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青光眼和白內障一樣是一種容易導致失明的眼科疾病,所以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失明現象。
青光眼的診斷步驟
對可疑患者,首先應測量眼壓。眼壓大于3。20kPa(24mmHg)為病理性高眼壓,但一次眼壓偏高不能診斷青光眼,而一次眼壓正常也不能排除青光眼。因為眼壓在一日內呈周期性波動。日眼壓波動大于1。07kPa(8mmHg)為病理性眼壓。正常人雙眼眼壓接近,如雙眼壓差大于 0。67kPa(5mmHg)也為病理性眼壓。
應檢查眼底,觀察視盤改變,青光眼的視盤改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常表現為病理性陷凹,目前普遍采用陷凹與視盤直徑的比值 (C/D)表示陷凹大小。C/D大于0。6或雙眼C/D差大于0。2為異常;視盤沿變薄,常伴有視盤沿的寬窄不均和切跡,表示視盤沿視神經纖維數量減少。
視盤血管改變,表現為視盤邊緣出血,血管架空,視盤血管鼻側移位和視網膜中央動脈搏動。此外,眼底檢查可觀察視網膜神經纖維層缺損,由于它可出現在視野缺損前,被認為是青光眼早期診斷指征之一。
青光眼初期診斷方式
臨床癥狀:青光眼患者在眼壓升高、眼底改變前即有明顯的全身表現,開始并不表現在眼睛上,只是出現頑固性失眠、偏頭痛、習慣性便秘或勞累,情緒波動變化后暫時性眼脹痛、干澀、疲勞、視物朦朧,休息后即緩解,一年僅出現一、兩次、隨著病情發展,發作時間愈頻繁,每次發作時間卻愈長,如此反復發作,隨時導致急性大發作。
家族史及相關病史:明顯家族史,及全身、局部疾病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如近視、外傷、眼部炎癥、白內障、高血壓、糖尿病史等易于合并,繼發青光眼。
眼壓:它是青光眼的重要依據,但卻不是唯一依據,臨床90%以上的青光眼誤診的患者都是錯誤的以眼壓為標準,眼壓高不一定就不是青光眼(參:低血壓性青光眼)。眼壓高并非都是青光眼。
眼底:早期可正常,一旦眼底改變,說明病情已較重,病程很長,已造成明顯的青光眼損害。
青光眼中晚期診斷方式
如果青光眼已經發展到中晚期很容易診斷,但視功能(視力、視野)已經有嚴重不能恢復的損害,最好能在早期就能診斷,早發現早治療是預防青光眼失明的關鍵。而很多早期慢性青光眼病人沒有任何自覺癥狀,不容易發現,,有1/2的青光眼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經患病。因此為防患于未然,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頭痛,頭昏,眼脹、看燈光周圍出現“彩虹”、視物模糊、干澀、疲勞等,需要立即去醫院診治,千萬不能擅自服用止痛藥或安定藥,以免使癥狀暫時減輕而掩蓋病情,引起誤診,造成嚴重后果。
對有的可疑青光眼病人一次檢查不能診斷,需要長期復查,對視力、視神經情況追蹤觀察,就好比如一個可疑的小偷,在他沒有偷東西以前不能說他是小偷,只能監視,一旦發現他伸出賊手就可以抓他了。可疑青光眼病人一旦發現視神經損害就可以診斷,必須積極治療。
青光眼的應及時診斷
許多人認為通過藥物或手術將高眼壓控制在安全范圍內,青光眼就算治愈了。事實上,青光眼僅僅是得到了控制,它還未得到治愈。即使在苭物或手術治療已成功地控制了眼壓后,請醫生進行常規檢查都屬必要。
青光眼是一種可以導致不可逆性視力喪失的進行性眼病,是全球第二位致盲性眼病。目前在發達國家有一半的青光眼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而在發展中國家中則超過90%的青光眼患者對自己的疾病一無所知,甚至從未聽說過青光眼,因此青光眼的防治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青光眼是由各種原因導致病理性眼壓升高,引起視神經損害,視野缺損,視力下降,如不及時治療,最終可導致失明的眼病。雖然各種年齡都可以發生,但以老年人多見,40歲以上的人群發病率逐漸增加。
推薦閱讀
青光眼是一種容易導致失明的眼科疾病,由于青光眼的早期癥狀并不明顯就會很容易拖延治療,所以在感到眼睛不適時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
青光眼是一種很難治療的一種病,這種病一擔患上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患者要注意這種病的出現,青光眼也是很難發現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貽誤治療時機,那么,眼珠變硬當心青光眼疾病出現?
青光眼已成為我國嚴重的致盲眼病之一,而且患者一旦失明就不可能復明。下面,為你介紹青光眼的檢查方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責任編輯:張燕君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