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寶寶總是流口水,可能是生理發育、口腔疾病、出牙、吞咽功能不完善、神經系統問題等原因造成的。 1.生理發育:寶寶年齡小,唾液腺發育逐漸成熟,但吞咽功能尚未完善,口水容易流出。 2.口腔疾病:如口腔潰瘍、牙齦炎等,炎癥刺激會導致唾液分泌增多,且疼痛可能影響吞咽。 3.出牙:出牙期間,牙齦的不適感會刺激唾液分泌增加。 4.吞咽功能不完善:寶寶吞咽動作不協調,不能及時咽下口水。 5.神經系統問題:某些神經系統疾病可能影響唾液分泌和吞咽的神經調控。 總之,寶寶流口水的原因多樣。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保持口周清潔干燥。若流口水情況持續不改善或伴有其他異常,應及時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4-10-10 20: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寶寶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孩子較小時流口水是正常現象,因為他們的咀嚼能力和面部肌肉收縮能力都比較弱,以致嘴巴總是合不上,才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新生兒的口水僅能足夠濕潤口腔黏膜,寶寶3個月時,口水的分泌量才會明顯增加。寶寶4~5個月大時,開始添加輔食。飲食中逐漸加入了含淀粉等的食物,唾液腺受到這些食物的刺激后,唾液分泌明顯增加。再加上寶寶的口腔小而淺,吞咽反射功能還不健全,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所以只要口水多了,就會漫過“大堤”,流出口外。6~7個月的寶寶,開始長第一顆牙齒。乳牙萌出時,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從而刺激了牙齦上的神經,導致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此時,看到半歲多小寶寶流口水,往往提示寶寶要長牙了,年輕媽媽應該高興才是呀。另外,不少寶寶喜歡將指頭、橡皮奶頭等放入嘴里吮吸,這樣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由于每個寶寶的成長發育情況不同,發育較快的孩子一歲半時就會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孩子在兩歲之前,也會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能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停止流口水。寶寶流口水利弊談利1。當寶寶的牙齒要突破牙肉組織時,難免會造成組織的腫脹而有疼感,多一些唾液可以起潤滑作用,減少牙齒周圍容易發炎的狀況。2。口水可保持口腔潮濕。3。口水可刺激寶寶的味蕾,也會促進吞咽動作的形成。4。可促進嘴唇和舌頭的運動,有助于說話。5。可保持口腔和牙齒的清潔。還有抗菌作用,口水可在牙齒上形成一層無細胞成分的薄膜,有助于防范蛀牙的發生。弊1。影響外觀、清潔麻煩。2。由于唾液偏酸性,且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酶和其他物質,在口腔內因有粘膜的保護,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層。但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3。如果到了兩歲以后還是如此,則不但影響外觀,還有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說話和社交能力。流口水多--反映口腔疾病的鏡子如果寶寶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寶寶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如果孩子長大了還流口水,則有可能是神經或內分泌方面發育不好,或口腔內有炎癥以及消化不良等,必須進行診治。如果寶寶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圍出現水泡,表示寶寶的口腔內可能有潰瘍,有可能患了口腔炎。如果寶寶的出現頜面部外傷、口腔粘膜受損、破潰、發炎或爛牙等病變,刺激唾液腺分泌增多,也會流口水。有的還帶有黃色或淡紅色粘液,有臭味,這時應到口腔科診治。
