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26日,在廣西桂林舉行的馬拉松賽事中,一參賽選手突然倒地,盡管工作人員第一時間進行搶救,仍不幸離世。
猝死平均搶救成功率,中國不到1%,美國也不到2%。因此,預防猝死是重中之重。猝死前究竟有沒有征兆呢?珠江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石理表示,過去一直認為猝死是沒有征兆的,但隨著近年來心臟驟停后被搶救成功的病人增加,通過對這一部分病人進行研究后發現猝死也有先兆。比如,在猝死發病前幾周,有的病人會出現胸悶、乏力、呼吸困難;在發病前幾個小時,有的病人會出現劇烈的胸痛、心慌、眩暈等。因此,市民若發現自己出現上述先兆癥狀,應引起重視,并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猝死”定義為平常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在短時間內突發自然疾病而死亡。導致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肺栓塞、腦血管疾病、過敏、中毒等。其中,心源性猝死最為多見,據2015年9月17日第十五屆“世界心律失常大會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心律失常患者約有兩千萬人,每年約54萬人發生心源性猝死。
據報道,心源性猝死是指原來沒有或患有心臟病的人群突然意外死亡。從醫學上講,沒有像車禍、暴力損傷等的任何外力作用,由于自身原因、在一個小時之內突然死亡的,都叫心源性猝死。猝死的大部分原因是心臟疾病,由于現代生活步伐的加快,一些人廢寢忘食的工作,過度疲勞,長此以往會導致身體的免疫系統紊亂和電解質紊亂,這些都增加了心源性猝死的幾率。而超過80%的心源性猝死是由心動過速、室顫或者是心臟驟停引起的。
(責任編輯:戚德富 )
文章關鍵詞: 桂林馬拉松69歲選手不幸倒地猝死
我國每年因為誤食中藥離世或肝腎衰竭的人不在少數。很多人認為中藥副作用小,為能達到預期效果而擅自增加用藥劑量;或為防止某些疾病私自長期服用……詳細>>
酒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各種應酬以及親朋聚會時少不了酒烘托氣氛,然而最近幾年來年年發生急性酒精中毒的事件,甚至因為喝酒而引發猝死,那為什么喝……詳細>>
眾所周知,跑步有益于身體健康,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然而,最近幾年來因跑步猝死的案例頻頻發生,這讓不少人害……詳細>>
隨著新型冠狀疫苗在全國各個范圍興起,陸陸續續的人接種新冠疫苗,能及早建立群體免疫屏障,最大程度降低感染風險。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接種疫……詳細>>
近日以來,在全國多地,第一波遭受感染高峰的新冠感染者們已陸續轉陰,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但網上流傳的一些關于兒童或成年人在康復后,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