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咽峽炎,癥狀包括發熱、咽痛、咽峽部皰疹等。治療主要有一般治療、對癥治療、抗病毒治療等。 1.癥狀: 發熱:體溫可達 38℃ - 40℃。 咽痛:吞咽時疼痛明顯。 咽峽部皰疹:多位于咽腭弓、軟腭、懸雍垂等處。 流涎:因咽痛導致。 厭食:口腔疼痛影響進食。 2.治療: 一般治療:注意休息,多喝水,清淡飲食。 對癥治療:發熱時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熱;咽痛可含服西瓜霜含片。 抗病毒治療:可使用利巴韋林、更昔洛韋等。 口腔護理:使用復方硼砂溶液漱口。 中醫治療:如清熱解毒的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具有自限性,多數患兒預后良好。但病情嚴重時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1-24 15: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由柯薩奇病毒、艾柯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性疾病。每年夏秋季發病多,主要在1~7歲寶寶中流行。因病毒有多種不同型,因此同一患兒可重復多次感染此病。發病后典型的癥狀是發熱、咽痛,也有的患兒有頭痛、腹痛、肌痛等癥狀。主要的體征是可見咽部充血,散布著灰白色皰疹,直徑約1~2毫米,四周繞有紅暈,2-3天后紅暈加大,進而皰疹破潰成潰瘍。此種皰疹多見于扁桃體前柱、軟顎、腭垂(懸雍垂)等處。病程4~6日,嚴重者可延長至2周。對這種病毒感染因型別多尚未制出疫苗。目前對有接觸史的孩子可注射丙種球蛋白3-6毫升預防感染。在幼托機構發現流行也可采用此種被動免疫的方法。對患兒進行隔離2周,并對接觸者進行檢疫。對患兒的治療可口服中藥,采取對癥處理。
2024-11-24 15: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柯薩奇A組病毒所致的,好發于夏秋季,為常見的一種病毒性咽炎。常繼發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瘧疾、流行性腦膜炎,亦可單獨發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發生皰疹。小兒皰疹性咽峽炎如單獨發生,常無全身癥狀。咽部疼痛,影響吞咽。嬰幼兒患病,常表現為進食時哭吵,不愿進食,頜下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有時伴有發熱.檢查咽部皰疹多發生于軟腭、懸雍垂和舌腭弓等處,呈線狀分布。開始為小皰,但很快破裂,所以通常看不到皰疹,而見到淺遺瘍,表面覆有淡黃色或白色假膜,周圍粘膜呈鮮紅色充血。
2024-11-24 15: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柯薩奇A組病毒所致,好發于夏秋季,為常見的一種病毒性咽炎。常繼發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瘧疾、流行性腦膜炎,亦可單獨發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發生皰疹。小兒皰疹性咽峽炎如單獨發生,常無全身癥狀。咽部疼痛,影響吞咽。嬰幼兒患病,常表現為進食時哭吵,不愿進食,頜下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有時伴有發熱.檢查咽部皰疹多發生于軟腭、懸雍垂和舌腭弓等處,呈線狀分布。開始為小皰,但很快破裂,所以通常看不到皰疹,而見到淺遺瘍,表面覆有淡黃色或白色假膜,周圍粘膜呈鮮紅色充血。
2024-11-24 15: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是柯薩奇A組病毒所致,好發于夏秋季,為常見的一種病毒性咽炎。常繼發于急性鼻炎、肺炎、流行性感冒、瘧疾、流行性腦膜炎,亦可單獨發生,除咽部外,口腔粘膜亦可發生皰疹。小兒皰疹性咽峽炎如單獨發生,常無全身癥狀。咽部疼痛,影響吞咽。嬰幼兒患病,常表現為進食時哭吵,不愿進食,頜下淋巴結腫大有壓痛,有時伴有發熱.檢查咽部皰疹多發生于軟腭、懸雍垂和舌腭弓等處,呈線狀分布。開始為小皰,但很快破裂,所以通常看不到皰疹,而見到淺遺瘍,表面覆有淡黃色或白色假膜,周圍粘膜呈鮮紅色充血。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確診后治療應以病因治療為主常用抗病毒藥物有雙嘧達莫、三氮唑核苷、青霉素等。意見建議:飲食上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溫開水,多給孩子所謂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青菜水果等,盡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膩食品尤其要注意不吃過熱的食品。
2024-11-24 2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