2024-10-10 20: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為什么流口水? 排除正常的流口水情況之外,疾病也是造成口水一直流的原因,諸如罹患口腔、咽喉粘膜炎癥、面部神經麻痹等疾病時,都有可能使口水流個不停。但該如何判斷寶寶是否因為病了才流口水,看看下面幾種情況就知道。 1 長牙:寶寶在長牙時期,會因為牙齦腫脹、有些微癢而感到不舒服,會讓流口水的現象更嚴重。 2 口腔潰瘍:如果寶寶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圍出現水泡,可能就是口腔潰瘍或是口腔炎,這樣會使寶寶因為怕痛而不想吞咽。 3 喉嚨發炎:寶寶口水流不止,同時又合并發燒、流鼻水等癥狀,那么寶寶可能是感冒了或患有咽喉炎、扁桃腺炎等而引起吞咽不良。 4 口咽黏膜炎:寶寶常常感覺口、舌疼痛或是口腔中出現糜爛潰瘍。 5 病毒感染:如感染手口足病、水痘等,都有可能會引起口腔內及舌旁的潰瘍而導致疼痛、吞咽困難。 6 咬傷:如果寶寶不小心咬傷自己的皮膚,使口腔內有破皮,就會產生疼痛感,而使孩子不敢吞咽口水。 7 神經障礙:如智障、昏迷、面部神經麻痹、延髓麻痹、腦膜炎后遺癥,都會導致唾液分泌過多,引起口水外流。對付口水寶寶媽咪有妙招 口水如果經常流滿面,除了看起來不雅觀之外,也會導致口角周圍、下頜甚至是胸前的皮膚因有口水浸漬而產生糜爛,有時可能導致繼發性細菌感染,而在局部皮膚上出現紅腫,進而衍生“濕疹”等疾病,不得不謹慎。所以當下次寶寶有過量的口水往外流時,媽咪不要掉以輕心,要趕緊把口水止住才行。另外有些注意事項要提醒您。 一、平日在家時: 1.注意口嘴周圍皮膚的清潔及干燥,若有口水流出,應立即擦干凈,以免發炎潰爛。 2.如果寶寶的口水流出來,媽咪可用質感較柔軟的手帕或毛巾幫寶寶擦拭,注意這些物品都必須是全棉的,且要勤洗、勤換。 3.細心的媽咪也可在嘴唇附近涂抹保護藥膏,可避免寶寶因潮濕而導致皮膚發炎。 4.平時盡量避免用含香精的濕紙巾幫寶寶擦拭臉部,以免刺激肌膚,造成不適。 5.如果寶寶過了2~3歲還是有流口水的情況,可帶去醫院請兒科醫生檢查,做專業測驗及檢查神經、腦部、吞咽、肌肉功能狀況,以進一步評估寶寶是否有口腔內的異常病癥,如局部吞咽困難或其他發展異常等問題。
2024-10-10 20:3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流口水醫學上稱流涎癥或唾液增多。引起流涎癥的原因很多。一般6個月~3歲流口水較常見,大部分是正常現象。新生兒流口水是很少見的。因為新生兒的唾液腺不發達,唾液分泌很少,3~4個月開始唾液分泌增多,6個月后由于飲食轉變,刺激神經引起唾液分泌增加,才開始發生流口水現象。且嬰兒口腔淺,不會調節口內過多的液體,因而就發生流口水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萌出,口腔深度增加,嬰幼兒逐漸學會以吞咽來凋節過多的唾液,這種流口水現象就逐漸消失。以上流口水是正常現象。但有的小兒流口水同時哭鬧不安,拒食,進食時哭鬧加重,或伴有發熱現象,這時應仔細檢查一下口腔粘膜即舌尖部,頰部、唇部有無潰瘍。潰瘍可引起疼痛及唾液分泌增加以致流口水,應抓緊治療。有的流口水是由腦炎后遺癥、面神經麻痹及呆小病而致調節唾液分泌功能、吞咽功能失調引起的,則應去醫院明確診斷進行治療。
2024-10-10 20: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不是一般小孩的那種流口水,是特別的多,圍在脖子上的口罩沒一會兒就濕了。一般來說,寶貝流口水屬于階段性現象,有一定的規律性。寶貝在新生兒時期唾液腺不發達,生后第1周,其唾液分泌量一晝夜約為50-80ml,是成人的1/20-1/25。嬰兒唾液分泌量約4個月時才增加到每晝夜200-240ml,到5個月后,才顯著地增加。0-3個月以內:口水少新生寶貝是不會流口水的,因為唾液腺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加上此時寶貝大多是母乳或乳類喂養,并不需要唾液酶參與消化,也不會刺激唾液腺分泌。4-6個月:開始流口水給寶貝添加的米粉等淀粉類食物,會反射性刺激唾液腺分泌,至寶貝5-6個月時唾液分泌明顯增多。但寶貝口腔容積相對較小,吞咽調節功能發育還不完善,尚不能及時吞咽所分泌的唾液,因此會出現口水外流。7-18個月:口水旺盛口水流得最頻繁的時期,恰好處在寶貝的萌牙期。