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孩子說話不清楚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生理發育、語言環境、聽力問題、口腔結構異常、神經系統疾病等。 1.生理發育:孩子的語言發育有其自身規律,若發育較遲緩,可能導致說話不清楚。比如大腦語言中樞的成熟度不夠。 2.語言環境:缺乏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如家長與孩子交流少、語言輸入不豐富等。 3.聽力問題:聽力障礙會影響孩子對聲音的感知和模仿,從而導致說話不清。 4.口腔結構異常:如舌系帶過短、唇腭裂等,會限制發音器官的正常活動。 5.神經系統疾病:像腦癱、智力障礙等,可能影響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孩子說話不清楚的原因較為復雜。家長應重視這一問題,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進行全面檢查,明確原因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和訓練措施,幫助孩子改善語言能力。
2024-10-10 20: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爸爸媽媽是寶寶的第一個語言老師。在和寶寶用語言交流時,父母要特別注意,一定要口齒清楚,有抑揚頓挫。●不要重復寶寶的錯誤語音。在寶寶吐字不清的情況下,爸爸媽媽們不要學寶寶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和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發音就逐漸正確。●和寶寶說話時要心平氣和,耐心地寶寶孩子的話語,等他把話說完后,你再提問或發表意見。●平時經常鼓勵寶寶,當他說得清楚一些了的時候,哪怕只是一個詞,你也要及時表揚。●盡可能引導寶寶放慢說話的速度,語速不要過快。●教會寶寶在說話時盡量放松。主要還是鼓勵孩子多在人前說話。增強他的自信心,
2024-10-10 20: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口齒不清是在兒童言語發育的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發育遲緩,經過及時糾正是可以克服的,但如果不及時消除問題,有部分兒童會慢慢形成不良發音習慣,吐字不清,形成較嚴重的語言障礙,產生閱讀困難,影響學習成績,甚至影響到孩子長大成人后的工作和生活.年輕的父母,一定要注意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情感溝通交流,在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樣那樣的語言問題時,要引起足夠重視,早期鑒別,尋求醫務人員的幫助,讓孩子在家庭,學校,醫院,社會的共同關注和愛護下孩子健康成長
2024-10-10 20: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爸爸媽媽對寶寶說話越慢,寶寶說話就會越清楚。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024-10-10 20:5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檢查一下是不是舌系帶過短引起的,如果是,就馬上做舌系帶手術,這個手術做得越早越好,做手術后再進行口語練習.在3歲之前是最好糾正的,大點了就困難多了.還有就是要注意孩子說話的習慣,不要老是結巴,久了也會成為習慣的.形成習慣后就難糾正了.如何教會幼兒說話一般女孩說話早一點.孩子說話的早晚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都有關系,應給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同時調動孩子說話的積極性,學習語言應與實物和游戲結合起來,使孩子覺得語言是有用的.如何教會孩子數數呢?如果孩子還不會數數,先不要著急,這是孩子對數數還沒感興趣.