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昨天,小編在前晚忙了一通宵后回家倒頭睡到下午,醒來便看見網絡上全是吳孟達(達叔)去世的消息,可以說是恍如隔世。仍記得小時候看《笑林小子》、《逃學威龍》、《大話西游》,長大了看《少林足球》、《新烏龍院之笑鬧江湖》、《流浪地球》。這位演了一輩子配角,還只得過一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香港演員,卻實實在在陪伴我們這一代人長大,給我們帶來了多少歡聲笑語,他就這么離開未免讓人唏噓不已。
據港媒報道,達叔是因為肝癌擴散不幸離世,享年68歲。很多人會覺得,患肝癌就是“宣判死亡”了?其實不然!為此,小編特地走訪了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外科主任醫師、東院大外科主任、肝膽外科主任何強教授,一起來聽聽大咖是如何說肝癌的。
肝癌真的那么可怕嗎?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肝臟的功能包括分泌膽汁、代謝功能、解毒功能、造血功能、凝血功能、吞噬和免疫功能等等,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分泌的膽汁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何強教授指出,肝癌是發生于肝臟的癌癥,包括原發性肝癌和轉移性肝癌,肝癌通常指的是原發性肝癌。我國是肝癌的高發國,全球新發肝癌病人以及死亡病人超過50%發生在中國,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2020年肝癌高居我國癌癥發病率第5位,死亡率第2位,其中,肝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在我國約占90%的比例,防控形勢非常嚴峻。
哪些人容易患肝癌?早期有什么癥狀呢?
既然肝癌殺傷力這么大?哪些人是肝癌高危人群呢?何強教授表示,主要包括如下幾類人:
1、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群:我國80%以上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感染背景;相比正常人,乙肝病毒攜帶者發展成肝細胞癌的風險高5-100倍;相比乙肝,丙肝感染導致肝細胞癌的風險增加15-20倍(特別指出的是,切勿將肝功能檢查等同為病毒性肝炎檢查,進而將肝功能檢查“正常”解讀為“無肝炎感染”;相當多患者不了解病毒性肝炎需要做諸如“乙肝兩對半、肝炎系列”等檢查:對于個體而言,有無肝炎感染一定要對應檢查才能明確;有肝炎密切接觸或家庭成員中有感染者尤其應做相應排查,明確有無病毒感染);
2、長期酗酒人群:過量飲酒會損害肝臟,導致肝硬化,進而引發肝細胞癌;
3、 飲食中含黃曲霉毒素人群:如吃霉變的花生;
4、 糖尿病患者與肥胖人群:代謝紊亂是非酒精性肝硬化或者肝細胞癌的潛在風險因素;
5、有肝癌家族史或原發性肝癌高發地區人群。
同時,何強教授也指出,據數據顯示,中國肝癌患者在首次診斷時候近80%均為中晚期肝癌,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大約四分之一的健康肝臟就可以讓人體正常工作,導致肝癌早期癥狀非常不明顯,只有在疾病進展過程中,才會逐步出現食欲不振、疲勞乏力、不明原因體重下降、右上腹腹痛等;另一方面是肝癌高危人群沒有做好早期篩查以及健康人群沒有重視定期體檢。
對此,何強教授建議,肝癌高危人群應定期體檢,每3-6個月通過腹部彩超、甲胎蛋白(AFP)、肝功能、乙肝丙肝患者病毒定量、必要時肝臟CT或MRI檢查等做好早期篩查,若在排除懷孕的前提下,發現甲胎蛋白大于400ug/L就需要特別注意了。同時,何強教授強調,由于B超檢查受到檢查者經驗及檢查設備精度的影響,個別人想僅僅通過腹部彩超來檢查是否患有肝癌的想法是不科學的,對于肝臟檢查絕不能掉以輕心。此外,何強教授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更應保證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煙戒酒、減少腌制、熏烤食物攝入、不吃發霉食物、避免長期熬夜、積極鍛煉等等。
一旦得了肝癌,就是“等死”嗎?
何強教授介紹,肝癌的治療會根據肝癌所處的時期、癌細胞位置等施行不同治療手段,例如手術切除、局部消融、介入治療、靶向藥物、免疫治療、靶向藥物聯合免疫治療、全身化療、肝移植等等,近年來,國內外不斷改進治療手段,力求延長肝癌患者壽命。
“2018年底有一名20多歲小伙子,因肝臟腫瘤在老家做了手術,但短短幾個月就復發,及后又在2019年分別做了兩次肝動脈灌注栓塞化療手術,并進行響應的免疫治療聯合靶向藥物治療,但效果并不如人意,巨額花費也讓家庭陷入困境,后續2020年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東院找到我們團隊,經過精準評估和多學科MDT,最終對他施以根治性手術,出血僅僅200ML,術后恢復非常好!”何強教授說起這位患者時候,仍替患者感到“幸運”:“能夠在肝臟歷經那么多磨難后,恢復到這樣,難能可貴!也凸顯了現在肝癌治療技術不斷發展進步,是廣大肝癌患者的福音,千萬不要因為患上肝癌就輕易放棄!”
