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慧敏 主任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三級甲等
新生兒外科
-
寶寶出汗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常見的包括生理性因素如新陳代謝旺盛、環境溫度高,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佝僂病、結核病、低血糖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11-27 14:21
1.新陳代謝旺盛:寶寶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比成人活躍,容易出汗。
2.環境溫度影響:室內溫度過高、衣物過多過厚,會導致寶寶出汗。
3.佝僂?。壕S生素D缺乏引起,可伴有枕禿、方顱等癥狀。
4.結核?。撼S械蜔帷⒈I汗、乏力等表現。
5.低血糖:可能因進食不足等導致,出汗同時可能伴有面色蒼白、精神萎靡。
6.其他疾病:如內分泌疾病、心臟病等也可能引起寶寶出汗,但較為少見。
寶寶出汗的原因多樣,如果出汗情況異常或伴有其他不適,建議及時就醫,明確原因。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種情況屬于盜汗,小兒出現盜汗,首先要及時查明原因,并給予適當的處理.對于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而是采取相應的措施,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此如,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這樣也有利于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有益于小兒的身心健康.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于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一般說來,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并給予克服,出現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小兒偶爾有一二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補鈣和補維生素D必須同時補,維生素D是鈣離子被人體吸收的載體,沒有維生素D再多的鈣也不吸收,鈣之緣片內含維生素D,使人體對鈣離子吸收能成倍增加. 對于病理性盜汗的小兒,應針對病因進行治療.缺鈣引起的盜汗,應適當補充鈣,磷,維生素D等,并應做到以下幾點:
2016-05-13 01:50
(1)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可在戶外活動,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2)大力提倡母奶喂養.
(3)早產兒,雙胎,經常腹瀉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兒應注意加用維生素D.
(4)北方農村或寒冷的地區要按計劃地采取“夏天曬太陽,冬天吃D劑”的預防佝僂病措施. 對于結核病引起的盜汗,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抗結核治療. 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盜汗,護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兒盜汗以后,要及時用干毛巾擦干皮膚,及時換衣服,要動作輕快,避免小兒受涼感冒.注意及時補充水份和鹽份.可以補充口服補液鹽,簡稱“ORS”,或白開水加點食鹽,糖,糖可以促進水和鹽的吸收.被褥也要經常晾曬,日光的作用不僅在于加熱干燥,還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此外,對易于盜汗的小兒,應進行有計劃的體質鍛煉,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了,盜汗隨之而止,這將勝過大量藥物治療.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其實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汗液可以帶走體內多余的熱量和一些諸如尿酸、脂肪酸等代謝產物。由于小兒生長發育迅速,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所產生的熱量及代謝產物也相對較多。同時,小兒植物神經發育不健全,在入睡時,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失去大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出現汗多現象,這完全是正常的。只要寶寶無其他癥狀,如煩躁、哭鬧、易醒等,就不必管他。這樣出汗往往見于入睡后半小時之內,且以額頭汗出為主,一般在睡后2小時之內慢慢停止,并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有人稱之為生理性多汗。但如果寶寶平素身體虛弱,夜間入睡時大汗淋漓,如同水澆,甚則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濕衣,且伴有煩躁、哭鬧、消瘦等癥狀,則屬于病理性多汗。常見的原因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除夜間多汗外,還伴有煩躁、睡眠不寧、易驚醒、方顱、忱禿、雞胸等癥。如果有上述癥狀,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飲食時也應注意多食富含鈣質的食物,如魚、蝦皮等。通過積極治療,多汗可被很快糾正。
2016-05-13 01:5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寶寶的癥狀是缺鈣了,常表現為多汗,即使氣溫不高,也會出汗,尤其是入睡后頭部出汗,并伴有夜間啼哭,驚叫,哭后出汗更明顯.部分小兒頭顱不斷磨擦枕頭,久之顱后可見枕禿圈.機體缺鈣時可以引起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如夜間多汗都與植物神經調節能力失調有關.首先應該考慮是體內缺鈣引起的精神狀況,要及早補鈣.還有厭食偏食,易發濕疹,出牙晚或出牙不齊等.可以服用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和丐立得復方碳酸鈣顆粒,效果比較好的.補鈣和補維生素D必須同時補,維生素D是鈣離子被人體吸收的載體,沒有維生素D再多的鈣也不吸收,鈣之緣片內含維生素D,使人體對鈣離子吸收能成倍增加.另外要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可在戶外活動,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2016-05-13 02:05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有些孩子經常在睡眠時出汗,汗水浸濕了衣衫、枕巾,這種現象中醫稱之為盜汗。許多家長為此擔心,雖到處求醫,但仍然見效不大。其實,小兒盜汗并不一定是病態,絕大多數是生理性盜汗。因為小兒皮膚內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倘若小兒入睡前活動過多,可使機體產熱增加,或在進食不久,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隨之增加。這些都可造成小兒睡后出汗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時內。病理性盜汗多見于佝僂病,以3歲以下的小兒為主,主要表現在上半夜出汗,這是由于血鈣偏低引起的。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患兒同時還有低熱消瘦、體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緒發生改變等癥狀。
2016-05-13 02:1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小孩子出汗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兒童汗腺較發達,生長發育旺盛有關系的。汗腺分泌由植物神經(迷走神經)控制,睡著后,迷走神經興奮導致出汗多,一般以頭、面部出汗為多,但是睡后一兩個小時內就會緩解。這個是不需要治療的。如果伴有易驚,不活潑,骨骼畸形等,應考慮是佝僂病所致,應做相應的檢查確定,積極治療,如合理飲食,增加營養,補充維生素,適當增加戶外活動,補充維生素D,鈣劑等。
2016-05-13 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