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應芳 主任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懷孕7個月起疙瘩還很癢,可能由以下因素引起:激素變化、皮膚干燥、膽汁淤積、過敏反應、妊娠癢疹。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8-11-28 23:23
1.激素變化:孕期體內激素水平改變,可能影響皮膚狀態,導致瘙癢和起疙瘩。
2.皮膚干燥:隨著孕期進展,皮膚水分流失加快,易干燥瘙癢,起小疙瘩。
3.膽汁淤積:膽汁排泄不暢,淤積在體內,刺激皮膚,引起瘙癢和皮疹。
4.過敏反應:接觸過敏原,如食物、花粉等,引發過敏,出現皮膚癥狀。
5.妊娠癢疹:是妊娠期特有的皮膚病,表現為瘙癢性丘疹和斑塊。
孕期出現皮膚瘙癢起疙瘩,應注意皮膚護理,避免搔抓。若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需及時就醫,明確原因,對癥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腺肌癥是子宮內膜異位到子宮肌層上形成的一種病癥,屬于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正常的子宮內膜只在子宮腔的表面生長,如果超出這一范圍向下生長,侵入了肌層,就成為一種病態,叫做子宮腺肌癥,如果病灶局限在一個部位,就成為腺肌瘤。 子宮腺肌癥多發生于30~50歲經產婦,約有半數患者同時合并子宮肌瘤,約15%患者合并子宮內膜異位癥。雖然對尸檢及因病切除子宮的標本作連續切片檢查,發現10~47%的子宮肌層中有子宮內膜組織,但其中僅70%有臨床癥狀治療應視患者癥狀和年齡而定。若在給予吲哚美辛、萘普生或布洛芬對癥治療后癥狀可緩解,或患者已近絕經期時,可采用保守治療。若患者長期有劇烈痛經則應行全子宮切除術,卵巢是否保留取決于患者年齡和卵巢有無病變。高效孕激素和假孕療法對此病無效。有人認為達那唑和GnRHa均能導致人工絕經和緩解癥狀,但是否能抑制異位內膜繼續生長,則仍有待臨床證實。 肌癥病的患者注意的飲食: ①莫貪涼:腸胃功能不佳的女性,經期應忌食生冷寒涼食品,如冷飲、生拌涼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山竹、綠豆、黃瓜、荸薺、柚、橙子等,以免寒凝血瘀而使痛經加重。 ②少食酸:酸性食品有固澀收斂作用,使血液澀滯,不利于經血的暢行和排出,因此痛經者應盡量避免在經期使用此類食物。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楊梅、草莓、楊桃、櫻桃、酸棗、芒果、杏子、李子、檸檬等。 ③忌吃辣:有一部分痛經病人,本來就月經量多,再吃辛辣溫熱、刺激性強的食品,會加重盆腔充血、炎癥,或造成子宮肌肉過度收縮,而使痛經加重。所以像辣椒、胡椒、大蒜、蔥、姜、韭菜、雞湯、榴連及辛辣調味品等,痛經病人應該盡量少吃或不吃。
2016-05-17 09: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般對于小于五公分的肌瘤西醫會建議觀察,能夠中醫保守治療的,一般不建議手術的。百通方組”治療子宮肌瘤臨床方案是療法上的系統創新,針對子宮肌瘤發病原因提出了補腎健脾、疏肝解郁和祛瘀散結三法并舉治療方法;它以湯藥為基礎,再配合以中成藥、外敷、灌腸等多種治療途徑,使得中藥能直達病所,在短時間內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環,使增生的肌瘤逐漸變軟、變小,直至消失。
2016-05-17 09: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你的情況可以用超聲引導下中藥熱凝劑介入治療子宮肌腺癥,祝你身體健康快樂。
2016-05-17 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