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三個月寶寶流口水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可能與口腔疾病、吞咽功能不完善、長牙、神經發育問題等有關。 1. 正常生理現象:寶寶三個月時唾液腺開始發育,唾液分泌增多,但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容易流口水。 2. 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口腔炎癥等,會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導致流口水。 3. 吞咽功能不完善:寶寶吞咽動作不協調,不能及時咽下口水。 4. 長牙:部分寶寶長牙較早,長牙期間牙齦不適,刺激唾液分泌。 5. 神經發育問題:較為少見,如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影響吞咽和唾液分泌的調節。 家長要注意保持寶寶口周皮膚清潔干燥,避免口水刺激引發濕疹。如果寶寶流口水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如哭鬧、發熱、口腔異味等,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或口腔科就診。
2024-10-21 13: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當寶寶的牙齒要突破牙肉組織時,難免會造成組織的腫脹而有疼感,多一些唾液可以起潤滑作用,減少牙齒周圍容易發炎的狀況。2。口水可保持口腔潮濕。3。口水可刺激寶寶的味蕾,也會促進吞咽動作的形成。4。可促進嘴唇和舌頭的運動,有助于說話。5。可保持口腔和牙齒的清潔。還有抗菌作用,口水可在牙齒上形成一層無細胞成分的薄膜,有助于防范蛀牙的發生。弊1。影響外觀、清潔麻煩。2。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在口腔內因有粘膜的保護,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3。如果到了兩歲以后還是如此,則不但影響外觀,還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說話和社交能力。流口水多--反映口腔疾病的鏡子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如果孩子長大了還流口水,則有可能是神經或內分泌方面發育不好,或口腔內有炎癥以及消化不良等,必須進行診治。如果寶寶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圍出現水泡,表示寶寶的口腔內可能有潰瘍,有可能患了口腔炎。如果寶寶的出現頜面部外傷、口腔粘膜受損、破潰、發炎或爛牙等病變,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也會流口水。有的還帶有黃色或淡紅色粘液,有臭味,這時應到口腔科診治。
2024-10-21 13: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寶寶出生約3-4個月后,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及唾液分泌量逐漸增加,但吞咽功能尚示完善,所以常流口水,這稱為生理性流涎。注意觀察嘴里是否有口瘡或者潰瘍,也會刺激流口水。要及時用軟棉布為寶寶擦掉,防止皮膚長時間刺激發紅。
2024-10-21 13: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錦春 住院醫師
武穴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三個月寶寶流口水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也可能與口腔疾病、吞咽功能不完善、長牙、神經發育問題等有關。 1. 正常生理現象:寶寶三個月時唾液腺開始發育,唾液分泌增多,但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容易流口水。 2. 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口腔炎癥等,會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導致流口水。 3. 吞咽功能不完善:寶寶吞咽動作不協調,不能及時咽下口水。 4. 長牙:部分寶寶長牙較早,長牙期間牙齦不適,刺激唾液分泌。 5. 神經發育問題:較為少見,如神經系統發育異常,影響吞咽和唾液分泌的調節。 家長要注意保持寶寶口周皮膚清潔干燥,避免口水刺激引發濕疹。如果寶寶流口水伴有其他異常癥狀,如哭鬧、發熱、口腔異味等,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或口腔科就診。
