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脫離 根據發生的原因不同分為孔源性(原發性)和非
孔源性視網膜脫離(繼發性視網膜脫離),非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又按期其病因分為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和滲出性視網膜脫離。各類的臨床表現、轉歸和治療迥異。
一、孔源性視網膜脫離
病因及發病機制 高度
近視、無晶狀體眼、視網膜格子樣變性以及有
眼外傷史等易患視網膜脫離。由于視網膜萎縮變性或玻璃體牽引形成視網膜神經上皮全層裂孔,加之玻璃體對視網膜的牽引,液化的玻璃體經裂孔進入視網膜下形成視網膜脫離。
[臨床表現] 患者發病初期眼前多有漂浮物、閃光感或幕樣遮擋等癥狀,隨著脫離范圍擴大波及到黃斑部,則
視力不同程度的下降,直至僅存光感。如未及時手術或手術失敗,可發生程度不等的
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
[診斷] 根據患者主訴和眼底視網膜灰白色隆起,可發現視網膜裂孔。
[治療] 應盡早施行視網膜復位術。視力預后與術前黃斑是否脫離、脫離時間的長短密切相關。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在線;媒體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張燕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