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青少年近視眼發病率的攀升已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特別是我國,近視眼患者人數至少有4億,其中青少年視力狀況最為嚴重,小學、初中和重點高中生近視比例分別為30%、60%和90%,而在校大學生視力合格者更是稀少。“我個人認為,重治輕防、預防意識淡薄是目前‘小眼鏡們’增多的最主要原因。”在日前接受采訪時,黑龍江省視光技術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哈醫大四院眼科門診主任鄭玲教授如是說。
鄭玲教授介紹說,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表現為能看清近處的東西,看不清遠處的東西。這是因為進入眼球的光線不能聚焦在視網膜上,而是落在視網膜前面導致的。究其原因,不良的視覺環境、讀書寫字時光線黯淡、近距離長時間用眼過度、讀寫姿勢不正確等,均是造成近視發生、發展的“罪魁禍首”。要想保護好視力和預防近視,就必須了解預防近視眼的基本知識,樹立愛眼、護眼意識,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選擇良好的用眼視覺環境,從小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
就此,鄭玲教授呼吁說,中小學校首先要嚴格制定科學、規范的學生在校作息制度,這對近視眼的防控至關重要。同時,要嚴格按照設置的課程計劃,安排好每周課程和作息時間。要依據學生學習和生活規律,依據靜動結合、視近與視遠交替的原則安排每天的課程與活動。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不低于10小時,初中生睡眠9小時,高中生睡眠8小時。她還指出,學校要切實減輕孩子們的課業負擔,小學一二年級盡量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家庭作業宜控制在1小時以內,初中各年級不超過90分鐘。
作為資深的視光學專家,鄭玲教授建議學校為孩子創建良好的視覺環境:每間教室應預置1-3種不同型號的課桌椅,或配備可調試課桌椅。教室黑板應完整無破損,無眩光,掛筆性能好,便于擦拭。教室采光應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教室墻壁和頂棚為白色或淺色,窗戶應采用無色透明玻璃。教室照明應配備40瓦熒光燈9盞以上,且燈管應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應采用配有燈罩的燈具,不宜用裸燈,燈具距桌面的懸掛高度為1.7—1.9米;黑板照明應另設2盞橫向40瓦熒光燈,并配有燈罩;自然采光不足時應及時輔以人工照明。
就學生自身而言,鄭玲教授首先要求他們學會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即讀書寫字身體要坐正,保持眼睛與書本距離為一尺、胸前與桌子距離為一拳、握筆的手指與筆尖距離為一寸。寫字時執筆角度要合適,筆桿與紙面的角度在40—50度之間,不歪頭、不躺著看書,不走路看書,不在晃動的車船上看書。此外,看電視時應保持三米以上距離。電腦屏幕最好背向或側向窗戶,與眼距離應高于50厘米。連續近距離用眼時間不能過長,應控制在40—50分鐘。課間應到教室外活動或憑窗遠眺或閉目養神或做眼保健操。不玩或少玩游戲機,持續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
其次,中小學生每天上下午要堅持做一次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應注意雙手干凈,做到穴位準確、手法正確、力度適當。與此同時,還要保證睡眠、均衡營養及加強鍛煉。這里,唯有睡眠充足,才能保證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唯有不挑食和不偏食,才能保證均衡飲食、營養全面。還要多吃蔬菜瓜果,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食品,如胡蘿卜、菠菜、動物肝臟、杏、枇杷等。有條件的話,多到戶外活動,多參加球類運動,多享受大自然的青山綠水,使眼睫狀肌得到放松。
鄭玲教授最后建議,學校每學期要為孩子們檢查兩次視力。當視力下降時,要盡快督促他們到醫院眼科做進一步診查。她還指出:患了近視眼的同學,不要到不正規的眼鏡店配鏡, 不互相借戴眼鏡,互相借戴眼鏡會出現眼疲勞等癥狀,影響視力,有害無益。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林嘉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