泌開始增多。由于嬰兒口底較淺,又不會節制口腔內的口水,加之小兒吞咽功能較差,所以常常有口水流出口腔;當嬰兒從臥位轉換成坐位或站立位時,口水也容易流出來;另外,嬰兒5~6個月以后,開始出牙時對三叉神經的刺激,或食物的刺激等均可使口水容易流出口腔。這些都屬生理性的,隨著孩子的長大,這些現象會慢慢消除,一般無需治,切忌亂投醫。但是,如果孩子平時很少流口水,突然口水增多,應去醫院檢查治療C、寶寶流口水有個過程。新生兒時期的寶寶是不會流口水的,因為他們的唾液腺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寶寶嘴里沒有多余的唾液流出;加上此時寶寶的主食是奶或流質食品,對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寶寶長牙期是口水流得最頻繁的時期,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分泌口水。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發育較快的孩子一歲半時就會停止流口水,而大部分孩子在兩歲之前,也會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因此,小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是,由于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因口腔內有黏膜保護,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所以寶寶流口水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隨時為他擦去口水,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2、常用溫水洗凈口水流到處,然后涂上油脂,以保護下巴和頸部的皮膚。最好給孩子圍上圍嘴,以防止口水弄臟衣服。3、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以棉布質地為宜,要經常洗燙。4、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另外,孩子趴著睡覺,流口水時不會給他帶來什么影響,只是枕頭要勤洗勤曬,以免里面滋生細菌。
2024-10-21 02:2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