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兒童尿床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生理發育未成熟、睡前飲水過多、心理因素、遺傳因素、泌尿系統疾病等。 1.生理發育未成熟:兒童的神經系統和泌尿系統發育尚不完善,控制排尿的能力較弱。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況通常會逐漸改善。 2.睡前飲水過多:睡前大量飲水或攝入含水分較多的食物,會增加夜間尿量,導致尿床。家長應控制孩子睡前的飲水量。 3.心理因素:緊張、焦慮、壓力等心理問題可能導致兒童尿床。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給予關愛和支持,創造輕松的家庭氛圍。 4.遺傳因素:如果家族中有尿床史,孩子尿床的幾率可能會增加。 5.泌尿系統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等,可能影響孩子的排尿功能。需要就醫進行檢查和治療。 總之,兒童尿床需要家長耐心對待,找到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如果尿床問題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1-24 13: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小兒尿床 一般說來,小孩在1歲或1歲半時,就能在夜間控制排尿了,尿床現象已大大減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歲甚至2歲半后,還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這依然是一種正常現象.大多數孩子3歲后夜間不再尿床.但是如果3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 3歲以上的小兒尿床可能與下面的這些因素有關: 遺傳因素 夜遺尿通常在家族中顯性遺傳,若父母都曾為夜遺尿患者,他們的孩子便有3/4機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為尿床患者,他們的孩子有1/2的機率患病. 疾病因素 蟯蟲癥(蟲體對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腎臟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癥,脊柱裂,脊髓損傷,骶部神經功能障礙,癲癇,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過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遺尿只占很小的比例.絕大多數孩子的尿床與精神因素,衛生習慣,環境因素等有關. 睡眠很深,不能及時醒來排尿 部分患兒沒有受到排尿訓練,如長期使用尿布,父母夜間不喚醒孩子,抱孩子去廁所撒尿,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躺在床上睡眠時幫他們排尿,造成孩子睡眠中排尿的習慣.久之,容易發生夜間尿床. 膀胱的夜間控制能力發育遲緩 夜遺尿患者隨年齡的增長,癥狀或許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遺尿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甚至有1%的人進入青春期后還繼續尿床. 環境因素 突然換新環境;氣候變化如寒冷等.此外,孩子入睡前飲水過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間有便意時沒有及時把尿等都會造成孩子尿床. 不能產生足夠的控制尿激素ADH 另外,還有20-30%的夜遺尿孩子在睡眠中,身體不能產生足夠的控制尿激素ADH,控制尿激素是一種由人體自然產生并可減少尿液量的激素.
2024-11-24 13: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一般治療不可忽視 養成良好的作息制度和衛生習慣,避免過勞,掌握尿床時間和規律,夜間用鬧鐘喚醒患兒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時,白天避免過度興奮或劇烈運動,以防夜間睡眠過深.在整個療程中,要樹立信心.逐漸糾正害羞,焦慮,恐懼及畏縮等情緒或行為,照顧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勸慰鼓勵,少斥責,懲罰,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這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要正確處理好引起遺尿的精神因素,通過病史了解導致遺尿的精神誘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對于可以解決的精神刺激因素,應盡快予以解決,對原來已經發生或現實客觀存在主觀無法解決的矛盾和問題,要著重耐心地對進行教育,解釋,以消除精神緊張,以免引起情緒不安.晚飯后避免飲水,睡覺前排空膀胱內的尿液,可減少尿床的次數. 二.兒童尿床的行為療法很有必要 1.排尿中斷訓練:鼓勵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間中斷排尿,自己從數1數到10,然后再把尿排盡,這樣能訓練并提高膀胱括約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訓練:白天讓孩子多飲水,當有尿意時,讓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過30分鐘,每天訓練1~2次,使膀胱擴張,增加容量,從而減少夜間排尿的次數. 3.定時訓練:在以往晚間經常尿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用鬧鐘結合人為叫醒,讓其在室內來回走動,或者用冷水洗臉,使在神志清醒狀態下把尿排盡,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條件反射. 4.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殘余尿,擦干局部,更換內褲及干床處理. 5.總結記錄:要求家長每天記錄尿床的原因,次數,在日程表上對尿床,不尿床都作個記號,每周總結一次,找出原因,當孩子有進步時應給鼓勵.
