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孩子長牙期間可能出現長牙順序異常、長牙疼痛、流口水、牙齦紅腫、乳牙滯留等情況。家長需留意并正確應對。 1.長牙順序異常:部分孩子長牙順序與常規不同,這可能受遺傳等因素影響。若差異較大,建議就醫檢查。 2.長牙疼痛:新牙萌出時可能導致疼痛,可使用干凈的手指輕輕按摩牙齦緩解。 3.流口水:長牙時唾液分泌增加,要及時擦拭,保持口周清潔干燥,預防口水疹。 4.牙齦紅腫:可讓孩子咀嚼一些稍硬的食物,促進牙齒萌出,減輕紅腫。 5.乳牙滯留:若乳牙未按時脫落,影響恒牙生長,應及時拔除乳牙。 孩子長牙期間,家長要密切關注,如有異常,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
2024-10-10 18:4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1,小兒出牙的早晚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有的孩子出生后第4個月時就開始出牙,也有的要到10個月時才萌出乳牙。假如10個月以后,乳牙仍未萌出,也不必緊張,只要孩子身體情況好,沒有其他毛病,晚到一周歲時出第一顆乳牙也沒關系。只要注意喂養,合理而及時地添加輔食,多曬曬太陽,寶寶的牙齒自然會長出來的。如果孩子不出牙,還伴有其他異常時,應該請兒科醫生詳細檢查治療,切不要濫用魚肝油、鈣粉和維生素D等藥物。再說,即使出牙晚是因為孩子的生長發育緩慢,骨骼增長不快,那么,需要補充的鈣量也不能盲目增多。如果家長擅自給孩子大量服用魚肝油、打鈣針和維生素D,很容易引起維生素D過量甚至中毒,影響孩子的健康。
2024-10-10 18: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博 主治醫師
大慶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一級
眼耳鼻咽喉科
-
親,每個寶寶的身體不同,個體差異比較大,所以長牙的順序快慢早晚都是不同的,有的寶寶出牙比較晚,一歲才出,一出就出四個,有的寶寶先出犬齒再出門牙;有的寶寶長了兩顆后很長時間不在長,這都是經常遇見的,都是正常的,都在正常范圍之內的,只要寶寶出牙就是正常的,其他的不用擔心的。出牙早的有三個多月就長的了,呵呵,你家的是正常的,不用擔心。
2024-10-10 18: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寶寶乳牙萌出在4--10各月之間,可以微量元素測定檢查,是否缺鈣的,在用藥治療。
2024-10-10 18:47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潔白而整齊的牙齒,而牙齒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極為關鍵的一步。因此,有關牙齒的萌出、伴隨的癥狀、及牙齒護理方面的知識就變得尤為重要。本刊特別邀請兒童口腔科專家,針對“小牙牙”的各種學問做系列專題報道,希望對年輕的爸媽有所幫助。 牙齒萌出時間 孩子出生時,口腔內沒有牙齒,出生后約6個月,下頜中切牙開始萌出,直到2歲半乳牙全部萌出。寶寶出生后1年內(1.5個月~11個月)所有乳牙釉質礦化完成,出生后2年內(6個月~24個月)所有乳牙萌出。因此,出生后1年內,如果孩子出現全身或局部紊亂疾病,將影響乳牙釉質的發育,導致牙齒發育缺陷,易患齲齒。 乳牙萌出一般時間 中切牙側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上頜7.5個月9個月18個月14個月24個月 下頜6個月7個月16個月12個月20個月 萌牙正常時間范圍 中切牙側切牙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 上頜5~15個月6~21個月8~29個月8~28個月8~34個月 下頜4~17個月6~27個月8~29個月8~27個月8~34個月 牙齒萌出時間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有的孩子牙齒萌出偏早、有的孩子偏晚,但只要在個體差異的范圍內,就是正常的。 3種原因造成差異 1.遺傳因素如種族、性別等,正常情況下,女孩比男孩牙齒鈣化、萌出的時間早。 2.環境因素環境因素的影響更為普遍,如氣溫、疾病等。一般來說,寒冷地區的兒童比溫熱地區的牙齒萌出遲 3.營養狀況營養良好,身高、體重較高的兒童比營養差,身高、體重較低的兒童牙齒萌出早。 牙齒萌出順序 牙齒的萌出有一定的順序,一般來說,是按照這樣的先后順序:1)下頜中切牙,2)上頜中切牙,3)上頜側切牙,4)下頜側切牙,5)下頜第一乳磨牙,6)上頜第一乳磨牙,7)下頜乳尖牙,8)上頜乳尖牙,9)下頜第二乳磨牙,10)上頜第二乳磨牙。 有的孩子會有個別牙齒的萌出順序顛倒,但最終并不影響牙齒的排列,無需處理。 