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青光眼是一種會導致失明的眼科疾病,所以一定要及時發現并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預防青光眼的方法
1、老年人預防青光眼可以多吃點蜂蜜,因為蜂蜜屬于高滲劑,口服蜂蜜后,血液中的滲透壓就會升高,于是把眼內多余的水分吸收到血液中來,從而降低眼壓。除此以外,西瓜、冬瓜、紅小豆也有利水降壓的作用。
2、如果睡眠質量不好的話,也容易引起眼壓升高,誘發青光眼,老年人睡前要洗腳、喝牛奶,幫助入睡,必要時服催眠藥,尤其是眼壓較高的人,更要睡好覺。
3、在暗室工作的人,每1~2小時要走出暗室或適當開燈照明。情緒易激動的人,要少看電影,看電視時也要在電視機旁開小燈照明。
4、無論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只要身體過度勞累后都易使眼壓波動,所以要注意生活規律,勞逸結合,避免過勞。
青光眼的病因
眼球內容物對眼球壁所施加的壓力稱為眼內壓(簡稱眼壓)。維持正常視功能的眼壓稱正常眼壓。在正常情況下,房水生成率,房水排出率及眼內容物的體積處于動態平衡,這是保持正常眼壓的重要因素。如果這三者的動態平衡失調,將出現病理性眼壓。我國人正常眼壓值絕大多數是在 1。33~2。79kpa(10~20mmHg)之間,超過3。19kpa(24mmHg)者為病理現象,介于 2。79-3。192kpa(21-24mmHg)為可疑病理眼壓。但是有4。55%的正常人眼壓超過3。192kpa(平均值±3個標準差)而沒有青光眼狀態,換言之,這些人的眼壓雖然超過一般正常人的高限,視神經卻未遭受損害。因此不能簡單地用一個數值作為劃分病理性眼壓的標準。將眼壓分正常、可疑病理及病理三個范圍比較合適。正常人在一天24小時內眼壓有以輕微的波動,一般傍晚最低,夜間休息后眼壓逐漸上升,至清晨醒前最高,起床活動后又慢慢下降,眼壓波動范圍不超過0。665kpa(5mmHg),雙眼眼壓也基本相等,或差別不大。如24小時眼壓差超過1。064kpa(8mmHg),最高眼壓超過2。793kpa(21mmHg)或雙眼眼壓差大于0。665kpa(5mmHg)時,應視為異常,需要進一步檢查。
嬰幼兒青光眼的原因
1、角膜擴大、眼球擴大:其原因是新生兒眼球的角膜及鞏膜還不足以抵抗眼壓增高。這種變化包括角膜、前房角、鞏膜、視神經、鞏膜管及篩板等組織的延伸。
2、淚溢、畏光及眼瞼痙攣。多數患兒有典型的淚溢、畏光及眼瞼痙攣三聯癥。淚溢及畏光是由于角膜水腫所致。嚴重者在一般光線下即表現畏光,強光下患兒面部隱藏在母親懷中,以避免因畏光而致的眼痛。在嬰幼兒及幼年兒童,上述的任何一個癥狀就應高度懷疑青光眼的可能。三聯癥的出現可先于角膜直徑擴大(大角膜、眼球擴大,后彈力層破裂,角膜水腫及視神經乳頭發生改變之前)。
3、視神經乳頭凹陷:原發性嬰幼兒型青光眼的視神經改變與成人青光眼不同,視盤凹陷可在嬰幼兒患者中迅速發生,且可能隨眼壓正常化而逆轉。
原發性青光眼的癥狀
非充血性青光眼在臨床上又稱慢性單純性青光眼,病情進展緩慢,自覺癥狀多不明顯,當過于看近東西,而且時間長或者是失眠、過度疲勞后,會出現視力疲勞、眼脹、虹視、頭痛等癥狀,一般的患者眼部外觀不會有特殊變化。在早期患病后視力尚好,但隨著病情的發展,視力會逐漸下降,若是不及時治療,病情又有發展,視野逐漸變成管狀,瞳孔日漸散大,導致失明。
而充血性青光眼又可以分為急性充血性青光和慢性充血性青光眼,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的眼發病急劇,癥狀劇烈,發病前一般有征兆,最初可見看燈火時有紅、綠色彩環,俗稱虹視,并有視物昏蒙如隔霧狀,頭微脹痛等先兆癥狀。若是此時能夠得到治療則預后較好,否則便很快出現青光眼的典型癥狀,如患側頭部疼痛,眼球脹痛如脫,痛連眼眶、顳、鼻等,患者朋友們還會有視力急劇下降等癥狀出現,嚴重時還出現惡寒發熱,惡心,嘔吐等癥狀。
推薦閱讀
青光眼是一種發病迅速、危害性大的眼科疾病,如果治療不當,或許會有失明的可能性。青光眼急性患者發病后可在數日內失明,慢性者視力將會逐漸減退,視野逐漸縮小。只有了解了青光眼的早期癥狀,才可以做到早期治療和很好的自我保健。
青光眼患者應該如何進行眼睛保健?掌握家庭治療青光眼的常識,能有效幫助青光眼患者將視功能的損害減少到最低程度。
憂傷過度也會引發青光眼嗎?據悉,古代傳說中有許多“哭瞎了眼”的故事,其實有著一定科學依據。這是由于過度悲傷誘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作的緣故,導致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失明。
(責任編輯:張燕君 )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