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健管學會年會召開
2016年4月9日,第五屆華南地區健康管理論壇暨2016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廣東省健康服…[詳細]
惡性青光眼又稱為睫狀環阻滯性閉角青光眼,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眼科疾病。下面小編要為惡性青光眼患者介紹該疾病的癥狀和治療,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惡性青光眼的病因
1、解剖結構上正常范圍內的變異和遺傳上的缺陷:如小眼球,小角膜,遠視眼,淺前房,高褶紅膜末卷,使其前房淺房角窄,導致房水排出障礙。
2、生理性改變:瞳孔阻滯,前房淺房角窄,瞳孔中度散大是其重要條件,加上年齡的增長,晶體隨年齡而增長,逐步緊貼瞳孔緣,使虹膜與晶體之間形成瞳孔阻滯,致后房壓力高于前房壓力,加上角膜鞏膜彈性減弱,對壓力驟增無代償能力,因而推周邊虹膜向前,虹膜膨隆閉塞房角,致眼壓增高。
惡性青光眼的癥狀
急性閉角青光眼:病人急性期主要癥狀是感覺劇烈眼痛及同側頭痛,虹視,視象,嚴重者僅留眼前指數或光感,常合并惡心,嘔吐,發熱,寒戰及便秘等,少數病人可有腹瀉發生,醫生檢查時,可發現眼壓高,瞳孔散大,眼部充血,角膜水腫,房水混濁,晶體改變,前房變淺,房角閉塞,虹膜萎縮等, 該型青光眼治療經應用縮瞳劑,β-腎上腺能受體阻斷劑,高滲劑,碳酸酐酶抑制劑等可緩解癥狀,急性閉急青光眼雖用藥物使癥狀緩解,達到短期降眼壓目的,但不能防止再發生,故在眼壓下降后根據情況盡快手術治療。
惡性青光眼的診斷
惡性青光眼是一類診斷困難,眼壓不易控制的頑固性青光眼,一般認為是抗青光眼術后一種嚴重并發癥,其特點是術后眼壓升高,晶體虹膜隔向前移,使全部前房明顯變淺,甚或消失,典型病例常于術后數小時,數日以至數月發生,但個別病例并沒有施行抗青光眼手術而系局部滴用縮瞳劑后引起眼壓升高或者外傷,葡萄膜炎后發生本癥,這些都是透明因素而致睫狀肌收縮,睫狀環阻滯。
本癥只發生于閉角青光眼,特別是施行手術時,眼壓雖低,但房角仍閉塞者,常雙眼發病,即一眼發生惡性青光眼后,另一眼因縮瞳劑點眼,即有發生惡性青光眼的可能,若一眼施行預防性虹膜周邊切除,不僅不能防止惡性青光眼的發生,而且有誘發的可能。
惡性青光眼的治療
對惡性青光眼應及早采取緊急措施,減低眼球后部的壓力,打破睫狀環阻滯,與此同時必須采取包括高滲劑、碳酸酐酶抑制劑及睫狀肌麻痹劑并應輔以皮質類固醇藥物的藥物治療,以減輕炎癥反應及睫狀體水腫。常用藥水有:1%阿托品及10%新富林溶液或0。5%托品酰胺,每日數次交替點眼,瞳也擴大可使睫狀體后移,若藥物治療后前房形成、眼壓正常,則可逐次減去各種用藥,先停藥高劑,再停碳酸酐酶抑制劑,而睫狀肌麻痹劑應持續一個較長的時間,如果藥物治療4~5天后無效時,可改變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包括玻璃體穿刺放液及前房充氣,如無效則采取晶體摘除或玻璃體切割術在睫狀環阻滯緩解后,若眼壓仍高,則可口服醋氮酰胺及點噻嗎心安等。
推薦閱讀
青光眼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對正常的生活影響很大。大多數青光眼都是后天造成的,但是也有是先天青光眼。
青光眼的危害大,并且發病也迅速。對于這種眼科疾病,必須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出現更大的不良后果。
青光眼是一種會導致失明的眼科疾病,所以一定要及時發現并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責任編輯:王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