大人可先在孩子面前經常地搞一點數數游戲,但不要急于叫孩子學,待孩子想學的時候教他一點點,這樣地,反復地,經常地引導,孩子就會產生要學數數的要求啦.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會數數了.你們試試看.我的小孩說話早,8個月開金口喊媽媽,現在1歲7個月了,什么都會說了,還會背唐詩,兒歌,歌謠,數數,漢語拼音,英語單詞,等等,是個話澇,我現在在培養她語言要簡練.買各種各樣的書,講給孩子聽;買各種各樣的動畫片,英語的也可以,孩子都能看懂;唱歌,背詩給孩子聽;給孩子講身邊的各種東西,各種事情,各種自然現象;買各種各樣的玩具,和孩子一起玩,語言在交流中產生,在交流中掌握.教孩子各種場合的問候語,教孩子怎樣表達喜怒哀樂.注意結合場景,注意孩子的興趣,感興趣的東西先教,不喜歡的先過過再說.孩子喜歡模仿象聲詞,放爆竹的聲音,下雨的聲音,敲門的聲音,汽車的聲音,等等.發現什么教什么,孩子注意什么教什么.多數孩子會在1歲前開始發一些音來表示某種意思,但是,完全正常的嬰兒卻要過幾個月才能這樣.這似乎主要是一個氣質或性格的問題.與人友善,性格開朗的嬰兒自然很早就想說話,而那些文靜,愛觀察的嬰兒似乎想先花較長時間嚴肅地觀察周圍的世界,然后才想到表達點什么.嬰兒周圍的環境和育兒方式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長精神壓力較大,跟孩子在一起時總是寡言少語,于是,孩子也會保持沉默不語.如果家長走向另一個極端,對嬰兒過于嚴厲,不斷對他說話并發號施令,那么,孩子一遇到有人在身邊就會感到極不舒服,反應會遲鈍.在這個年齡,他不會反駁,也不會外出一逃了之.無論大人孩子,只要同隨和,和藹的朋友在一起,話就會多起來.這里,嬰兒與大人的唯一區別是,他若要先學會詞語,就必須具有更多的說話欲望.有人認為,某些孩子不會說話,是因為整個家庭成員對他們照料得過于周到,在他們還沒有時間意識到自己需要什么的時候,大人就拿了過來.這種育兒的方法會減緩孩子學習新詞語的速度,不過,我認為這不會使他們沉默寡言,除非家長對他們侍侯過多,而且壓抑了他們開朗的性格.偶爾有人會懷疑,嬰兒對詞語學得較慢,是因為家長說的話太長,孩子根本沒有機會抓住單個的詞語來跟著學.這種情況不常有,因為多數人剛開始對孩子說話會本能地使用單個詞語,或者著重強調一句話中重要的詞語.說話遲就味著大腦發育遲鈍嗎?這是家長腦子里容易出現的第一個可怕的問題.有些大腦遲鈍的兒童說話的確很晚,但是,這種大腦遲鈍的兒童中多數在一定的年齡就能使用語句了.自然,有些智力極為遲鈍,到了2歲還不能坐立的兒童的確說話也晚.但是,事實上,絕大多數說話晚的孩子,甚至那些到了3歲才開始說話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有些孩子異常聰明伶俐.如果你的孩子說話晚,我想你大概知道該怎么辦.不要為這一現象深感焦慮,不要茫然斷定孩子是個笨蛋.向他展示你的愛,使他感到輕松自在,不要過多地對他發號施令.如果有可能,給他安排機會同其他孩子在一起,在那里他能夠使一切都很順利.用和藹的方式,簡單的話語對他說話,鼓勵他在需要某種東西時就說出它的名稱,但要盡力避免氣沖沖地逼他說話的現象.所有的孩子在開始時都會將大部分詞語的音發錯,然后逐漸改進這些發音.有些孩子會在較長的時間里發錯某一個音.這些發音錯誤有時顯然是由于舌頭和其它發音部位不太靈活所引起的,因為有些成年人不管怎樣努力,仍然有口齒不清的情況出現;有時則是由于嬰兒感情怪僻所引起的.同樣的發音有時會在某一個詞語中老是發不準,而在其它詞語中卻能準確無誤地發出.如果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性格也很開朗,這點小小的錯誤倒沒什么.可以偶爾用和藹的語調糾正孩子的錯誤發音,但是千萬不能對此過于嚴肅,硬跟孩子爭辨不休.如果孩子到3-4歲或5歲說話還是不清楚,別的孩子聽不懂,因此就譏笑他,那該怎么辦?首先,應該讓耳科專家檢查一下他的聽力,再找一位懂得如何與孩子平易相處,如何娓娓動聽地給孩子講課的語言專家給你指教.但是,不管能不能找到專家,應該盡可能定期讓這種孩子在一個條件較好的托兒所或幼兒園與年齡相仿的其他孩子接觸,一直到快要上學為止.一個好老師能用巧妙的方法保護這些有缺陷的孩子,使他們免遭其他孩子的嘲笑;而且,他們不象家長那么焦慮,可以用更簡單的話語使孩子受到語言訓練.因此,有些學校里培養了一批語言教師.
2024-10-11 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