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斌 主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寶寶嘔吐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飲食不當、感染、胃腸道疾病、神經系統問題以及中毒等。若嘔吐嚴重或持續,應及時就醫。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8-11-23 14:59
1.飲食因素:進食過多、過快,或食用生冷、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可能導致積食、消化不良,從而引起嘔吐。
2.感染因素:如胃腸道感染,常見的有病毒、細菌感染,會刺激胃腸道,引發嘔吐。
3.胃腸道疾病:像胃炎、胃食管反流、腸梗阻等,會影響胃腸道正常功能,導致嘔吐。
4.神經系統問題:寶寶頭部受傷、顱內感染或顱內壓增高等,也可能出現嘔吐癥狀。
5.中毒:誤食某些有毒物質,會引起胃腸道反應,導致嘔吐。
總之,寶寶嘔吐的原因較多。家長應密切觀察寶寶的癥狀,包括嘔吐的頻率、嘔吐物的性質等,必要時盡快帶寶寶就醫,明確原因,對癥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嘔吐是小兒常見的癥狀。小兒的許多常見疾病都能引起嘔吐。雖然大多數孩子不需要治療也會很快止吐,但作為家長,你一定擔心孩子發生嚴重問題或渴望孩子更好,所以你應該盡可能學習關于嘔吐原因的知識,并在孩子嘔吐時,知道如何處理。小兒嘔吐的原因:根據孩子的年齡不同,嘔吐的常見原因也有很大差異。新生兒嘔吐的主要原因有:一、幽門肥大性狹窄幽門是胃的出口,是通往腸道的一個“關卡”。由于幽門肌肉畸形增厚、肥大、水腫,通往腸道的“關卡”只能打開得很小,使胃內的食物不能順利進入腸道。胃壁肌肉強烈收縮,使食物進入腸道的阻力很大,于是就從嘴里返流出來?;枷忍煨杂拈T肥大性狹窄的新生兒,出生后一切正常,偶然在吃奶之后吐幾口奶。但是到了十天左右,嘔吐次數逐日增多,吐出的奶量也越來越多。二、腸梗阻新生兒時期的腸狹窄與腸閉鎖引起腸腔不通是嚴重的疾病。治療效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而早期發現的關鍵在認識這種病的表現?;家陨霞膊〉男律鷥?,腸道在胎兒發育過程中由于某些因素而停頓,引起腸腔不通暢。嬰兒在出生后一天就開始出現嘔吐,而且是越吐越劇烈,可能吐出唾液、奶塊、黃綠色的膽汁、腸液,甚至是大便樣的東西。小兒的全身情況惡化,沒有胎糞排出,或僅有很少胎糞,或有青灰色的粘液樣物排出。如畸形位置高,腹部可能不脹,反之可出現腹脹。三、腸旋轉不良腸旋轉不良也是引起嘔吐的一種常見病。患有腸旋轉不良的小兒和正常新生兒一樣,在24小時內就排出墨綠色的胎糞,吃奶也很好。但是到了出生后第3-5天,卻開始出現嘔吐,次數多少不一,時輕時重。有些小兒嘔吐可自行緩解一段時間。幼兒嘔吐的原因與新生兒、嬰兒有較大的區別,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2016-05-08 17:30
1.消化道疾?。杭毙晕改c炎、腸套疊、腸梗阻、肝炎、闌尾炎、胰腺炎等。
2.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由于顱內感染、腫瘤或其他原因引起顱內壓增高時,均可發生嘔吐。如腦膜炎、腦炎、腦膿腫、腦腫瘤、硬腦膜下出血等,但這種嘔吐性質為噴射性嘔吐。
3.全身感染性疾病: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遇到剌激容易發生過強反應,一些消化道外的感染性疾病在成人不會引起嘔吐,但在小兒卻容易發生嘔吐,如呼吸道感染、敗血癥等。
4.周期性嘔吐:這是一種反復發作、陣發性的嘔吐。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好發于2-4歲的小兒,青春期前可自然停止發作。嘔吐期間可能無癥狀或體征,亦不能提示某一器官或系統有疾病。發作時嘔吐頻繁,嘔吐物開始為吃下的食物,以后為膽汁與胃液,早期即出現酸中毒。小兒嘔吐的治療多數情況下,嘔吐無需治療也可以自行停止。如果沒有醫生的指導,不要給孩子使用任何處方或非處方藥物。如果你孩子正在嘔吐,盡可能讓他俯臥或側臥,這樣可以減少嘔吐物被吸入氣管和肺的機會。當孩子持續性嘔吐時,你必須確信孩子有無脫水(脫水是指身體失去了大量水分,以至于難以有效地發揮功能)。如果脫水非常嚴重,就會威脅生命。為防止脫水,應確保孩子飲用足夠多的水分,以補充因嘔吐喪失的水分。如果繼續嘔吐,應及早就醫。由任何原因引起嘔吐疾病的最初24小時內,避免讓孩子進食固體食物,鼓勵孩子吸吮或飲用清澈的液體,例如白開水、糖水(120毫升水中溶解1/2茶匙糖2.5毫克)、冰棒、明膠水(1茶匙(5毫升)食用明膠溶解于120毫升水中)和適當的電解質溶液(兒科醫生推薦)。飲用液體不僅有助于防止脫水,也可減少因食用固體食物刺激導致進一步嘔吐的可能性。下面的一些指導原則可用于孩子嘔吐后的液體補充:
