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秋季小兒腹瀉較為常見,主要由病毒感染、腹部著涼、飲食不當、腸道菌群失調、過敏等因素引起。要預防和治療,需綜合考慮多方面。 1.病毒感染:輪狀病毒等是常見病原。孩子接觸被污染的物品易感染,要注意衛生。 2.腹部著涼:秋季氣溫變化大,孩子腹部保暖不足易致腹瀉,要適時增減衣物。 3.飲食不當:過多食用生冷食物或飲食不規律,會損傷腸胃,應合理安排飲食。 4.腸道菌群失調:使用抗生素等可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必要時補充益生菌。 5.過敏:對食物或環境過敏也可能引發,需排查過敏原。 總之,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日常護理,一旦出現腹瀉,癥狀較輕可先觀察,嚴重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1-24 16: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首先祝你孩子早日恢復健康!再則祝賀你“升級換代”啦!為了那可愛的孩子,除注意平時孩子的飲食衛生外,我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愈小兒腹瀉(包括嬰兒拉黃、綠便)的食療秘方:1)大蒜頭一只,燒至皮焦蒜熟,再煎半碗湯,加紅糖適量,一次服下,一日三次,一天顯效,連用三天,無不痊愈,并可治細菌性痢疾。2)胡椒(打碎)3克,生姜、豆豉各6克。水煎服。3)紅茶或花茶10克,醋少許。用開水泡濃茶一杯,加醋少許,一次熱服。4)飯鍋巴120克,蓮子肉120克,白糖120克,將鍋巴、蓮肉烘干研末,與糖拌勻,每次服3--5湯匙,每日3次。5)糯米30克,山藥15克,胡椒末,白糖適量。將糯米略炒與山藥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許。食用時,加白糖適量調服。每日2次。6)栗子肉15克,柿餅半個。將栗肉、柿餅共磨成糊狀,煮熟服食。每日分2次服。7)鮮車前草120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服,每日1劑。8)萊菔子15克,山楂20克,生姜3片,紅糖15克,大米250克。前三味加水煎煮40分鐘后去渣取汁,用藥汁煮米成粥,臨熟時下紅糖,一天內分3次服下,可連服5天。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1-24 16: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秋冬季是小兒腹瀉病高發季節,多數由輪狀病毒感染所致,因多發生在秋冬季,故通常稱為“秋季腹瀉”。本病呈散發或小流行,經糞—口傳播,也可通過氣溶膠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潛伏期l~3天。多發生在6~24個月嬰幼兒,4歲以上者少見。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無明顯中毒癥狀。病初可有嘔吐,常先于腹瀉發生。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無腥臭味。本病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約3—8天。小兒患秋季腹瀉后合理飲食和適當用藥,可縮短病程,很快恢復,則對小兒健康影響不大。如果處理不當,常并發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嚴重者危及患兒生命;或者導致病情遷延,造成患兒營養不良,影響患兒生長發育。所以,家長有必要了解掌握一些小兒腹瀉的家庭治療護理方法。
2024-11-24 16: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秋季腹瀉多是孩子感冒后,常常出現拉肚子,大便像水或蛋花湯一樣,大多沒有特殊的腥臭味,每天可達十幾次的癥狀。常常是先吐后瀉,伴發燒,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一般沒有特效藥治療,由于寶寶拉肚子本身會使體內的有益菌流失,并且拉肚子有一段時間,這樣體內的菌體平衡就會被破壞腸道功能就會紊亂,容易出現一直拉肚子的狀況。應該給孩子補充有益菌,可以吃益生菌腸道菌群平衡了就不會再拉肚子了。益彤益生菌不僅能改善腸道功能還能增強免疫力,寶寶少生病爸爸媽媽少擔心。
2024-11-24 16:2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秋冬季患腹瀉的嬰幼兒中,40%~70%都是由輪狀病毒(因其外形酷似車輪而得名)感染引起的,20%左右為其他細菌引起,由于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腹瀉發病率高,因此,秋冬季發生的腹瀉應多考慮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病者多見于3歲以下尤其是1歲半以內的嬰幼兒。秋季腹瀉"target="_blank">嬰幼兒秋季腹瀉嚴重者,如伴有高燒、吐瀉頻繁、合并脫水現象時,應及時到醫院治療。在醫生指導下通過口服補液或者是靜脈輸液來給孩子補充身體內的水分和電解質,以防病情進行性加重。對于病情不重的患兒,父母可遵醫囑給病兒服用對癥止瀉藥、腸黏膜保護藥,如斯密達,以及恢復腸道生態平衡藥,如雙歧桿菌、培菲康、麗珠腸藥等。輪狀病毒引起的小兒秋季腹瀉的病程一般在5~8天,屆時即能自行好轉治愈,父母只要讓孩子遵醫囑吃藥,多飲水,并給孩子補充高營養、高維生素、好消化的食物,保持一定量的尿量,一般來說,就可逐漸治愈。如何預防小兒秋季腹瀉?關鍵是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1、引導寶寶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不喝生水,不亂吃不潔凈的食物。2、給寶寶吃隔夜的或不新鮮的食物。3、對寶寶的飲食用具,如奶瓶、湯勺等,在每次用前和使用完后都應該用開水洗燙,最好每天煮沸消毒一次。4、處在哺乳期的母親應注意乳房的清潔,勤換內衣,減少寶寶感染病毒的機會。5、寶寶的玩具也應該經常消毒。6、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不留衛生死角。7、加強寶寶的身體鍛煉,增強抵抗力。8、要使寶寶遠離有急性腹瀉的患者?;純旱募彝プo理補水——還要防止寶寶出現脫水現象??梢越o患兒飲葡萄糖鹽水,1升水里加葡萄糖3湯匙(約50克)、鹽半茶匙(約2克)。父母一時找不到葡萄糖,也可以用普通白糖代替?;蚍眯屡浞降目诜a液鹽:氯化鈉3.5克、枸櫞酸鈉2.9克、氯化鉀1.5克、無水葡萄糖20顆,加水至1000毫升。飲食——要調節好患兒的飲食。病情輕者或重者均不必禁食,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勵其進食。急性期可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每次哺乳時間,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湯等。病情較重伴脫水者應到醫院及時就診。患兒營養好轉后,可逐步恢復飲食,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切不可操之過急。保暖——除調整飲食外,還要注意患兒腹部保暖。秋季氣候漸漸轉涼,患兒由于受病毒侵犯,其腸蠕動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將加重腹瀉。父母可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腹部進行熱敷,也可幫寶寶揉肚子,以緩解其疼痛。護臀——還應保護好患兒的臂部。因便次增多,肛門周圍的皮膚及黏膜必定有損傷,患兒便后要用細軟的紗布蘸水輕洗,再涂些油脂類的藥膏,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避免糞便尿液浸漬的尿布與皮膚摩擦而發生破潰?;純河眠^的東西要及時洗滌并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反復交叉感染。
2024-11-24 2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