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陰雨綿綿、乍暖還寒,一直是春季的典型特色。在氣候不定的春季,孩子們很容易出現感冒、頭痛等癥狀,十分影響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那么,春季該如何防止孩子生病呢?有沒有食療方法?2021年4月7日下午,經過多次的項目打磨、調整和完善,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及其團隊來到廣州市荔灣區西關實驗小學,通過現場講座和線上直播形式滿足更多班級學生需求,開展了首場“傳統藥膳”主題研學活動,為孩子們帶去防病指南。
援引多學科知識,在實踐中體會中醫藥文化
對于尚處于學齡期的孩子們來說,沒有什么比學科知識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了。楊志敏教授通過生動活潑的語言,從小朋友們熟悉的四季景觀、自然現象、物理常識入手,不斷設問,引導孩子們思考環境、氣候、生態的平衡,進而聯想到中醫的“平”與“和”。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
同時,講座還設計了豐富的中醫實驗環節,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懂得中醫理論的科學原理,體會中醫藥傳統文化。其中海綿實驗,楊志敏教授希望孩子們通過測試海綿的吸水性,認識到腠理,即皮膚等的紋理和皮下肌肉的空隙的疏密影響著汗孔的開合和汗液的排泄。孩子們興致高漲,使講座氣氛逐漸推向高潮。
判斷孩子是否健康,需符合這十項標準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春季是一年之始,卻暗藏健康威脅。乍暖還寒之際,孩子們穿衣不當,飲食不潔,很容易出現健康問題。那么,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健康呢?楊志敏教授在講座中介紹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健康的10項標準: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于承擔任務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適應環境,應變能力強;
5、對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6、體重適當,體態勻稱;
7、眼睛明亮,不發炎,反應敏捷;
8、牙齒清潔,無缺損,無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骨骼健康,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輕松。
孩子如何科學防病?多種方法可供選擇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飲食結構的變化,不少人處于亞健康的狀態。所謂“大醫治未病”,未病先防,該如何預防孩子們患病呢?
“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對于現階段的孩子們來說,食療可謂是科學防病的有效方法。楊志敏教授指出,藥膳特點體現為四季養生。春季可食用花葉枝芽等辛甘的食物;夏季可食用苦瓜等清滋的食物;秋季喜酸,可食用根莖果實等食物;冬季適宜食用溫滲的食物。
“人身自有大藥”,通過刺激人體不同部位,也能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楊志敏教授指出,除了食療外,穴位按壓、沐足、推拿等也可防止疾病的發生。
漸漸地,講座步入尾聲,孩子們對中醫藥傳統文化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意猶未盡。他們表示,希望繼續學習更多的中醫藥傳統文化,盡快學習如何通過自己的勞動親手制作一份既好吃又有用的藥膳。
接下來,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及其團隊與廣州市荔灣區西關實驗小學教育團隊將根據低中高三個年段的學生特點,圍繞“傳統藥膳”開展包括了解中國農耕文化起源、地域和節氣的特點、參觀藥草園、分辨藥草、種植中草藥、制作與設計藥膳等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勞動的辛勤與不易,感受到勞動的光榮與價值,培養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生活態度,在感受節氣、食物精妙之處的同時領略古人智慧,感悟勞動的魅力與價值,增強文化自信。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廖惠 通訊員:查冠琳 張曉軒)
文章關鍵詞: 春季氣候不定;孩子易生病;中醫“傳統藥膳”
隨著疫情在全國多個省份散發,使得人們再次進入恐慌中,同時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一刻也不能松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尤其是上班族乘坐公共交通……詳細>>
時下正值氣溫轉涼,各類秋冬感染病高發,不少父母為了孩子的腹瀉問題焦頭爛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學中心感染科曹清主任表示,在秋季感染性腹……詳細>>
單純皰疹病毒是一種雙鏈線性DNA病毒,可導致很多疾病,包括引口炎、腦炎、生殖道感染、角膜結膜炎等等。幼兒是易感人群,家長要了解單純皰疹的……詳細>>
8月25日發表在《歐洲呼吸雜志》上的最新臨床試驗數據表明,在患有進展性纖維化性間質性肺疾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中,以體重為基礎的尼達尼布給藥方……詳細>>
腎移植也就是把健康者的腎臟移植給腎臟病變且喪失腎功能的患者,這是治療尿毒癥和慢性腎衰竭終末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不過腎移植后易出現多種并發……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