1.在最后一次嘔吐后2~3小時,每半小時到1小時給孩子飲用30~60毫升冷水,喝4次。
2.如果你繼續給孩子飲水,每半小時給60毫升電解質溶液(代替清水)
。3.保持喂養2次,增加半強度的配方乳或牛奶(根據年齡不同),持續將飲水量增加到每3~4小時90~120毫升。
4.如果在12~24小時后,孩子沒有嘔吐,除了繼續給他大量的清流質食物外,逐漸恢復孩子的正常飲食。多數情況下,孩子必須待在家中,給予12~24小時液體飲食。兒科醫生一般不推薦使用藥物治療嘔吐。
5.如果孩子嘔吐時伴有腹瀉,要由兒科醫生指導如何給予液體和恢復固體飲食。
6.如果孩子不能進食任何清澈液體或癥狀更加嚴重,兒科醫生需要檢查孩子,并進行血液、尿液和X光檢查,以明確嘔吐的原因,有時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1.消化道器質性梗阻:小嬰兒多為先天性消化道發育畸形(不同部位狹窄或閉鎖),較大兒童則多為后天性腸扭轉、套疊、梗阻。常伴其他梗阻癥狀:腹脹、血便、無大便等。
2.消化系統感染性疾病:胃炎、消化性潰瘍、腸炎、闌尾炎、腹膜炎、膽囊炎膽石癥、胰腺炎等。常伴腹痛、惡心、腹瀉、腹脹。
3.消化道功能異常:各種全身性疾病和代謝異常。常伴發熱、惡心、腹脹等。
4.神經系統疾?。翰煌虬l生顱內高壓(腦炎、腦膜炎、顱內占位性病變),引起中樞性嘔吐,噴射性不伴惡心,而有其他神經系統癥狀體征(頭痛、嗜睡、昏迷、驚厥)
。5.小腦或前庭功能異常:隨體位而變動,伴共濟失調、眩暈、步態不穩等。
6.中毒:毒物中毒或食物中毒可表現為嘔吐,起病急。
7.再發性嘔吐:又名周期性嘔吐,發病多在學齡前期和學齡期(3-10歲),突然發作性嘔吐不止,反復發作,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
該病可有家族史,過食、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是發病的誘因。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體檢和輔助檢查無異常。腦電圖偶見癲癇波形,但抗癲癇藥物無效。一般于青春期后可自然停止。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1.消化道器質性梗阻:小嬰兒多為先天性消化道發育畸形(不同部位狹窄或閉鎖),較大兒童則多為后天性腸扭轉、套疊、梗阻。常伴其他梗阻癥狀:腹脹、血便、無大便等。
2.消化系統感染性疾病:胃炎、消化性潰瘍、腸炎、闌尾炎、腹膜炎、膽囊炎膽石癥、胰腺炎等。常伴腹痛、惡心、腹瀉、腹脹。
3.消化道功能異常:各種全身性疾病和代謝異常。常伴發熱、惡心、腹脹等。
4.神經系統疾病:不同原因發生顱內高壓(腦炎、腦膜炎、顱內占位性病變),引起中樞性嘔吐,噴射性不伴惡心,而有其他神經系統癥狀體征(頭痛、嗜睡、昏迷、驚厥)
。5.小腦或前庭功能異常:隨體位而變動,伴共濟失調、眩暈、步態不穩等。
6.中毒:毒物中毒或食物中毒可表現為嘔吐,起病急。
7.再發性嘔吐:又名周期性嘔吐,發病多在學齡前期和學齡期(3-10歲),突然發作性嘔吐不止,反復發作,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
該病可有家族史,過食、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是發病的誘因。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體檢和輔助檢查無異常。腦電圖偶見癲癇波形,但抗癲癇藥物無效。一般于青春期后可自然停止。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寶寶吐奶多為生理性的.寶寶的胃處于橫位,賁門與食道相連的胃的入口的肌肉發育不成熟,肌張力小,關閉不嚴,而作為胃出口的幽門,肌張力較高,食物要通過這里到達腸道相對較困難,這樣的解剖生理特點就決定了新生兒和2-3個月的寶寶容易吐奶.這種吐奶多為漾奶,往往是由于喂奶太多,吃得太快\母乳太沖\奶瓶喂時吞入大量空氣等原因造成的.表現為吃奶后從寶寶口中溢出奶液,而非噴射狀嘔吐.媽媽應針對產生吐奶的原因,注意喂奶的速度和量.寶寶一般采用右側臥位,注意不要過多翻動.隨著寶寶不斷長大,溢奶即可消
2016-05-08 17:5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我家寶寶在上個月的時候像這種大吐也吐了五六次,首先寶媽要觀察一下寶寶吐出來的奶的色澤及成分,如果吐出來的奶是純白色和奶渣,這樣就沒有問題,相反如果有綠色或黃色的汁液就要帶寶寶去醫院了。經過幾次寶寶大吐,發現如果寶寶大吐的時候盡量不要去移動寶寶,可以稍微側身,寶媽輕撫他后背,這樣寶寶會舒服很多,我家寶寶就是這樣,一移動吐得更厲害了,不動他很快就沒事了。
2016-05-08 1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