2024-11-24 13:5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這種現象不是少數,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這么大的孩子已經明確的是非觀了,當孩子犯病時,最重要的是家長的態度要溫和,當做正常的事,他心里已經很難過了,這時千萬不要罵孩子,不要批評孩子,不然他心里會留下陰影,更自責、情緒低落,這樣不利于病情的康復,告訴孩子一定會好的。天氣好時,多給孩子曬被子,家長責怪孩子多時,會造成他犯病時不愿告訴家長,自己暖著,千萬不要讓他睡在潮濕或不太溫暖的被子上,這樣只會造成犯病次數更多,他更不敢說的惡性循環。晚上睡前不要喝太多水,或者晚飯時不要喝太多水。家長每隔兩個小時叫次孩子,提醒他起床上廁所。這種病一般長大了自然就好了。一字一字認真打出來,只希望孩子的病趕快好起來。
2024-11-24 13:59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建議到醫院專科診室檢查及治療,一般說來,寶寶在1歲或者1歲半,就能在夜間控制排尿,尿床現象已大大減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歲甚至2歲半后,還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這依然是一種正常現象.大多數孩子3歲后夜間不再遺尿.但是如果3歲以上還在尿床,次數達到一個月兩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醫學上稱為“夜遺癥”,“夜遺尿”.尿床也是病?聽起來挺新鮮的,其實一點兒都不稀奇. 一般小孩過了五歲就有能力不尿床了,過了五歲還尿床的就可以診斷成夜尿癥.一般五歲還有十分之一的小孩尿床,過了13就只有百分之一了,并且男孩比女孩生長發育慢,尿床的相對要多. 母乳喂養的寶寶少尿床 臨床發現,在尿床的小孩中,只有6%經過母乳(超過三個月)喂養,有的甚至完全沒有母乳喂養,其中男女尿床的比率也達到了2:1.母乳為什么能預防尿床呢? 通過母乳喂養的小孩,腦神經發育和膀胱穩定性和泌尿道括約肌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母乳對小孩尿床的控制確實是有益的. 附:治療尿床的小方法 1,根據中醫的理論,小孩尿床可能是因為腎陽虛造成的,如果小孩偏瘦,手腳在冬天容易冰冷身體看起來比較虛弱時,可以采用食療的方法.可以在天氣寒冷的冬天燉狗肉給小孩吃,里面放些桔皮,花椒,有一定的效果.我曾經就接觸過一個此類案例,通過調節飲食治好了尿床. 2,在白天延長小孩兩次尿的時間,增加膀胱的容積,幫助小朋友了解如何控制小便. 3,可以采用藥物,如抗利尿荷爾蒙等.二.兒童尿床的行為療法很有必要 1.排尿中斷訓練:鼓勵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間中斷排尿,自己從數1數到10,然后再把尿排盡,這樣能訓練并提高膀胱括約肌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訓練:白天讓孩子多飲水,當有尿意時,讓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過30分鐘,每天訓練1~2次,使膀胱擴張,增加容量,從而減少夜間排尿的次數. 3.定時訓練:在以往晚間經常尿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用鬧鐘結合人為叫醒,讓其在室內來回走動,或者用冷水洗臉,使在神志清醒狀態下把尿排盡,目的也是有助于建立條件反射. 4.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殘余尿,擦干局部,更換內褲及干床處理. 5.總結記錄:要求家長每天記錄尿床的原因,次數,在日程表上對尿床,不尿床都作個記號,每周總結一次,找出原因,當孩子有進步時應給鼓勵. 三.藥物治療 西醫常用藥物有:1.丙咪嗪,為中樞興奮劑,可減輕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適用于覺醒障礙型.2.奧昔布寧,別名尿多靈,能降低膀胱內壓,增加容量,減少不自主性的膀胱收縮,入睡前口服2.5~5mg,適用于晝夜尿頻型.3.麻黃素,睡前口服25mg,可增加膀胱頸部和后尿道的收縮力,同時有興奮中樞作用,可用于混合型.4.去氨加壓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別名彌凝,睡前口服0.2mg~0.4mg/次,適用于夜間多尿型.聯合應用阿米替林,去氨加壓素和奧昔布寧三聯療法是目前認為治療夜間遺尿癥效果確切的藥物療法(參考資料: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8年7月第23卷第7期·135·).以3個月為一療程,優點是有效率與下述的SNM神經調節療法接近,缺點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并且停藥后易復發.以上藥物屬于處方用藥,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為抗抑郁癥藥,所示劑量為成人用量,小兒應以每公斤體重進行計算. 中醫治療遺尿癥主張“望問聞切”辨癥施治方能收效,四診中的望,聞,切(把脈)目前還不具備網絡遙感技術,網上實施準確的辨癥施治其難度很大. 遺尿偏方:①丁桂暖臍帖敷于肚臍神闕上,每夜一貼,使用方便,藥店有售,容易購買,也是一種簡單易行價廉物美的敷臍藥兜.②麻黃3~10克,水煎服,曾有報導,短期效果尚可,不宜久服.③補骨脂10克粉碎后炒雞蛋,連吃10天,中藥補骨脂補腎溫脾,主治腎陽不足引起的尿頻,遺尿,藥物副作用為食欲減退,貧血,白血細胞減少及中毒性肝炎.故糖尿病,SLE,卟啉病及肝功能不良者忌用.戶外活動時間較長時,于活動前3日停止內服.治療時間忌食酸橙,芹菜,芥菜,胡蘿卜等.④熟白果每日5~7枚,連吃10天,白果有小毒,不宜久服.⑤五倍子3克,研末,醋調外敷臍部,10天為一療程.⑥熟白果每日5~7枚,連吃10天.上述偏方效果有不確定性,“是藥三分毒”,不宜長期服用. 四.物理療法:可采用鬧鐘定時促醒,針灸,按摩,電針,低頻脈沖電療等方法.物理療法無藥物的付作用,效果肯定,不易復發,是聯合國衛生組織倡導的首選方法.TENS(經皮神經刺激)療法及SNM(骶神經調節)療法則是近年來治療原發性遺尿癥取得重要進展的物理療法.
2024-11-24 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