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小孩受到驚嚇后,家長可以通過安撫情緒、營造安靜環境、保證充足睡眠、適當轉移注意力、必要時就醫等方式幫助孩子恢復。 1.安撫情緒:輕輕擁抱孩子,用溫和的語氣安慰,讓孩子感到安全。 2.營造安靜環境:減少噪音和刺激,保持室內安靜、舒適。 3.保證充足睡眠:建立規律的睡眠時間表,創造有利于睡眠的環境。 4.適當轉移注意力:通過玩游戲、講故事等方式,讓孩子不再專注于驚嚇事件。 5.必要時就醫:如果孩子驚嚇癥狀嚴重,如長時間哭鬧、睡眠障礙、食欲不振等,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醫生可能會根據情況給予心理疏導或藥物治療,如八寶驚風散、小兒七星茶、小兒葫蘆散等,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總之,小孩受到驚嚇后,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狀態,采取適當的措施幫助孩子盡快恢復正常。
2024-11-24 14: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孩子已經受到驚嚇,告訴他“別怕”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要慢慢地跟他說話,輕輕地拍拍他或緊緊地抱住他,父母是他最信任的人,這樣做會讓他感到安全?!翱謶帧边@東西是通過教育、經歷和被自己信任的人切實保護才能擺脫的。不要總提使孩子受到驚嚇的事。安撫孩子的最好辦法不是不停地說話,控制住你自己,盡量少說,只是摟緊他。等他恢復正常后,不要繼續談論使他害怕的那件事。
2024-11-24 14: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常用語言和撫觸安慰法來安撫受驚嚇的寶貝。一旦寶寶受到驚嚇,應立刻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寶貝,同時進行肌膚的觸摸,如用手順著寶貝頭發輕撫或者輕拍背部。親人的聲音和肢體接觸能很快讓寶貝得到安全感,最大程度地起到安撫作用?;蛘咿D移注意力換一個姿勢抱寶貝。如讓寶貝臉朝下趴在你的手臂上,用你的手掌托起他的臉;也可以左手輕輕地晃蕩,右手輕輕撫摸寶貝的背。
2024-11-24 14: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兒驚嚇是當外界強烈刺激突然發生時,使小兒尚未完善的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暫時性功能失調,以致精神方面出現一些異常癥狀。受驚嚇后,大多數小兒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飲食;有的夜睡不安、失眠多夢有的尖聲哭鬧、主要使小兒有一種安全感消除心理障礙.可服八寶驚風散或小兒七星茶.
2024-11-24 14:0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把他緊緊的抱在懷里,等平靜下來后告訴他.媽媽愛他,家里的每一個人都愛他,都回保護他,他是安全的.吃點振驚的小藥吧,一般都帶點朱沙的,朱沙有振驚的效果,藥店里就有賣的。孩子“害怕”就是“膽小”嗎?當了爸爸媽媽,恐怕就回憶不起來自己小的時候了。實際上,1—3歲的幼兒正在努力分清“我”和“我以外”的事物,正在學習“我”和周圍環境怎么相處。由于年齡的關系,這個過程比我們想象得慢了許多,他們會對一些以前不熟悉的環境(比如快速移動的物體、嘈雜的聲音、陌生的環境)感到緊張和恐懼,這些都是很正常的,包括怕黑、怕水、怕高。專家說,這些都只能說明幼兒還沒有適應周圍的環境,并不意味著孩子有什么不對。當然,也就不能說明孩子“膽小”。當幼兒已經感到緊張和害怕了,家長千萬不可當著外人批評他“你怎么這么膽小”,這等于在教會他:以后你遇到事情,凡是不知該怎么辦時,就是膽小!也不能假裝沒有看見或堅持讓孩子一個人待在引起緊張的環境里(比如黑屋子),讓這么小的孩子獨自面對恐懼是毫無道理的,況且這樣做也培養不出勇敢的孩子。1—3歲的幼兒在心理上正處于建立信任和委托感的階段,在此階段中,孩子受到驚嚇時保護是惟一正確的做法。如果你不保護他,他可能更害怕,可能真會變成“膽小鬼”,長大后也不會有充分的自信。具體做法:父母可以預先告訴孩子可能出現的變化。比如孩子害怕大的聲音,那么走在鐵路旁,你要先告訴孩子:來了一輛大火車,如果你不想聽汽笛聲,先把耳朵捂上。這是讓孩子做個決定,是提供機會讓他選擇。但有些媽媽會對孩子說“快捂上耳朵,火車來了,汽笛聲該嚇著咱們了”,這樣說等于告訴他害怕是對的,你希望他這么做。要馬上撫愛受到驚嚇的孩子。孩子已經受到驚嚇,告訴他“別怕”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要慢慢地跟他說話,輕輕地拍拍他或緊緊地抱住他,父母是他最信任的人,這樣做會讓他感到安全?!翱謶帧边@東西是通過教育、經歷和被自己信任的人切實保護才能擺脫的。不要總提使孩子受到驚嚇的事。安撫孩子的最好辦法不是不停地說話,控制住你自己,盡量少說,只是摟緊他。等他恢復正常后,不要繼續談論使他害怕的那件事,不要試圖幫他分析什么,“噢,寶貝兒,剛才叔叔把咱們舉到半空,嚇著咱們了是不是?”這樣的話毫無安撫意義,反倒強調了恐懼。除了上述三點,專家們還建議讓環境的變化慢一點,小一點,讓孩子能逐步適應。大多數孩子都能克服恐懼。記住一句話:不要著急。
2024-11-25 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