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劍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中心-小兒專科
-
你好,孩子消化不良一般與飲食不當,受涼,脾胃虛弱等原因有密切的關系,建議,可以給孩子服用助消化健脾胃的藥物進行治療,經常吃點健脾胃的食材,比如山藥,小米土豆等,還可以配合做小兒推拿按摩的治療,效果也是不錯的,而且也是比較安全的方法,對癥治療一段時間,孩子的癥狀應該會逐漸的改善。
2019-11-25 22: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消化不良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主要癥狀為糞便綠色,常伴有發燒,腹脹,嘔吐,腹瀉,食欲下降及哭叫不安等現象.其發病主要是由于小兒臟腑嬌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而小兒飲食又很難自我節制,加之家長過分溺愛或喂養不當,故常常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導致消化不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除了使用一些助消化的藥物外,有些食療方對小兒消化不良也有一些幫助.下面就向年輕的父母推薦8則有利于小兒消化的藥茶. 生谷芽15克,麥芽15克.加水煎30分鐘,飯后當茶飲.此茶健脾開胃消食.主治脾胃虛弱兼有積滯,納差便溏,食后腹脹腹痛者. 薏米,谷芽各100克,山楂100克,淡竹葉50克,鉤藤35克,蟬蛻,甘草各20克,蔗糖適量.以上諸藥粉碎拌勻,每次6~9克.開水沖,代茶溫飲.功能健脾胃,清煩熱,寧心志.主治小兒消化不良,不思飲食,小便短赤,夜臥不寧. 紅茶500克,白砂糖500克.紅茶加水煎煮.每過20分鐘取煎汁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汁4次.然后混和煎汁濃縮,至煎服較濃時,加白砂糖,調勻.再煎熬至用鏟挑起時呈絲狀且粘手時,熄火,趁熱倒在表面涂過食油的大搪瓷盆中,待稍冷,將其分割成塊狀(每塊10~15克)即可,每日3次,每次1~2塊,飯后含食;或用開水嚼化送服.功能化食消滯,適用于消化不良,胃脘脹飽不舒等癥. 山楂15克,麥芽10克,萊菔子8克,大黃2克.茶2克.全置放杯中,開水沖泡,每日1劑,隨時飲用.功能消食化積,適用于小兒食積,消化不良癥. 陳倉米60克,柿餅霜30克.將陳倉米微炒至香黃,加水煮沸,傾入碗內,放入柿餅霜,調和化開,澄清,隨意飲之,同時也可細細咀嚼焦米.功能開胃健脾,適用于小兒消化不良. 鮮山楂20克,鮮白蘿卜30克,鮮橘皮5克,冰糖適量.將山楂,白蘿卜,橘皮洗凈;山楂拍破,蘿卜切成小塊,橘皮撕碎,同放在鍋中,加水500毫升,煎煮15分鐘;最后加入冰糖適量,取汁.每日1劑,代茶飲用.功能消食化積,適用于小兒乳食停滯及小兒疳積. 紅曲15克,加水煎取藥汁150毫升,頻頻代茶飲.功能健脾消食,適用于積滯,食而不化,腹脹,厭食.
2016-05-16 05: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引起小兒消化不良的原因是什么呢?
2016-05-16 05:40
1、給的食物不太易消化由于嬰幼兒的消化能力差,父母要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給孩子吃能消化吸收、愿意接受的食品。一方面,父母要根據孩子不同的年齡特點,飲食逐漸由流質向半流質(如米湯、糊狀食品、稀飯)以及固體食物(如軟飯、面包等)轉變。3個月內的嬰幼兒,其消化液與成人不同,對淀粉的消化比較差,需要特別注意。而對于2歲以下的嬰幼兒,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爛、細、軟,比如,可將青菜切碎,弄爛,做成菜泥。而對于2-3歲的嬰幼兒,因為已經有16-20顆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點。同時,像整顆的瓜子、豆子、花生米、果凍這些食品對于嬰幼兒都十分危險,可能會被吞到器官里,所以必須小心,要磨成粉,弄碎了才能吃。
2、給太多新的食物比如:有的孩子第一次吃蝦,覺得味道很好,就一下子吃許多,結果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父母在讓嬰幼兒嘗試吃一種新的食物時,要讓他慢慢適應。一次量不能給太多,要逐漸地增加,讓孩子有個適應的過程。
3、食品搭配不合理嬰兒4個月過后,父母就需要給孩子增加奶類以外的輔助食品,要注意給予孩子營養平衡的飲食。
平衡的飲食就是指嬰幼兒吃進去的食物能滿足他這個年齡和身體發展的需要。孩子的生長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營養,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素。糧食是最基礎的食品,而肉、魚、奶、蛋、蔬菜、水果等等都是身體所必需的。因此,父母需要細心搭配孩子的飲食做到多品種,多樣化,避免偏食、挑食、食物過于單調。小兒消化不良要怎么治療寶寶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家長都會很擔心,在這樣的情況請不要盲目的去個寶寶用藥。寶寶的腸胃是很脆弱,應該選擇比較專業的適合寶寶的產品才行,比如寶貝樂兒童益生菌顆粒就非常適合寶寶消化不良問題,寶貝樂兒童益生菌顆粒中含有的益生菌分泌大量乳酸促使腸壁蠕動,幫助消化排盡殘渣,殺滅病原菌并能產生乳酸、醋酸,降低腸內PH值,有利于鈣、鐵、鋅、維生素的高效吸收。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寶寶消化不良怎么辦新生兒消化不良一般是生理性的消化不良.由于新生兒的消化系統如口腔,食管,胃,腸,肝,胰腺,腸道細菌等都處于發育不成熟階段,在進食過程中,或者之后發生的一系列不適癥狀。新生兒消化不良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2016-05-16 05:47
