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嬰兒缺鐵性貧血主要由鐵攝入不足、生長發育需求增加、鐵吸收障礙、鐵丟失過多、疾病影響等因素導致。 1. 鐵攝入不足:母乳中鐵含量較低,若未及時添加富含鐵的輔食,易導致貧血。 2. 生長發育需求增加:嬰兒生長迅速,血容量增加,對鐵的需求增多。 3. 鐵吸收障礙:慢性腹瀉、胃腸道疾病等會影響鐵的吸收。 4. 鐵丟失過多:長期慢性失血,如腸道寄生蟲感染引起的失血。 5. 疾病影響:某些疾病,如地中海貧血,會干擾鐵的代謝和利用。 總之,家長要關注嬰兒的飲食和健康狀況,定期體檢,一旦發現缺鐵性貧血,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1-24 14: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鐵是合成血色素的重要原料,人體內鐵的來源主要是食物以及衰老的紅細胞破壞后所釋放出的鐵。小兒發生缺鐵性貧血原因有:(1)體內儲存鐵不足。正常新生兒體內儲存鐵以及出生后紅細胞破壞釋放的鐵一般只夠生后4個月的需要,早產或雙胎新生兒體內儲存鐵少,因而更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2)鐵攝入量不足。嬰兒處于生長發育的最旺盛時期,鐵的需要量也相對地較大,因人乳中含鐵量不足,不能滿足嬰兒的需要,若4個月以后不及時添加含鐵輔食,則易導致缺鐵,牛奶中的鐵吸收率比人奶低,因此,人工喂養的嬰兒比母乳喂養的嬰兒更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3)鐵的丟失過多。長期少量的出血(如鉤蟲病),慢性腹瀉等,會使鐵的丟失增多或鐵的吸收障礙。
2024-11-24 14: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缺鐵性貧血是體內貯存鐵的缺乏而影響到血紅蛋白的合成所致的貧血,如慢性失血、吸收障礙、營養不良等均可致體內鐵的缺乏。另外如妊娠期、哺乳期的婦女,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也可使體內鐵的供應相對不足。本病發生率甚高,是貧血中最常見的一種,各種年齡均可發生,尤其多見于婦女和嬰幼兒。嚴重貧血或有心功能不全者,應少量多次輸血。注意加用維生素E,補充高蛋白含鐵豐富的食物。堅持補充鐵劑,隨時依據血象檢查調整藥量。口服鐵劑從小量開始,在進食中或飯后服,以減少胃腸道反應。營養不良性貧血,可多進食菠菜、紅棗、黑木耳、鴨血等含鐵豐富的食物。
2024-11-24 14: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病情分析:缺鐵性貧血病因中攝入不足而需要量增加主要見于小兒生長發育期及妊娠和哺乳婦女.意見建議:首先,是否在醫院查了血常規,如果確定是缺鐵性貧血,建議服用富馬酸亞鐵,并配合維生素C服用.注意飲食的調理,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口服鐵劑后5到10天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7到12天達高峰,其后開始下降,2周后血紅蛋白開始上升,平均2個月恢復,待血紅蛋白正常后,再服藥3到6個月.
