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兒童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治療藥物包括中樞興奮劑、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等。常見藥物有利他林、托莫西汀、可樂定等。 1.利他林:能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沖動等癥狀,但可能有失眠、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2.托莫西汀:可有效緩解多動癥癥狀,副作用相對較少,可能有口干、疲勞等。 3.可樂定:對部分多動癥患兒有效,可能會引起低血壓、鎮靜等不良反應。 4.胍法辛:適用于某些多動癥患兒,可能的副作用包括頭暈、嗜睡。 5.安非他酮: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癥狀,可能有頭痛、惡心等不適。 兒童多動癥的治療藥物選擇需綜合考慮患兒的具體情況,包括癥狀嚴重程度、年齡、身體狀況等。用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家長切勿自行給孩子用藥。同時,藥物治療通常需結合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等綜合干預,以提高治療效果。
2024-10-20 19: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注意缺陷癥狀:注意缺陷或多動—沖動癥狀至少六項,至少已持續6個月,達到適應不良的程度,并與發育水平不相稱。某些注意缺陷或多動—沖動癥狀的始發年齡必須小于7歲。(1)在學習、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往往不能密切注意細節或常常發生由于粗心大意所致的錯誤;(2)在學習、工作或游戲中,常常難以保持注意力;(3)與之對話時,往往心不在焉,似聽非聽;(4)往往不能聽從指導以完成功課作業,日常家務或工作任務(不是由于違抗行為和對指導不理解);(5)組織任務或活動的能力常常受損。
2024-10-20 19: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以往認為隨年齡增長,多動癥孩子有可能自愈。現在的研究發現到青少年期仍表現不同程度的癥狀,盡管運動性活動的程度和形式已減輕,有時達不到多動的診斷標準,但注意障礙、沖動仍很突出,并且由于進入中學后,學習難度的增加,使很多青少年患者因學習困難而就診,追溯病史,有幼時多動現象可確診。近年來,大量研究提示,多動癥的部分癥狀將持續至成年,并依此提出成人多動癥的診斷。據兒童注意缺陷多動癥障礙的有關患病率和縱向研究資料推算,其患病率為0.3%-6%,而且有研究顯示在酗酒和物質濫用的年輕男性中患病率更高。
2024-10-20 19:5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以上癥狀考慮可能與孩子的生長環境有關。針對目前這種情況首先家長要從自我檢討做起,想想自己是不是平時就有暴力傾向。俗話說言傳大于身教,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的就會改變孩子的一些習慣行為等。注意不要打罵孩子,多跟孩子交流溝通,多帶她到戶外運動,做一些親子活動,讓她從內心改變自己的這種古怪性格,從而變的溫和,善于與人交往等。
2024-10-20 19: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多動癥是一種兒童自限性疾病,隨年齡增長,可自然消失.現經學者們長期追蹤觀察發現:(1)僅部分多動癥患兒可自愈多數患兒的癥狀可延續至成年.(2)治與不治,早治與晚治,在療效和預后上,可有顯著的差異.因此,目前一致的看法是:多動癥應及早治療,綜合治療.家長和老師應統一以下幾點認識:第一,兒童多動癥是病態,不應歧視,不應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創傷.第二,對兒童多動癥必須進行藥物治療,但藥物不能代替教育,藥物可為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并應正確理解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療效,必須四方面(患兒,家長,教師,醫師)的互相配合.藥物治療:目前大多數專家認為,利他林治療兒童多動癥非常有效,可使注意力集中,養活活動過多的癥狀,從而達到改善行為的目的.患兒隨著行為的改善,學習成績也會有所提高,隨著情緒的穩定,與同學之間的沖突也會減少.因此,該藥也間接地促進了兒童的心理發育.不過,利他林唯一的缺點是,它無法根除這種疾病,只能長期服用.利他林每片10mg,每晨1片,餐后服用,如服用一段時間后,效果不顯,可酌情增量,藥物有效劑量,因人而異家長應經常與老師聯系,密切觀察反應,摸索其有效量,如出現食欲減退,頭昏,失眠等情況,家長不必驚慌,可稍減量,2-3周后,患兒即可適應,反應消失.為避免產生耐藥性,在周日,假日及不學習時,可以不服藥,寒暑假也可停藥,但如假日須要學習及做作業,可在學習前半小時服用利他林.利他林一次服藥作用時間只能維持4-6小時,因此,必須堅持長期服藥才有效果,隨意停藥,癥狀又復出現.