1、寶寶口臭,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舌苔白厚;有時候早晨剛起床,小孩的嘴里有酸臭味,觀察他的舌苔可能比較厚、黃膩或舌汁有點發紅。
2、食欲不振,不愿意吃飯;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動,有時還會咬牙,“胃不和則夜不安”
;3、面頰潮紅,面部皮膚粗糙,環境稍熱面部紅得更明顯。
4、孩子的食欲可能不如以前那么好5、觀察大便,有的孩子表現為大便稀湯,每天次數可能達到3到4次,大便中還含有一些不消化的顆粒,甚至有一段酸餿味。
6、對于小嬰兒來說,還可以看孩子的眼睛下部,如果有發青或者眼袋比較大,也是脾胃不合、消化不良的表現。新生兒消化不良一般是由兩種原因引起的:
(1)母乳、奶粉交替喂養或單純奶粉喂養。
(2)護理新生兒時不注意清潔。
對于這種原因造成的消化不良,新生兒的護理人要注意保持個人衛生,注意消毒。無論是哪種原因造成的新生兒消化不良,均可給給新生兒喂一點寶貝樂兒童益生菌顆粒,它是專門為嬰幼兒而研制的。據調查,很多有寶寶的家庭都備有寶貝樂兒童益生菌顆粒。它所含的益生菌能夠分泌大量乳酸促使腸壁蠕動,幫助消化排盡殘渣,殺滅病原菌并能產生乳酸、醋酸,降低腸內PH值,有利于鈣、鐵、鋅、維生素的高效吸收。若長期使用,還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祝您的寶寶健康成長!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特別容易出汗的原因是:孩子睡覺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氣炎熱,室溫過高,穿衣過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長喜歡在小孩臨睡時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兒安靜睡著了,但這時正碰上小兒吃奶后的產熱階段,因此常滿頭大汗.這類出汗都是屬于機體調節體溫所致,常在剛睡著時出汗較多,以后就逐漸減少.因為小兒時期新陳代謝旺盛,皮膚含水量較高,微血管分布較多,植物性神經發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較多,這完全是正常的.病理性多汗則出現在整個睡眠過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僂病的小兒在入睡后就開始多汗,尤其是頭部,能濕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禿和驚哭.患活動性結核病的小兒,不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稱為盜汗.同時,小兒可伴有低熱,咳嗽,消瘦,無力,臉色潮紅等癥狀.因此,如果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兒,睡覺時出汗較多,可能是正常現象,家長不用過分著急.另外,還因為1寶寶的體表面積大,水份多2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發育完善,不能很好地調節體溫,要靠出汗來幫助調節.3嬰兒新陳代謝要比成人快,末梢血液循環良好.考慮與缺乏微量元素鈣有關,建議到醫院檢查血微量元素,應與其他疾病進行鑒別診斷以便確診。缺鈣治療:可用葡萄糖酸鈣含片(用水化開后,口服),補鈣的同時要補充維生素D(如:伊可新或維生素D滴劑),以促進鈣的吸收。
2016-05-16 05:5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孩的消化器官發育還不完善,消化液分泌也不充足,酶的功能也不完善,胃及腸道內粘膜柔嫩,消化功能還比較弱,如果父母不能正確的喂養孩子,什么都給孩子吃,使孩子飲食的質和量不當,損傷了腸胃,孩子就會出現肚子脹,吐奶,大便稀,有酸臭味,并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殘渣等消化不良(傷食)的表現.病因:
2016-05-16 06:00
1.喂食不當,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2.胃腸道炎癥.嬰幼兒吃了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引起胃腸道發炎.
3.濫用抗生素,使胃腸道內菌群失調,正常細菌,如乳酸桿菌受到抑制,雜菌卻大量生長繁殖.
4.天氣變冷,機體抵抗力低,肚子受涼也可引起消化不良.治療:
1.可選用助消化及收斂藥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乳酶生,鞣酸蛋白等,重者可用抗生素治療.
2.中藥,推拿捏脊療法對消化不良有一定療效.
3.吐瀉嚴重者宜禁食12小時,然后從糖水,米湯開始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嚴重脫水者應及時補液.除了使用一些助消化的藥物外,有些食物對小兒消化不良也有一些幫助:
1,胡蘿卜湯:胡蘿卜洗凈剁碎,加水少許煮爛,濾出菜汁加水到1000毫升,和糖30至50克,煮沸即成.它富有堿質,含果膠,有使大便成形和吸附細菌,毒素的作用.
2,蘋果泥:蘋果洗凈切成兩半,用勺刮成泥.蘋果泥纖維較細,對腸道刺激少,因含堿質與果膠,有吸附作用,且含有鞣酸,具有收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