2024-11-24 14:1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首先祝你孩子早日恢復健康!下面我來給你談談“小兒貧血”的問題。貧血是指循環血液中單位容積內紅細胞數、血紅蛋白以及紅細胞比積低于正常或其中一項明顯低于正常。是嬰幼兒較常見的一種病癥。臨床表現常見小兒面色萎黃或蒼白,甲床、口唇、耳垂沒有血色,較大兒童可訴頭暈眼花,心慌氣短,困倦乏力等不適。1)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小兒貧血標準為:6個月--6歲血紅蛋白低于110克/升,6--14歲低于120克/升。貧血為許多疾病的共同癥狀。依據血紅蛋白量可將貧血分為4度:輕度90--120克/升、中度60--90克/升,重度30--60克/升及極重度<30克/升。2)貧血的分類為:1.按紅細胞形態分類:大細胞性貧血、正細胞性貧血、小細胞性貧血。2.按病因和發病機理分類:骨髓造血功能障礙、造血原料缺乏或者利用障礙、紅細胞破壞增加、血液丟失。臨床應針對不同情況治療。飲食調養對貧血有重要輔助作用,貧血患兒應供給各種營養食品。預防除消除病因,改進喂養方法,及時添加輔食,糾正挑食偏食外,尚需防止營養過剩,損傷脾胃,以致氣血化生不足。3)中醫稱本病為血虛,發病原因很多,除喂養不當外,一些慢性疾病如長期腹瀉、嘔吐、腸寄生蟲病亦可引起。祖國醫學認為血液的化生與臟腑功能活動的正常與協調緊密相關,其中與脾腎兩臟關系最密切。脾胃是血液生化的來源,而腎主骨、生髓,骨髓可以化生為血,所以食治血虛,應以養血益氣,培補脾腎為主。以下介紹幾則食療藥膳:1.芝麻粳米粥取黑芝麻15克,粳米30克。先將黑芝麻洗凈,曬干炒熟,研粉,同粳米煮粥食。此方補氣生血。主治小兒血虛,面色無華,四肢無力,爪甲不榮者。2.羊肉山藥湯用羊肉250克,生姜10克,山藥75克,牛奶半碗,紅糖或食鹽少許。山藥切片;羊肉、生姜用小火清燉2小時,取燉好的羊肉湯1碗,加山藥片煮爛后再加牛奶、紅糖或食鹽少許食用。此方溫補氣血。主治脾腎氣血虛衰貧血,納差便溏,爪甲不榮,四肢無力者。3.紫河車粉取市售胎盤粉。裝入零號膠囊服。每次2--4克,日2--3次。此方補氣養血。主治小兒貧血,夜驚不安,四肢無力,面色不華者。4.烏雞湯用雄烏雞1只,陳皮3克,良姜3克,胡椒6克,蔥、醋、醬適量。烏雞切塊,加入調料,燉熟,連湯帶肉分次食。此方補氣生血。主治小兒貧血,納差便溏,口唇不榮,面色不華者。5.紅棗煮花生取干紅棗25克,連皮花生米50克。紅棗、花生米煮爛,加紅糖食。此方補血生血。主治小兒貧血,面色萎黃,周身乏力,夜驚不安者。6)八味粥用糯米300克,薏仁米50克,赤小豆30克,大紅棗20枚,蓮子20克,芡實米20克,生山藥30克,白扁豆30克。先將薏仁米、赤小豆、芡實米、白扁豆人鍋煮爛,再人糯米、山藥、大棗、蓮子同煮,每日早晚當點心食。此方健脾胃、生氣血。主治小兒貧血,納差夜驚,大便溏瀉,腹脹腹痛,四肢無力舌質淡者。7)豬肝菠菜湯取菠菜50克,豬肝50克,熟豬油、生姜、蔥白、清湯、食鹽、水豆粉、味精適量。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燙片刻,脫去澀味,切段;豬肝切成薄片,與食鹽,水豆粉,味精拌勻;將清湯燒沸,加入洗凈拍破的生姜、切成短節的蔥白、熟豬油等,幾分鐘后,放人拌好的豬肝片及菠菜,煮熟即可。佐餐常服。此方生血養血。主治血虛癥,面色無華,爪甲不榮者。8)龍眼枸杞粥用龍眼(又“桂圓”)肉、枸杞子、血糯米(又“黑米”)、粳米各15克。將龍眼肉、枸杞子、血糯米分別洗凈,同入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煨煮,至米爛湯稠即可。每日1劑,分早、晚2次吃完。經常食用有效。此方益氣補虛,養肝益血,補血生血。主治小兒營養不良性貧血,口唇、粘膜蒼白。面色欠紅潤,食欲不佳。9)羊肉當歸湯取當歸30克,生姜50克,羊肉150克。將羊肉、生姜分別洗凈,切片,與當歸同入鍋,加水2碗,煎煮30分鐘。加鹽、佐料少許調味。趁熱喝湯。第二天原鍋中加水再煎,棄渣喝湯。每2日l劑,連續服用2個月。此方溫陽散寒,溫中和胃,補氣生血。主治小兒貧血伴食欲不振,怕冷。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24-11-24 14: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