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腹瀉的治療藥物有蒙脫石散、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口服補液鹽、消旋卡多曲顆粒、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等。 1.蒙脫石散: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能吸附腸道內的毒素和病原體,減少腹瀉次數。 2.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補充腸道有益菌,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功能。 3.口服補液鹽:預防和糾正腹瀉引起的輕、中度脫水。 4.消旋卡多曲顆粒:抑制腸道過度分泌,減少水和電解質的流失。 5.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干混懸劑:如果是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可使用此類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 小兒腹瀉用藥需謹慎,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同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若腹瀉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兒科就診。
2024-10-10 18: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小兒腹瀉的護理◆及時服用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集在腹瀉期間,服用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可縮短腹瀉病程.◆非母乳性食品應選擇容易消化,符合孩子口味的不要選擇需很長時間才能消化的食物,選擇以米粥或菜粥等淀粉類為主的食品,并做得軟一些.但如果嬰兒不愿意吃的時候也不要勉強,在一段時間內孩子不進食非母乳性食品也沒有大問題.若母乳喂養的孩子發生腹瀉時,不要輕易斷奶.這時可縮短每次喂奶的時間,讓孩子吃前一半的乳汁.因為母乳的前半部分蛋白質含量較多,容易消化,富于營養,而后半部分脂肪含量較多,不易消化.必要時母親可在喂奶前半個小時至一個小時,先飲一大杯淡鹽開水,稀釋乳汁,然后再給孩子哺乳.◆用孩子喜歡吃的飲品來補充水分因腹瀉而失水時,補充更多的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找一些孩子喜歡喝的飲品,如開水,果汁,蔬菜汁等.當腹瀉嚴重,并伴有嘔吐情況時,更應頻繁地補充水分.◆當腹瀉恢復正常后,也需慢慢地增加非母乳食品的量當持續嚴重腹瀉后,雖然腹瀉已經停止了,但消化機能在一段時間后才能恢復正常,不能馬上恢復吃原來的非母乳食品,應該先喂添加輔食初期的粘稠狀食物,過幾天再慢慢的恢復.同時,需持續服用合生元兒童益生菌沖劑一段時間,直到寶寶腸到完全恢復健康.◆勤換尿布腹瀉的時候,有時會引起斑疹,最好勤換尿布.
2024-10-10 18: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護理家中腹瀉寶寶有幾個要點哦哦~~首先,給寶寶補充液體為避免寶寶脫水,可適當給寶寶補充液體,比如母乳,米湯,生理鹽水…第二,給寶寶豐富的食物,以防止營養不良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每日至少進食6次。母乳喂養的寶寶繼續吃母乳,但媽咪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則會使腹瀉加重。a: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的寶寶,可按平時量喝奶;b: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離乳食品的寶寶,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面條、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瀉停止后2周。第三,倍加呵護寶寶的小屁屁寶寶排便次數增加,便便不斷得污染小屁屁,尤其是糞便對皮膚刺激較大,為避免引發紅臀癥或兒童尿路感染,寶寶每次排便后,媽媽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小屁屁,特別注意肛門和會陰部的清潔,最好用柔軟清潔的棉尿布,且要勤換洗,以免發生紅臀及尿路感染。最后,仔細觀察寶寶病情的發展,為以后的治療提供依據,主要是寶寶便便形狀的記錄。輕度腹瀉的話吃一些試一下,應該就可以了,它所含的雙歧桿菌和嗜酸乳桿菌可產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誘發機體免疫力,激活機體吞噬活性,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使得外在菌難以留存體內,從而達到免疫調節的作用,提高寶寶的抗病能力。
2024-10-10 18: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由于嬰幼兒的腸胃都較虛弱,出現消化道疾病又會對身體產生不小的影響。對于普通的治療方法會對孩子本身造成不小的傷害,那么對于嬰兒腹瀉飲食注意什么。1、風寒型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色淡、臭氣少、腸鳴腹痛,或伴有發熱、鼻塞流涕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姜茶飲:取綠茶、干姜絲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沖泡,加蓋溫浸10分鐘代茶隨意飲服。糯米固腸湯:糯米30克(略炒),山藥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許、白糖適量調服。2、濕熱型腹瀉有大便如水樣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綠色或黃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黃少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烏梅湯:烏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湯,酌加紅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數次。橘棗茶:取紅棗10只,洗凈晾干,放在鐵鍋內炒焦,取潔凈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溫杯內,用沸水浸泡10分鐘,飯后代茶飲,每日分2次服。3、脾虛型腹瀉有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薄或帶有白色奶塊、食后便瀉、面色蒼白等癥狀,可采用以下食療:胡蘿卜湯:取鮮胡蘿卜250克洗凈,連皮切成塊狀,放人鍋內,加水適量煎爛,去渣取汁欽.每日分2~3次。栗子湯:取栗子3~5枚,去殼搗爛,加適量水煮成糊狀,再加白糖適量調味,每日分2~3次。