長牙時的6種癥狀 2種正常反應 1.咬東西牙齒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無任何不適,但在乳牙萌出時,小兒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等。這時可給小兒一個能咬的玩具,讓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 2.流涎牙齒萌出時刺激三叉神經,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小兒還沒有吞咽大量唾液的習慣,口腔又淺,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謂的“生理性流涎”。這種現象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自然消失。 可能出現的4種異常 1.乳牙早萌——誕生牙和新生牙 孩子出生時就有牙齒萌出,稱為“誕生牙”。出生后1個月內,就有乳牙萌出,稱為“新生牙”。誕生牙和新生牙多見于下頜乳中切牙。這些牙齒多數沒有牙根或牙根短小,有的極度松動。由于誕生牙和新生牙有影響嬰兒哺乳及脫落后被嬰兒吸入氣管的危險,所以常常被拔除。如果誕生牙和新生牙不松動或松動不明顯,在吮乳時,由于下切牙對舌系帶的摩擦造成舌系帶的創傷性潰瘍。在此情況下,可以改變喂養方式,用湯匙喂養、調磨或拔除患牙。 早萌乳牙應與上皮珠鑒別。上皮珠是新生兒牙槽黏膜上出現的角質珠,是類似牙齒的白色球狀物,米粒大小,可出現一個、數個至數十個。上皮珠是牙板上皮剩余所形成的角化物,并非真正的牙齒,可自行脫落,非牙齒的過早萌出。 2.乳牙萌出過遲 嬰兒出生后1年內,萌出第一顆乳牙,均屬正常范圍。如果超過1周歲,甚至1歲半后仍未見第一顆乳牙萌出,超過3周歲乳牙尚未全部萌出為乳牙遲萌。此時需查找原因,排除是否有“無牙畸形”。個別乳牙萌出過遲較少見,全口或多數乳牙萌出過遲或萌出困難多與全身因素有關。如佝僂病、甲狀腺功能低下以及營養缺乏等,佝僂病患兒的乳牙能遲至出生后14~15個月才開始萌出,并往往伴有牙齒發育缺陷。遇到這種異常情況,應進行臨床咨詢。 3.萌出性齦炎 是乳牙萌出時常見的暫時性牙齦炎。沿牙冠的牙齦組織充血,但無明顯的自覺癥狀,隨著牙齒的萌出而漸漸自愈。萌出性齦炎多是由于牙齒萌出時,牙齦常有異樣感,使孩子用手指、玩具等觸摸或咬嚼,導致牙齦黏膜擦傷。 4.萌出性囊腫 乳牙萌出前,臨床上有時可見覆蓋牙的黏膜局部腫脹,呈青紫色,內含組織液和血液,有萌出性囊腫之稱。一般不會影響牙齒的萌出,若萌出受阻,則需去除部分組織,使牙冠外露。 乳牙萌出過程中,如果確實出現了一些異常情況,建議家長進行臨床專科咨詢。 長牙4大護理原則 1.口腔清潔一些學者建議在乳牙萌出之前清潔和按摩牙齦,認為這將有助于建立一個健康的口腔生態環境且有助于牙齒萌出。專家公認清除菌斑應從第一顆乳牙萌出開始,而這一早期的清潔工作完全靠孩子的父母來完成。即父母手指纏上濕潤的紗布輕輕按摩孩子的牙齦組織和清潔孩子的牙齒,每日一次。 其實只要父母感覺使用牙刷安全,那么選擇一個軟毛且適宜孩子大小尺寸的牙刷,濕潤后使用也是可以的。1歲以后提倡開始刷牙去除菌斑,3歲左右時可以開始使用牙膏,建議使用兒童牙膏。因為這一年齡組的孩子不能咳出且有潛在的氟化物吞咽,所以每次刷牙只用小豌豆大小的牙膏就足夠了。 2.口咬玩具乳牙萌出時,小兒喜歡咬東西,如哺乳時咬奶頭或將手指放入口內,這時可給小兒一個能咬的玩具,讓孩子咬玩具以便刺激牙齦,使牙齒穿透齦黏膜順利萌出。有時,也可給孩子用磨牙棒,一是利于牙齒萌出,另外,還可以訓練孩子的咀嚼功能。有的家長喜歡給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議使用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孩子10個月。 3.口腔檢查乳牙開始萌出時,也是第一次進行口腔檢查的時間,一般檢查最遲不要超過孩子12個月。因為齲齒(蛀牙)是由細菌導致的,而主要的致病菌是變形鏈球菌。隨著牙齒的萌出,這些致病菌才開始在口腔內定植。除了開始進行口腔清潔,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喂養習慣。因此,第一次口腔檢查,保健人員會幫助你進行上述兩個方面的保健措施。而不良的喂養習慣,其危害是極大的,這在后面的專題中會進行闡述。 4.生理間隙乳牙間大多存在生理間隙,有些孩子乳牙萌出時出現間隙,也有些孩子乳牙初建牙合時無牙間隙,以后逐漸出現間隙。臨床可見隨著增齡變化,生理間隙變大。生理間隙有利于恒牙替換時排列整齊。因繼承同名恒牙往往大于同名乳牙,生理間隙有利于恒牙替換時排列整齊。但生理間隙的存在,使食物殘渣易于存留生理間隙處,不易清潔,易導致齲齒,這也是生理間隙存在的不利之處,但更需我們作好孩子的口腔清潔,避免齲齒的發生。
2024-10-11 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