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小孩個子矮小可能與遺傳、營養、睡眠、運動、疾病等因素有關。改善方法包括合理飲食、保證睡眠、適當運動、治療疾病等。 1.遺傳: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如果父母身高較矮,孩子可能也會相對矮小。但后天的努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身高增長。 2.營養:孩子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鈣、維生素 D 等,會影響骨骼發育。要保證飲食均衡,多攝入牛奶、雞蛋、魚肉、豆制品等。 3.睡眠: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旺盛,孩子睡眠不足會影響身高。應保證每天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 4.運動:適當的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如跳繩、籃球、游泳等。 5.疾病:某些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等也會導致矮小,需及時就醫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治療藥物有重組人生長激素、左甲狀腺素鈉片等。 總之,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身高發育,發現異常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2024-11-24 16: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孩個子矮小怎么辦?孩子愛出汗或盜虛汗,說明體質較虛,食欲不好的話造成貧血,營養不良從而導致盜汗等癥狀。孩子缺乏母愛影響身高一些專家研究發現,情緒障礙同樣也能影響身高.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長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得不到充分的母愛,那么他的身高常比同年齡兒童矮小,國外稱這類矮小者為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癥,也有的資料稱之為“愛情遮斷綜合癥”.情感遮斷性身材過矮癥的發生原因,主要是下丘腦,垂體系統機能受情緒抑制,進而引起垂體的生長激素分泌減少.這樣的孩子除身高較矮外,尚有智力發育較遲,多飲,多食,獨語,多動,人際關系不協調等異常行為.情感遮斷性的小兒一般睡眠不踏實,缺乏安全感,有時在夢中喊醒,哭醒等,這些情況會影響到睡眠質量.而兒童的生長激素——荷爾蒙只有在深睡期和熟睡期才分泌旺盛,因此說,睡眠不安,易驚醒的孩子,這種生長激素的分泌就有可能受到很大的抑制,這也是孩子長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024-11-24 16: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5歲的孩子下身高矮小的結論還為時過早。一個人最終的身高,我們叫最終的成年身高實際上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大概占80%是青春發育前長的,就是說你在青春發育之前獲得一生當中80%的身高,但是還有20%是青春發育猛長的過程,這個人生下來的時候,不管你生的多高或者是多矮,大概是50公分左右,就是出生的時候,一歲的時候大概是75公分左右,可以多一兩公分,也可以少一兩公分,以后每年長5個公分左右,一直長到青春發育猛烈的一跳,這一跳因人而宜,大部分男孩子長到30公分左右,女孩子大概是25公分左右,這是青春發育的猛長,就是說有20%在這里面。 如果這個孩子青春發育太早了,每年長5公分,每年長5公分,他的積累,比如說早一年你就去掉這一年的5公分,比如你應該長到11歲的,結果10歲就到青春期了,就去掉5公分,這是影響青春發育身材的高矮。
2024-11-24 16: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如何預知孩子的成年身高男孩:把母親的身高加上12厘米,父親的身高保持不變,例如,一個男孩的媽媽身高160厘米,父親身高188厘米,那么他將來的身高比較可能在172厘米到188厘米之間.女孩:從父親的身高中減去12厘米,母親的身高不變.還是上面的例子,假如是個女孩,她的身高很可能在160厘米到175厘米之間.醫學研究表明,80%的生長激素是在睡眠中產生的.到三歲時,通常情況下,你的孩子的身高應該已經達到他成年后最終身高的一半了.孩子是怎樣長高的人體從出生時50厘米左右生長到180厘米,其實是一個細胞不斷分裂增殖和營養物質代謝的過程.人體長高,是骨骼長長的結果.骨細胞由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不停地分裂生長,從而帶來骨骼的生長.這一過程,醫學上稱為細胞增殖.人體生長的速度取決于細胞增殖的速度.我們都知道,人體生長在不同時期速度是不同的.孩子5歲前生長速度最快,每年能長20厘米,到5歲時則穩定在每年6厘米左右.進入青春期則又加快到每年10厘米,其后增加就基本停止.這又是為什么呢?科學家發現,細胞增殖的速度與生長介素密切相關.腦垂體分泌的生長介素越多,細胞增殖速度越快.人體在不同時期分泌的生長介素不同,生長速度不同也就不足為奇了.影響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關鍵因素1,核心營養缺乏影響孩子身高如果說,中國的孩子比日本的孩子個子長得矮,大概人們不會相信,然而,研究人員的統計資料表明,我國7歲男女兒童的平均身高分別比日本同齡兒童矮0.6厘米和0.5厘米,15~18歲男女青少年分別平均比日本同齡者矮l.4厘米和0.6厘米.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差異呢?決定身高的因素中遺傳基因只占三分之一,后天的環境條件占三分之二.而在后天的條件中,賴氨酸,鋅,鈣等核心營養又是最關鍵的.據1998年國家體育總局(原國家體委)的《中國成年人體質監測報告》,我國40歲以上男子比日本同齡男子的身高平均高1.2厘米,39歲以下的男子則低于日本同齡男子0.68厘米,中國人40歲以上的身高優勢已成過去式.全國第四次營養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孩子的賴氨酸,鋅,鈣等核心營養攝取嚴重不足.2004年,國家衛生部公布的營養學調查結果顯示,國人平均每日從食物中得到的鈣只有每日需要量的41%,還缺59%,兒童更低于這個數字.國內較大數量兒童缺鋅調查報告顯示;1歲內嬰兒缺鋅率高達93.90%,1-2歲為86.70%,2-4歲72.90%,4-7歲34.60%.賴氨酸是第一缺乏性氨基酸,人體共有22種氨基酸,其中8種氨基酸人體不能合成,只能從食物中獲得,成為缺乏性氨基酸,而在這8種缺乏性氨基酸中,賴氨酸在食物中又是含量最少的,所以是第一缺乏性氨基酸.給孩子補充核心營養,迫在眉睫!
2024-11-25 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