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孩大便有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比如便秘、肛裂、腸道感染、腸息肉、腸道過敏等。 1. 便秘:小孩飲水少、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等易導致便秘,排便困難時可能撐破肛門周圍的血管引起出血。 2. 肛裂:肛門周圍皮膚撕裂,通常因大便干燥、粗硬造成,除便血外,還伴有肛門疼痛。 3. 腸道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腸道,引起腸道炎癥,損傷腸黏膜導致出血。 4. 腸息肉:腸道內的息肉表面黏膜較脆弱,排便時受到摩擦可能出血。 5. 腸道過敏:對某些食物過敏,引發腸道炎癥和出血。 總之,小孩大便有血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發現這種情況后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大便常規、腸鏡等,以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0-20 20: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孩子的情況應該是便秘。引起小兒便秘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點:??①飲食不足:小兒進食太少時,經過消化后腸道中余渣少,大便減少;奶中糖量不足使大便干燥;較長時間的飲食不足,致營養不良使腹肌、腸肌瘦弱,張力不足、蠕動無力,導致頑固性便秘。??②食物成分不適宜:便秘與食物的成分關系密切,進食成分中如蛋白質過量而碳水化合物不足,使腸發酵菌相對減少影響發酵使大便呈堿性、干燥致便秘。如食物中含大量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致糞便增多,容易便秘。另外精米粉,精面粉較全谷類中渣滓過少易于便秘。??③腸道功能失常:由于生活和排便不規律,排便反射形成減弱或不形成,腸肌松弛而便秘。某些能使腸壁肌力減弱,功能失常的藥物或疾病以及交感神經功能不正常均可致便秘。??④遺傳與生理缺陷:某些患兒生后即便秘。有家族史,可能與遺傳有關,某些生理缺陷性疾病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等均可引起便秘。⑤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刺激、生活環境的改變等可致短時便秘。??小兒便秘防治措施有以下幾點:??①改變飲食內容:哺乳嬰兒要以人乳為主,盡量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嬰兒發生便秘者可加適量滑腸食物如加含糖萊水、桔子汁、棗汁、蜂蜜水等。人工喂哺嬰兒便秘時應減少牛乳量,增加輔食(如糖蜂蜜、果汁等)。哺喂斷奶的小兒應注意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的適量搭配。??②營養不良者需加強營養。??③養成按時排便的習慣。??④藥物治療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部分瀉藥或中藥治療。
2024-10-20 20: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兒童出現便血,多由直腸息肉引起,一般息肉引起的便血,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兒童出現陣發性腹疼,右下腹部可摸到腫塊,血便呈果醬狀,則應高度警惕小兒腸套疊的發生,有以上癥狀時,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貽誤病情.日常生活禁忌 1.忌煙酒,剌激之物.煙酒或剌激性食品可加重腸粘膜充血水腫,使便血加重,故便血的患者治療期間應忌煙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品. 2.起居調養.便血的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便血量大者要臥床休息,吃流食或少渣飲食,必要時應禁食,以減少對消化道的刺激. 3.忌用活血藥.便血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避免使用活血化瘀藥,以免造成出血不止的現象.另外,一些高血壓,動脈硬化,栓塞的病人常年服用活血化瘀藥,如丹參片,阿司匹林及某些抗凝藥等,當出現便血時應暫緩使用活血及抗凝藥,否則止血效果不佳.
2024-10-20 20: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引起肛門直腸出血的疾病一般按部位區分為四大類。(1)肛門疾病:肛門疾病是引起便血最常見的原因,痔瘡、肛裂引起的便血都是便后滴血,嚴重的可以噴血,血色鮮紅,血與糞便不混和,肛裂引起的便血常伴有排便后肛門痛疼。痔瘡出血,常常是在排便用力怒掙時,有小腫塊由肛門內向外凸出,并有滴狀或噴射狀鮮血排出,出血量可大可小,內痔出血常常無痛。(2)直腸疾病:直腸息肉是直腸的良性腫瘤,大便帶血是直腸息肉的主要癥狀,距肛門很近的直腸息肉有時也會脫出肛門以外。此種疾病常見于兒童。如果有人持續便血,有下墜感,大便次數增加,出現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的情況,同時有體重在短期內明顯下降的情況發生時,則提示可能有直腸癌發生的可能,這樣的情況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老年人。(3)結腸疾病:結腸同直腸一樣,也可有息肉與癌癥的發生,潰瘍性結腸炎、痢疾等病也可引起便血,此類大腸炎性疾病引起的便血多半混有粘液或呈膿血便,并伴有腹痛、發熱、里急后重等癥狀。此外,一些比較少見的疾病,如腸傷寒、腸結核、腸套疊等,也會有便血的癥狀發生。(4)全身性疾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凝血機制紊亂、膠原病、尿毒癥以及某些少見的傳染病如鼠疫、斑疹傷寒等,都會出現便血。但在這些疾病中,便血僅僅是全身出血的一部分,便血的同時,會有全身其他部位的出血現象。治療便血首先考慮到止血,但止血并不是盲目地一概使用全身止血藥,臨床上要根據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速度,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如局部藥物止血,局部手術止血及全身藥物止血等。肛門局部輕度出血,則以局部止血為主;大出血時,則應立即采取全身止血,并配合局部手術止血措施。2.痔出血治療禁忌:如肛裂、內痔、直腸息肉等間斷性便血,發病緩慢,量較少,則局部應用涼血止血藥效果較好。當出血量較大、而患者又不愿手術治療時,可配合全身應用止血藥。3.感染性腸病治療禁忌:慢性感染性腸病導致的粘液血便、膿血便,就要針對腸病綜合治療,不能簡單止血了事,否則只治標不治本,炎癥不消除,癥狀不會緩解。1.忌煙酒、剌激之物。煙酒或剌激性食品可加重腸粘膜充血水腫,使便血加重,故便血的患者治療期間應忌煙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品。2.起居調養。便血的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活動。便血量大者要臥床休息,吃流食或少渣飲食,必要時應禁食,以減少對消化道的刺激。
2024-10-21 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