根據個人不同情況,可服用1-5年,但隨年齡增長,情況好轉,藥量可逐漸減少,直至停藥.教育方法:服藥同時家長要重視教育工作,要學習了解有關兒童多動癥的知識.不要責備,怪罪,歧視,打罵孩子,要耐心教育,抓緊輔導.教育多動癥的患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要求必須切合實際.首先,家長應該了解多動癥的特點,對于多動兒童的要求,切莫像對待正常孩子那樣嚴格.只要求他們的多動行為能控制在一個不肽過分的范圍內,就可以了.提要求不應過于苛求.2.把過多的精力引導起來.對于這類活動力過多的兒童要進行正面的引導,使他們的過多的精力能發揮出來.家長和老師要組織他們多參加多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球,爬山,跳遠等,如有條件,應安排他們做一些室外內活動,使他們過多的精力能釋放出來.但是,在安排他們進行活動時,應注意安全,避免危險.3.加強集中注意力的培養.對于這類兒童應逐步培養其靜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可以從看圖書,聽故事做起,逐漸延長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可把他們安排在教室的第一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課時能隨時得到老師的監督和指導.如果兒童在集中注意力方面有所進步,應及時表揚,鼓勵,以利于強化.4.培養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對這類兒童應從小培養其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要按時飲食起居,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應遷就兒童的興趣而讓他們看電影,電視至深夜,以致影響睡眠.5.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于這類兒童,應耐心地反復地進行教育和幫助,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他們所存在的緊張心理,幫助他們提高自控能力.父母應和醫生經常保持聯系,幫助醫生了解教育孩子的情況,征求醫生關于治療上的指導性意見,有條件時,應爭取醫生,家長,教師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教育.如果藥物治療和教育措施配合得當,在部分患兒可在短期內變得安靜,注意力集中,即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行為治療:行為療法是利用學習原理來糾正孩子的不適宜行為的一種方法.當他們在學習中出現適宜行為時,就及時給予獎勵,以鼓勵他們繼續改進.并求鞏固;而當有些不適宜行為出現時,就要加以漠視或暫時剝奪他們的一些權利,這樣就會促使這些行為逐漸消失.如教師把患兒在上課時間內屁股扭動的次數記下來,倘使減少了,就加以表揚,并且每天給家長帶一份報告去,扭動次數減少了,家長就根據報告給予獎勵.而獎勵的辦法可根據各家的具體條件確定,如準許其晚上看電視,或假日去動物園,或獎勵給玩具等.飲食療法:近年來,研究表明,大量進食含有酷氨酸,水楊酸鹽的食物以及進食加入調味品,人工色素和受鉛污染的食物,均可使具有發生多動癥遺傳素質的兒童發生多動癥,或者使多動癥狀加重.相反,多動癥的患兒只要限止這類食物,癥狀可明顯減輕,因此,多動癥患兒的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1.應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掛面,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桔子等.飲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調味品,如胡椒之類,也不宜使用酒石黃色素,如貝類,大紅是,柑欖等食物.2.應多食含鋅豐富的食物.因為鋅是人體內的微量無素,與人體的生長發育密切有關.鋅缺管常使兒童食欲不振,發育遲緩,智力減退.研究發現,學習成績優良的學生,大多數頭發中鋅含量較高.所以,常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臟,豆類,花生等對提高智力有一定幫助.3.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鐵是造血的原料,缺鐵會使大腦的功能紊亂,影響兒童的情緒,加重多動癥狀.因此多動癥孩子,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臟,禽血,瘦血等.4.應少食含鉛食物.因為鉛可使孩子視覺運動,記憶感覺,形象思維,行為等發生改變,出現多動,所以多動癥患兒應少食含鉛的皮蛋,貝類等食品.5.應少食含鋁食物.因為鋁是一種威脅人體健康的金屬.食鋁過多可致智力減退,記憶力下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多動癥患兒應少吃油條,因為制作油條需要在面粉中加入明礬,而明礬的化學成分為硫酸鉀鋁.因此,吃油條對小兒的智力發育不利.
2024-10-21 0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