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qū)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眼科醫(yī)院專家說:視網膜色素變性指的是影響視網膜、引起視網膜功能退化的一組疾病。是一種少見的遺傳性眼病。本病表現(xiàn)為慢性、進行性視網膜變性,最終可導致失明。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早期即表現(xiàn)為夜盲,常在兒童和少年期發(fā)病,隨著年齡增長癥狀加重。臨床上引起夜盲的疾病很多,同時有先天性,后天性之分。
而先天性者,如視網膜發(fā)育不良、白點狀視網膜變性、環(huán)狀視網膜變性、結晶樣視網膜變性、閃輝性視網膜變性、小口氏病、進行性視網膜萎縮等。后天性者,如損害視細胞或影響視功能,而導致夜視力障礙者,臨床也較多。程度不同,輕者夜視力差,重者構成夜盲。這類疾病有進行性青光眼、視神經炎、視網膜脈絡膜炎、視神經萎縮等。因此,有夜盲癥狀者,必須進行暗適應、視野,以及眼電生理檢查。
視網膜色素變性有以下4點特殊的臨床表現(xiàn):
1、象限性原發(fā)性視網膜色素變性:亦甚少見。特點為病變僅累及雙眼同一象限,與正常區(qū)域分界清楚。有相應的視野改變,視力較好,ERG為低波。熒光造影顯示病變區(qū)比檢眼鏡下所見范圍大。本型常為散發(fā)性,但也常染色體顯性、隱性與性連鎖隱性遺傳的報告。
2、單眼性原發(fā)性視網膜色素變性:非常少見。診斷為本型者,必須是一眼具有原發(fā)性視網膜色素變性的典型改變,而另眼完全正常(包括電生理檢查),經五年以上隨訪仍未發(fā)病,才能確定。此型患者多在中年發(fā)病,一般無家族史。
3、無色素性視網膜色素變性:是一種有典型視網膜色素變性的各種癥狀和視功能的檢查所見。檢眼鏡下亦有整個眼底灰暗、視網膜血管變細、晚期視盤蠟黃色萎縮等改變,無色素沉著,或僅在周邊眼底出現(xiàn)少數幾個骨細胞樣色素斑,故稱為無色素性視網膜色素變性。
4、中心性或旁中心性原發(fā)性視網膜色素變性:亦稱逆性進行性視網膜色素變性。初起即有視力減退與色覺障礙。眼底檢查可見黃斑部萎縮病變,有骨細胞樣色素堆積,ERG呈低波或不能記錄。早期以錐細胞損害為主,后期才有桿細胞損害。晚期累及周邊部視網膜,并出現(xiàn)血管改變。
(責任編輯:徐惠珍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qū)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