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小兒脾胃虛弱,通常表現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容易腹瀉、面色發黃、身體瘦弱等。調理方法包括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改善、中醫調理、適當運動、藥物治療等。 1.飲食調整:讓孩子飲食規律,定時定量,少吃生冷、油膩、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藥粥、南瓜粥等。 2.生活習慣改善: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注意腹部保暖,防止著涼。 3.中醫調理:可進行小兒推拿,如補脾經、揉板門等;也可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 4.適當運動: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但避免過度勞累。 5.藥物治療:如醒脾養兒顆粒、小兒健脾丸、參苓白術散等,不過用藥需遵醫囑。 總之,小兒脾胃虛弱需要家長耐心調理和照顧,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如果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1 12: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有多大呀?如果是很小的小孩可能是還沒有完全發育好而已~不用太擔心~如果是比較大的孩子,建議可以讓他吃點歸脾丸,平時偶爾弄點羊肉或者狗肉給他吃,冬天吃比較合適~黃芪,白術,山藥這些都是對脾胃比較好的藥食兩用的中藥,有空的話弄點在菜里給他吃~
2024-10-21 12: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讓孩子多喝溫水,注意孩子的冷暖,服用胃蛋白酶,維生素B1,小兒健脾散連續服用,一定要堅持補鈣和21金維他來調理。
2024-10-21 12:3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用“嬰兒健脾散”。孩子太小,要更注重食療!以下食物都可以幫助治療脾胃虛弱: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藥蛋)味甘、性平。作用:補氣、健脾。宜于脾虛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于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香菇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氣,托痘疹。宜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屬于發物,麻疹和皮膚病、過敏性疾病忌食。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作用:補氣健脾,養陰益肺,補腎固精。宜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作用: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紅棗(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益脾胃,養血安神。宜于脾胃虛弱,食少便稀,疲乏無力。氣滯、濕熱和便秘者忌食。雞肉味甘、性溫,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補精添髓。宜于脾胃虛弱,疲乏,納食不香,慢性泄瀉。實證、熱證、瘡瘍和痘疹后忌食。兔肉味甘、性涼。作用:補中益氣,涼血解毒。宜于脾虛食少,血熱便血,胃熱嘔吐反胃,腸燥便秘。虛寒、泄瀉者忌食。豬肚(豬胃)味甘、性溫。作用:補益脾胃。宜于虛弱、泄瀉,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潰瘍。牛肚(牛百葉)味甘、性溫。作用:益脾胃,補五臟。宜于病后氣虛,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羊肚(羊胃)味甘、性溫。作用:補虛弱、益脾胃。宜于形體瘦弱、脾胃虛寒。牛肉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宜于脾胃虛弱,食少便稀,中氣下陷,慢性泄瀉。桂魚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脾胃,益氣血。宜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虛寒證、寒濕證忌食。泥鰍味甘、性平,歸脾、肺經。作用:補中益氣,利水祛濕。宜于中氣不足、泄瀉、脫肛。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歸脾、胃經。作用: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宜于中氣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嘔吐、泄瀉。秈米味甘、性溫,歸肺、脾、心經。作用:補脾胃,養五臟。宜于脾虛濕盛腹瀉。熱證、濕熱證、陰虛證忌食。糯米(江米)味甘、性溫,歸脾、胃、肺經。作用,補中益氣,補肺斂汗。宜于脾虛腹瀉,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粘滯難化,食積證、氣滯證、濕證、脾虛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扁豆味甘、性微溫,歸脾、胃經。作用,健脾化濕,清暑和中。宜于脾虛濕盛,食少便稀,暑濕吐瀉。氣滯腹脹者忌食。豇豆味甘、性平,歸脾、腎經。作用:健脾,補腎。宜于脾胃虛弱,腹瀉,嘔吐。氣滯證和便秘者忌食。蜂蜜味甘、性平,歸脾、肺、大腸經。作用:補脾緩急,潤肺止咳,潤腸通便。宜于脾胃虛弱胃痛,津虧腸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潰瘍。濕證、濕熱證、胃脹腹脹、嘔吐、便稀者忌食;不宜與蔥、萵苣同食。
2024-10-21 10:4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小兒脾胃虛弱,通常表現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容易腹瀉、面色發黃、身體瘦弱等。調理方法包括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改善、中醫調理、適當運動、藥物治療等。 1.飲食調整:讓孩子飲食規律,定時定量,少吃生冷、油膩、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藥粥、南瓜粥等。 2.生活習慣改善: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注意腹部保暖,防止著涼。 3.中醫調理:可進行小兒推拿,如補脾經、揉板門等;也可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 4.適當運動: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但避免過度勞累。 5.藥物治療:如醒脾養兒顆粒、小兒健脾丸、參苓白術散等,不過用藥需遵醫囑。 總之,小兒脾胃虛弱需要家長耐心調理和照顧,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如果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1 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