2024-10-10 18:4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腹瀉常見的類別一般有以下五種:1.生理性腹瀉:有的嬰兒出生不久就出現黃綠色的稀便,大便次數也多,但精神很好,沒有嘔吐,食欲始終很好,隨著年齡增長,在添加輔食后腹瀉自然消失。有生理性腹瀉的小兒,通常在攝取牛奶或雞蛋等異體蛋白質后,甚至在受到日曬、風吹或衣服的磨擦后,易發生皮膚濕疹、體溫升高等現象。2.飲食不當:由飲食不當導致的腹瀉無季節性,是由于嬰幼兒的消化系統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低,喂養不當造成的。如食物中缺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多,食物易在腸道內發酵而造成腹瀉。嬰兒進食過多、過少、不定時喂養,或過早進食大量淀粉類和脂肪類的食品,以及突然更換食物種類,都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有發熱、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大便呈稀糊狀、蛋花湯樣或水樣,甚至帶有粘液。3.氣候因素:氣候突然變化,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強;天氣過熱使消化液分泌減少,嬰兒吃奶多,又增加了消化道負擔,這些均易誘發腹瀉。這種腹瀉有明顯的氣候因素,所以天涼時要注意孩子的保暖和衣服增減,尤其到戶外活動要更加注意。天熱時要及時給孩子補充足夠的水,同時要有必要的降溫措施。如果出現這種腹瀉,只要在飲食上稍加調理即可痊愈。4.細菌性腸炎或痢疾:是由細菌侵入腸胃道引起的腹瀉。輕的常無發熱或僅有低熱,大便次數增加,混有膿血;重的可突發高熱,面色蒼白,抽搐,四肢發冷,脈搏摸不到,甚至昏迷不醒。因為發病很急,腸道的病變還未形成,病兒不但沒有腹瀉,有時還可便秘。此時的發熱癥狀和腦膜炎、敗血癥很難區別。1歲以內的嬰兒患菌痢癥狀往往不典型,表現無熱或低熱,每天排3~5次水樣大便,易誤診為消化不良。5.病毒性腹瀉:多為輪狀病毒所致,大多發生在每年的8~11月,9月為發病高峰,又稱“秋季腹瀉”。常見于6~18個月齡的嬰兒。秋季腹瀉起病急,體溫升高在38~40℃之間,同時有感冒癥狀,在發病當天就有腹瀉。由于大便量多,常像水一樣沖出來,因此患兒很快就出現眼眶凹陷、口唇干燥等脫水癥狀。患兒有嚴重口渴感和哭鬧不安等現象。小兒腹瀉的治療一般沒有什么特效藥。治療的重點就是給孩子補充液體,即水和電解質。補充液體的方法首選高效又價廉的口服補液鹽,它服用起來很方便,價格也不貴,在普通藥房都能買到。2歲以下孩子每腹瀉一次,服口服補液鹽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脫水的作用。也可用米湯加鹽溶液代替。具體配方是:米湯500毫升,白糖10克,細鹽1.75克(一啤酒瓶蓋的一半),按每公斤體重20~40毫升,4小時內服完;以后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如果孩子對口服補液不耐受,或腹瀉程度加重,就應該帶孩子去醫院,用靜脈輸液的方法補液,以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的紊亂。切不可亂用抗生素,以防不良后果。在腹瀉的時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腸道菌群的紊亂。所以孩子可以服用一些腸道微生態制劑,還有一些黏膜保護劑。腸道微生態制劑的目的在于恢復腸道正常菌群,重建腸道天然生物屏障保護作用。常用的有:培菲康、金雙歧、媽咪愛等。腸黏膜保護劑“思密達”可縮短腹瀉病程,效果良好。另外可適當補充鋅劑,如葡萄糖酸鋅、硫酸鋅等。中醫推拿按摩及中藥治療小兒腹瀉也有良好的療效。要特別注意的是,小兒腹瀉,盡可能不要用抗生素,因抗生素可使孩子腸道菌群失調,造成腹瀉遷延不愈。如果孩子腹瀉3天仍不見好轉,或者出現腹瀉次數和量的增加、不能正常飲食、頻繁嘔吐、發熱、明顯口渴、糞便帶血等癥狀時,就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避免并發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嚴重可危及患兒生命,或者導致病情遷延,造成患兒營養不良,影響患兒的生長發育。小兒腹瀉的預防和護理:1.注意衛生清潔食品應新鮮、清潔,食具也必須注意消毒,保持飲用水潔凈,孩子及其看護人都應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2.堅持母乳喂養尤其出生后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喂養。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人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3.注意飲食質量。母乳不足或缺母乳采取混合喂養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飲食調配,不宜過多或過早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以利于消化和吸收。4.防止受涼尤其是腹部受涼。孩子因消化系統發育還不成熟,特別是腹壁及腸道缺乏脂肪“保暖層”,因而容易受較涼空氣的刺激而引起腸蠕動增加,導致便次增加和腸道水分吸收減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虛而入。5.應注意合理搭配孩子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只要孩子不出現頻繁嘔吐,應鼓勵孩子多進食,以流質和半流質食物為主,如奶類、米湯、粥。6.調節好飲食,輕者不必禁食,可適當減少哺乳的次數,縮短喂乳的時間,停吃牛奶、巧克力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可飲用淡鹽水、米湯、稀藕粉等。病癥重的應禁食6~12小時,如禁食一定時間后癥狀緩解,可逐步恢復飲食。恢復飲食必須由少到多,由稀到濃,切不可操之過急。
2024-10-11 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