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孩子羅圈腿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遺傳、營養不良、不良姿勢、骨骼發育異常、疾病等。治療方法包括矯正訓練、補充營養、佩戴矯正器具、手術治療等。 1.遺傳:部分孩子由于遺傳因素天生腿部骨骼結構異常,導致羅圈腿。這種情況需盡早評估,根據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干預方法。 2.營養不良:維生素 D 缺乏、鈣攝入不足等營養問題會影響骨骼發育,引發羅圈腿。要保證孩子飲食均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 D 和鈣的食物,必要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 D 制劑,如碳酸鈣 D3 顆粒、葡萄糖酸鈣口服液、維生素 D 滴劑等。 3.不良姿勢:長期錯誤的站姿、坐姿會使腿部受力不均,形成羅圈腿。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姿勢。 4.骨骼發育異常:如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等,會影響下肢骨骼的正常生長,導致羅圈腿。此類情況通常需要手術矯正。 5.疾病:某些疾病如佝僂病,會破壞骨骼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造成羅圈腿。需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總之,孩子出現羅圈腿,家長要引起重視,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0-20 19: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給大家介紹一種很簡單的方法:家長可以讓寶寶仰臥,然后輕輕拉直寶寶的雙腿,讓其腳跟處并攏,一般在正常情況下,寶寶的膝蓋和踝關節也是并攏的;倘若膝蓋分開超過了6厘米以上,家長就應該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盡早確診是不是羅圈腿。 羅圈腿醫學上叫O型腿,主要是缺鈣引起的,所以不必去綁,若孩子很小,有時候看似是O型腿其實不是,而是由于在母親子宮中的姿勢習慣,并不是病態。不放心的話可以查一下鈣的含量看是不是缺鈣。 由于維生素D缺乏,營養不良,佝僂病后遺癥等原因造成的X型腿、O型腿(俗稱羅圈腿),除了非常嚴重的畸形需醫學矯正外,其他的均可通過運動鍛煉來糾正或彌補
2024-10-20 19: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讓寶寶仰臥,然后用雙手輕輕拉直寶寶雙腿,向中間靠攏。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兩腿靠攏時,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是并攏的,如果有間隙,就應引起重視,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便盡早發現寶寶下肢發育的問題。如果按上面的方法,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的間隙超過10厘米,很可能就是羅圈腿了,家長應馬上帶孩子就診,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進行骨科矯正治療。 造成寶寶羅圈腿的原因很多,如軟骨營養障礙等,但以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為多,早期以多汗、易驚為主要癥狀,如不及時糾正,會影響骨骼發育。佝僂病患兒長到1歲左右,學站學走路時,腿部難以負荷身體的重量,就會導致下肢朝外側彎曲而形成羅圈腿。
2024-10-20 19: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羅圈腿,也稱O型腿,指的是雙腿并攏時腳踝內側并攏而膝關節內側不能并攏,之間距離超過3厘米。測量時嬰兒必須平躺且完全放松,可在嬰兒熟睡時觀察。O型腿是膝關節出現問題,需看醫生。15個月嬰兒往往走路還不穩,呈蹣跚狀,很難在走路中觀察清楚腿形。再有,是否為O型腿與缺鈣無關。
2024-10-20 19:5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兒童時期的"O型腿",究其原因多數為兒童時期罹患"佝僂病"以后留下的后遺癥,是由于"缺鈣"而導致骨質軟化,因此有人又將其稱為"軟骨病"。當這些兒童開始學習走路時,因為雙下肢負重的關系,軟化的骨質就會在力的作用下逐漸變形而形成"O型腿"或"X型腿"。另外,有一少部分"O型腿"病人則是因為患有其他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脛內翻等。兒童佝僂病后遺癥所致輕度"0型腿"或"X型腿"無需特殊治療,長大后會自行塑形減輕或消失。重度"0型腿"一定要到兒童專科醫院請小兒骨科專科醫生檢查原因。一般重度的"0型腿"或"X型腿",在兒童3~4歲左右,即可考慮骨科手術矯治。兒童時期的"X型腿"、"O形腿",關鍵還是應該在于預防。而預防的關鍵是早期、合理、足量的補鈣。兒童的"X型腿"、"O形腿"的預防關鍵是應該早期、合理、足量的補鈣。這中間有兩個問題要強調,首先,早期補鈣尤其值得重視,而且應該早在母親的懷孕期間就進行補鈣了。這點至關重要。因為母孕期時候,鈣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因此必須增加補鈣量,以防孩子出現"先天性佝僂病";其次,合理、足量補鈣的原則應該是在兒童醫生或者是兒童保健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忌家長自行增減小孩子的補鈣量。兒童腿痛常見原因:1.外傷性關節痛最常見的原因是兒童運動、玩耍中引起膝髖關節附近的韌帶損傷,骨折相對少見。特點:一般有外傷史,兒童生性好動,有時不能明確說明受傷的經過,檢查可以發現關節部皮膚青紫腫脹、壓痛,關節活動障礙,X線檢查有診斷價值。2.“生長痛”是無明確外因的良性關節痛,典型表現為膝關節酸痛、尤其是體育運動等劇烈活動后當晚疼痛明顯,經休息可基本恢復正常,關節外觀無紅腫、無壓痛,反復發作,青春期后自愈,無須特殊治療。還有一種是多見于男孩的脛骨結節骨骺炎,表現為膝關節下方的突起變大,多由于發育期的孩子運動過多引起,疼痛明顯者可服用止痛藥,減輕運動會緩解。3.免疫反應性腿痛是全身免疫反應的局部表現,如風濕性關節炎,半數發病前1~4周有感冒史,以膝、肩、肘、腕等大關節游走性、多發性紅腫熱痛、血沉高、免疫檢查異常為特點。經抗風濕等正規治療可基本控制,但注意早期發現,勿導致風濕性心臟病。4.炎癥性關節痛主要有化膿性關節炎、急性骨髓炎引起,特點是6~12歲兒童的關節痛起病急劇、進展迅速的,此前可能有全身感染或局部外傷史,多發生于膝、髖關節,伴有高熱、寒戰、全身不適、食欲減退、患側肢體蜷臥不肯移動、皮膚紅腫熱痛、拒絕檢查。因此遇到上述情況應迅速就診,盡快用大量抗生素控制炎癥,防止擴散,預防關節病殘,必要時手術引流減壓。5.骨腫瘤性腿痛發病率低,危害大,易為家長和醫生忽略的關節痛,常見于10~15歲的兒童,以膝關節、腳踝部最多見,早期往往無明顯癥狀體征,僅輕微酸痛或腫脹,有時候夜間會疼痛。骨腫瘤有良性腫瘤如骨囊腫手術處理后,可基本無后遺癥,但若為惡性腫瘤如骨肉瘤往往后果嚴重,甚至需截肢、化療。6.兒童的先天性疾病由于兒童的某些骨骼關節結構的發育不良,在長期的活動負重中,不僅骨關節承受不正常的應力,而且關節周圍的韌帶也承載過大,導致局部拉力過大,引起腿痛,如兒童的馬蹄足,兒童的髖關節先天性脫位,膝內外翻畸形及小兒麻痹后遺癥等。應該及時就醫,以免關節骨骼發育成畸形后,影響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造成遺患。另外小兒腿痛還要注意是否X型腿或O型腿,如果患兒雙膝外翻(X型腿)或膝內翻(O型腿)均可因畸形造成疲勞性腿痛,X型腿或O型腿應及時矯正。建議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以便明確致病原因,并對癥治療。
2024-10-21 0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