熬夜、煙酒都是肝臟頭號敵人!
何強教授表示,上述患者雖年紀輕輕,但從事的工作經常熬夜,肝臟長期處于高壓受累狀態,差點引起了無法挽回的損傷,他提醒,肝臟是保持身體各種功能運轉的器官,起著去除毒素、蛋白質代謝以及分解等功能,所以必須要注意,工作之余盡量少熬夜,少煙酒、好睡眠,并要定期對肝臟進行常規檢查,牢牢樹立“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意識,保護好自己的“小心肝”!
如何預防肝癌?
在醫學上有“三級預防”,即針對腫瘤的發生、發展和惡化的三個階段,有三種預防措施。下面重點講講我國預防肝癌的三級預防體系中的“病因預防”。
一級預防:病因預防
所謂的病因預防,就是從源頭上阻斷,不讓疾病有發生的機會。我國肝癌的病因比較明確,主要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黃曲霉毒素( AFs)、藍藻毒素、吸煙、飲酒、肥胖、糖尿病和代謝綜合征等,預防措施也是從這幾個方面著手的。
1、乙肝
慢乙肝感染是我國肝癌(HCC)的最主要病因,約85%的肝癌患者與乙肝病毒感染相關。因此,預防乙肝的發生,是預防肝癌的重要途徑,而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我國衛生部在1992年就提出了對所有新生兒進行乙肝免疫接種的要求,且對于攜帶乙肝病毒的母親來說,在新生兒出生后24h內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聯合乙肝疫苗,可阻斷絕大部分的乙肝母嬰傳播。此外,修足、紋身、打耳洞、共用剃須刀和牙刷、靜脈注射毒品、有多個性伴侶等行為,均有可能感染乙肝病毒,生活中需要注意。
2、丙肝
急性丙肝病毒感染后,約有75%-80%的概率轉化為慢性丙肝病毒感染,慢性丙肝得不到控制與治療,到感染后的20-30年,約有20%-30%的概率會發展成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丙肝只有治愈的藥物,沒有相應的疫苗,因此,要預防丙肝,只能自己在生活中多留心,避免被感染了。丙肝最主要的傳播形式是血液傳播,特別是經破損的皮膚和粘膜傳播,因此,需要遠離靜脈注射毒品,日常生活中注意不共用牙刷、剃須刀,不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注射器、針頭等,紋身、打耳洞、紋眉等最好去正規的醫療機構。
3、黃曲霉毒素
黃曲霉素是肝癌明確的致癌因素,平時不要吃發霉的花生、玉米及陳米,發苦的堅果等,另外,木質筷子和砧板也較為容易受潮發霉,因此要注意干燥儲藏、定期清潔及消毒。
4、水質安全
微囊藻毒素是水體富營養化后藍藻水華產生的次生污染物,已有研究顯示,其不僅具有強烈的急性肝腎毒性,長期的慢性暴露還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因此,我們要注意飲水的衛生及安全,高樓層水箱要定期進行清潔,以免遭到污染。
5、吸煙飲酒
酗酒、大量油煙接觸史10年以上,都是肝癌的危險因素,尤其酗酒后引起酒精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可以進一步發展為肝癌,所以最好戒煙戒酒,健康生活。
6、其他
肥胖、糖尿病或代謝綜合征的人容易合并脂肪肝,脂肪肝進展到肝硬化后也會增加肝癌的發生率,因此要積極控制飲食和體重,適合熱量飲食并規律運動。
(責任編輯:家庭醫生在線 通訊員:何旭鵬、漆微韡、鄭亦楠)
來自澳門的48歲患者陳先生,在一個月前被診斷為肝癌,更讓人擔心的是,癌細胞已經沿著肝靜脈生長突入他的右心房,而心房癌栓隨時有可能脫落,導……詳細>>
2021年9月27日,和瑞基因在2021 CSCO年會期間,舉辦了以“硬核 | 匠心至初心,求索至求真”為主題的腫瘤早篩專場會。南方醫科……詳細>>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為號召公眾積極主動篩查乙肝,定期體檢了解肝臟狀況,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規范治療,全面遏制病毒性肝炎對人類健……詳細>>
肝癌是發生在肝臟上的惡性腫瘤,主要包括肝細胞肝癌、混合性感染以及膽管細胞癌。不管是哪種肝癌,治療起來非常棘手,甚至會威脅生命,肝癌高危人……詳細>>
8月11日早上8:00,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四號樓二樓介入中心手術室開始忙碌起來了,1小時后,隨著介入血管外科張艷主任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