2024-10-21 16:1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6個月~3歲流口水較常見,大部分是正常現象。新生兒流口水是很少見的。因為新生兒的唾液腺不發達,唾液分泌很少,3~4個月開始唾液分泌增多,6個月后由于飲食轉變,刺激神經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才開始發生流口水現象。且嬰兒口腔淺,不會調節口內過多的液體,因而就發生流口水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嬰幼兒逐漸學會以吞咽來凋節過多的唾液,這種流口水現象就逐漸消失。以上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有的小兒流口水同時哭鬧不安,拒食,進食時哭鬧加重,或伴有發熱現象,這時應仔細檢查一下口腔粘膜即舌尖部,頰部、唇部有無潰瘍。潰瘍可引起疼痛及唾液分泌增加以致流口水,應抓緊治療。有的流口水是由腦炎后遺癥、面神經麻痹及呆小病而致調節唾液分泌功能、吞咽功能失調引起的,則應去醫院明確診斷進行治療。寶寶正處于乳牙逐漸萌出的時期,牙床里埋藏著許多牙胚,而這些牙胚要沖破牙齦的阻礙生長出來,必定會對牙齦產生刺激使之發癢,在神經反射的刺激作用下,就會使涎腺分泌增加,而寶寶口腔淺,口腔的容量小,寶寶又不會用吞咽來調節口腔內的口水,口腔內的口水稍微多些之后就會自然流出來,寶寶對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和吞咽功能稍差.常會流口水。[1]2異常表現編輯原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1.初戴假牙時不習慣,異物感明顯,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唾液滯留其間刺激粘膜引起惡心;粘膜疼痛、紅腫及潰瘍,都可引起口水增多。流口水流口水2.齲齒、急慢性炎癥、牙周疾病等口腔疾病。3.口腔粘膜病,如復發性口瘡患者、皰疹性口炎、慢性復發性阿弗他口炎。口腔內缺失的牙齒太多,說話時,口水增多,嘴唇兜不住。4.老年性癡呆、腦萎縮,以及其它腦部疾病。5.對食管和胃等消化道粘膜的刺激,都可以反射性導致唾液分泌。6.嗅覺、視覺和聽覺可以感受到食物的色、香、味,吃酸甜苦辣等食物,形成條件刺激,通過相應的中樞和大腦皮質誘發唾液分泌中樞的興奮,引起唾液大量分泌。7.光線可以刺激唾液分泌,而黑暗和恐懼可以減少唾液的分泌。8.任何刺激物均可引起唾液分泌增加。實際上,唾液分泌旺盛并非壞事,在正常情況下,口腔中應保持0.5~1毫升的唾液。唾液具有較強的抗齲作用,但每天都流很多口水,而且自身無任何察覺,是一種不正常現象,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切莫耽誤病情。睡覺時流口水的原因一般由以下因素所致:一、口腔衛生不良:口腔里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這些不良因素有刺激,可造成睡覺時流口水。口腔內的炎癥也會促進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細菌感染,疼痛明顯,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藥促進潰瘍愈合,流口水的情形會自動消失。三個月的寶寶流口水二、前牙畸形:這可能由于遺傳因素造成后天不良習慣,如啃指甲、吐舌、咬鉛筆頭等,造成前牙畸形,睡覺流口水。三、神經調節障礙: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所謂“望梅止渴”,就是日常生活中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個例子。一些神經官能癥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覺時也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的情況,會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所以神經調節發生障礙,也可產生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四、可能是睡覺姿勢不當。像趴在桌子上睡、側臥位睡覺,都容易引起流口水。五、除了口腔問題外,還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覺時流口水。六、另外,像服用某些抗癲癇類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選擇藥物時需要注意。睡覺流口水,可能是脾虛,或睡覺姿勢不對。有些人深受“晚上睡覺流口水”的困擾,早上起床總發現枕頭濕濕的,這個小毛病看起來似乎只是個人習慣問題,且難以糾正。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由脾虛導致的呢?口水也稱口津、涎,是指唾液中比較清稀的部分。中醫認為,涎由脾氣化生并傳輸分散,故有“脾在液為涎”之說。在脾氣充足的情況下,脾的“固攝”功能和涎液的化生正常,故涎液能正常傳輸,幫助吞咽及消化,但不會溢出口腔。但在脾虛的情況下,脾的“固攝”功能失調,涎液不能正常傳輸,從而發生“流口水”的現象。因此,想要克服睡覺流口水的毛病,不妨考慮由脾虛入手,請醫生辨證治療以上是我對你提出的問題作出的一個回答,你想要了解和知道的答案都在上面拉,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得上你。。。
2024-10-21 20:0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