乳牙萌出時頂出牙齦,會引起牙齦組織輕度腫脹不適,刺激牙齦上的神經,也可激發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2歲之前: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寶貝在兩歲之前,因為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逐漸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嘴邊也不再濕乎乎的了。但也有一些寶貝兩歲以后還是不斷地流口水。小口水大作用1.幫助寶貝分解、消化淀粉類食物;2.保護寶貝的口腔黏膜免遭病菌侵犯、防止蛀牙;3.保持寶貝口腔潮濕;4.有利寶寶咀嚼、吞咽功能的完善。應戰口水寶貝流口水雖然不是什么嚴重的問題,但如果不小心,還是有可能影響寶貝健康的。由于寶貝的皮膚較薄,而口水中又含有一些具有腐蝕性的消化酵酸,所以當口水流到嘴角、臉龐、脖子甚至是胸部皮膚時,很容易讓皮膚的角質層被腐蝕,或是因為潮濕而導致霉菌感染,產生發紅或濕疹、發炎等癥狀。媽咪應該經常幫寶貝擦拭不小心流出來的口水,讓寶貝的臉部、頸部保持干爽,以避免濕疹的發生——1.手帕:給寶寶擦口水的手帕,要求質地柔軟,吸水性強,以棉布質地或毛巾為宜,要經常洗燙。擦時不可用力,輕輕將口水拭干即可,以免損傷局部皮膚。用過的手帕要經常清洗并曬干。2.圍嘴:給寶貝戴圍嘴,防止口水弄臟衣服。3.白開水:給寶貝喂些白開水,保持口腔清潔。4.清潔:寶貝的上衣、枕頭、被褥常常被口水污染,要勤洗勤曬,以免滋生細菌。特別提示:并非所有的流口水都屬于正常情況,某些時候寶貝流口水是疾病的征兆——*流口水的同時還伴有口角破潰發炎的,或者是口腔黏膜充血或潰爛,拒食煩躁等,這是口腔炎導致的流涎癥。*如果伴有一側或雙側面部肌肉萎縮、咀嚼無力,這是由于消化不良、腸道蛔蟲癥所致的流涎癥。*假如出現智力發育不全、癡呆,這是腦神經系統發育不全所致。許多原因都可能導致寶貝的“長流水”,不過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口腔炎,媽咪需要特別關注,如果寶貝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要去醫院檢查,看看他的口腔內有無異常病癥、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寶寶為什么總流口水嬰兒為什么流口水?我寶寶現在快3個月了,在他出生半個月后就發現會有口水流出來,在第三個月的時候流口水就更厲害了,吐口水的時候還會吐出來口水泡泡,有時還會伸伸舌頭,把紗布放在她嘴前擦口水有時候還會用嘴巴咬一下或用舌頭舔一下,請問這是怎么回事?口腔內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唾液腺。這些唾液腺每天24小時都在工作,分泌涎液(黏液和漿液),流入口腔后統稱唾液,俗稱口水。它含有蛋白質、淀粉酶和各種無機鹽等,具有幫助消化、滋潤黏膜、沖洗口腔、抑菌消炎之功效。據研究測定,正常成年人一晝夜約分泌口水1000~1500ml。但一般人為什么不流口水呢?這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人們自主或不自主地把口水吞咽子。因為小嬰兒只吃奶或流質,加上唾液腺還不發達,分泌的唾液較少,所以很少流口水。但出生4~5個月后,飲食中逐漸補充了含淀粉的食物,這些食物能刺激唾液腺,使唾液分泌明顯增加,再加上嬰幼兒的口腔小而淺,吞咽反射功能還不健全,不會用吞咽動作來調節口水,口腔內口水多了就自然向外流。還有不少嬰幼兒喜歡將手指頭、橡皮奶頭等放入嘴里吮吸,也會刺激口腔,使口水增多,造成流口水。嬰幼兒長到6~7個月時,乳牙開始萌生,小牙頂出牙齦向外長,刺激了牙齦上的神經,也會使唾液腺反射性地分泌增加。所以,有經驗的爺爺、奶奶看到自己的小孫孫流口水了,常會帶著神秘而喜悅的表情告訴人家,我的小孫孫快長牙了。但是,也有一些小孩流口水是不正常的。例如口腔黏膜發炎等,刺激唾液腺分泌,口水也會增多,有的還帶有黃色或淡紅色黏液,有臭味,這時應到口腔科診治。孩子患感冒、傷風、鼻塞、呼吸不暢時,常用口呼吸,也會導致流口水。還有個別孩子,因大腦智力發育不全或有內分泌系統病變,也可表現為流口水,?回答時間:2009-04-2720:41更新時間:2009-04-2805:001票
2024-10-11 09:1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小兒流涎癥? 小兒流涎也就是流口水,是指口中唾液不自覺從口內流溢出的一種病癥。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