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兒童常見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手足口病、過敏性疾病、齲齒等。預防方法有增強體質、注意衛生、合理飲食、按時接種疫苗、避免接觸過敏原等。 1.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或細菌引起,表現為咳嗽、流涕等。預防要注意室內通風,增減衣物適當。 2.消化道疾病:如腹瀉、消化不良,常因飲食不潔或不當。要培養良好飲食習慣,餐具定期消毒。 3.手足口病:腸道病毒感染所致,手、足、口有皰疹。少去人員密集場所,勤洗手。 4.過敏性疾病:如過敏性鼻炎、哮喘,與遺傳和環境有關。遠離過敏原,增強免疫力。 5.齲齒:多因口腔清潔不佳。早晚刷牙,少吃甜食。 總之,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做好預防工作,一旦孩子患病,應及時就醫診治。
2024-10-10 20: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寒冷的季節,有些寶寶尿的顏色不僅發白,而且還可在便盆中見到一層白色的沉淀。這種現象是由于寶寶的腎臟還未發育成熟,所以在吃了含磷酸鹽、草酸鹽和碳酸鈣較多的食物時,如菠菜、莧菜、香蕉、蘋果、橘子和柿子,就會在排出體外后遇冷形成結晶,因而使尿液出現沉淀。如果在尿液中加入醋后,或把尿液加熱,均能使尿液變得澄清。寶寶如果在尿色發白、渾濁的同時,還伴有其他癥狀,如腿腫脹,并且,尿液經過加醋或加熱,均不能變得澄清,則有可能是患了絲蟲病或胸導管內有炎癥,這種尿被稱為“乳糜尿”。寶寶不僅尿色發白,而且伴有尿頻、尿急、尿痛,多是尿道發生了感染,尿色呈現乳白色,是由于其中有很多的膿細胞;另外,寶寶發燒、寒戰,并感到劇烈腰痛,可能是患了腎盂腎炎;如果患了腎膿腫、腎結核,也會使寶寶的尿色發白。
2024-10-10 20: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很樂意為你解答從你說的情況看,孩子出生時很可能是有窒息或者缺血缺氧性腦病,主要是是指各種圍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腦血流減少或暫停而導致胎兒或新生兒腦損傷。你說的1歲應該是指才出生的孩子吧,治療上主要是吸氧、維持腦和全身良好的血液灌注是支持療法的關鍵措施,但是不排除其他的原因,還是應該和主治醫生進行溝通,不要擔心,醫生會向家屬說明患者的病情的,愿孩子早日康復,
2024-10-10 20: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根據你所描述的情況看,疝氣的可能性大,而且是第一次發作,可以繼續觀察,待再次出現時及時到醫院就診,有經驗的大夫一摸就能摸出來,而且可以直接用手把疝氣里面的腸管退回到腹腔,這更能證明是疝氣了。除了常規的詢問病史和查體以外,發作時可以做個B超,進一步確診一下是疝氣還是鞘膜積液,一個內容物是腸管,一個內容物是腹腔液體。
2024-10-10 20: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病,四季均易發生,以冬春季為多。如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影響孩子發育。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兒素喜吃過甜、過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積滯而生內熱,痰熱壅盛,偶遇風寒使肺氣不宣,二者互為因果而發生肺炎。中醫辨證可分以下幾種類型治療: 1.里熱外寒證見鼻塞流涕,惡寒無汗,咳喘較重,苔白,脈浮數,此乃肺氣被遏、不得宣降。治宜清熱散寒、宣肺定喘,用麻杏甘石湯加味:麻黃3克、杏仁6克、生石膏9克、甘草3克、生桑皮9克、炙枇杷葉9克、前胡3克,水煎服。如喘急加地龍6克、葶藶子6克。 2.溫邪犯肺證見高熱神昏,鼻干無涕,頻咳少痰,苔薄黃,脈洪數。治宜清熱解毒、宣肺止咳,銀翹散加味:銀花12克、蒲公英18克、大青葉12克、葦根9克、竹葉9克、牛蒡子9克、杏仁6克、魚腥草9克、甘草3克、羚羊粉0.5克(沖服)。咳重加桔梗6克、炙枇杷葉9克;口渴重者加花粉9克、元參9克。 3.燥邪傷肺證見唇、舌、鼻均干,干咳少痰,痰粘難以咯出,咽喉干痛,口渴,舌紅,脈數。治宜養陰清燥、潤肺止咳,桑杏湯加減:沙參6克、杏仁6克、川貝6克、桔梗6克、全石斛9克、甘草3克、胖大海9克、花粉6克,梨皮為引。燥甚者加青果9克、麥冬9克。 4.濕熱郁肺證見胸滿痰阻,鼻翼扇動,喉中痰聲重濁,苔厚膩,脈滑數。治宜清肺開郁、滌痰祛濁,千金葦莖湯合貝母瓜蔞散加減:葦根9克、冬瓜子9克、生苡仁9克、生桑皮9克、瓜蔞6克、杏仁6克、浙貝9克、萊菔子9克、天竺黃3克。痰吐不爽者加半夏3克、竹茹6克。 除注意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外,在患兒臥室內勿吸煙,不要放置或避免接觸油煙、油漆、煤氣、敵敵畏等有害物體及鳥籠等。患病期間少食過甜、過咸、辛辣油膩等厚味。室內溫度不宜過高,不要太干燥;常開門窗,保持空氣新鮮。 治療后再服用沙參6克、生白術6克、陳皮6克、炒谷芽12克、麥冬9克、全石斛9克、枳殼6克、生黃芪9克、防風3克等益氣健脾潤肺藥善后,防止復發
2024-10-11 0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