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煎煮法是將藥材加水煎煮取汁的方法。該法是最早使用的一種簡易浸出方法,至今仍是制備浸出制劑最常用的方法。由于浸出溶煤通常用水,故有時也稱為“水煮法”或“水提法”。中藥的煎煮其實是很講求技巧的。并不是簡簡單單的把中藥放到水中,隨隨便便煎一下就完事的,其中是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因為在整個煎煮過程中是有很多影響因素存在的,如中藥材的特性、煎鍋的選擇、加水的量、火候、煎煮時間等等。
【注意一】中藥煎煮方法不當會影響藥物療效的正常發揮
不同的煎煮方法其治療效果也是不一樣的。中醫對中藥的煎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樣一張藥方,因為藥物的煎法、服法不同,治療的適應證和效果就不一樣,一個病即便辨證再準確,用藥再恰當,如果煎、服方法不當,就不可能發揮應有的療效。
【注意二】中藥煎煮時要注意其器具、加水量、煎煮時間和火候
煎藥是不能圖省事的,煎藥器具,加水量及煎煮時間都是有講究的。多選用有蓋的陶瓷砂鍋或搪瓷鍋,加水量,則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飲片2-3厘米為宜,如果藥味多、體積大、吸水強、煎煮時間長的中藥加水宜多些,頭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時適當減少。煎煮前先加水攪拌后浸泡30分鐘左右。煎煮火候、時間等也直接影響湯藥質量,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狀態,直至達到煎藥要求。
【注意三】不同的中藥煎煮的方法也不一樣
對于治療外感病的發汗解表藥,多系花、葉、全草等,這類藥物性輕揚發散,氣味芳香,含揮發油較多,長時間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揮發殆盡。所以煎藥時間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對于滋補調理藥,烹煎時間則需延長,并用文火(小火)慢慢熬煎,頭煎從湯沸后再熬30-60分鐘,濾出藥湯;二煎則在沸后再煮20-30分鐘。文火慢熬,能使藥物成分充分溶解于湯汁之中,可使藥效達到最佳。
【注意四】中藥煎煮的時間一般不宜過長
中藥煎煮的過程其實就是中藥里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當中藥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后,這一過程就停止了。再連續不斷地煎,不僅不會使藥物內的有效成分繼續析出溶解,反而會令藥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斷蒸發而減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長時間的高溫中遭到破壞,導致藥效降低。其次,過分濃縮的藥汁又會加重苦味,給患者服藥帶來困難,服藥后會產生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注意五】特殊中藥需要特殊的方法煎煮
不少中藥材都需要特殊的煎煮方法,一般的,在藥方中醫生都會注明,如先煎、包煎、后下藥、溶化(烊化),其它還有另煎、泡服、沖服、煎湯代水等的用法,在服藥前一定要問清醫生或藥師,相信如果能夠正確煎煮及服用方法,就能真正發揮藥物的作用,達到治病的目的。
(責任編輯:黃莉莉 )
文章關鍵詞:
一些人在煎煮中藥之前,總是用清水先將中藥洗一遍,認為這樣做衛生。寧夏回族自治區不良反應監測中心提醒,中藥在煎煮之前不宜水洗。詳細>>
中藥零食是指一些含有中藥的零食,常見的主要有龜苓膏、涼粉、阿膠棗等等。但中藥零食其中含有藥物,因此并不能如同普通零食一樣隨意食用,食用以……詳細>>
都說是藥三分毒,其中自然也包括中藥,很多人往往都認為中藥是補益身體的藥物,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傷,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中藥的成分對人體的刺……詳細>>
中藥在煎制時有很多講究,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其中,以下五類藥是不宜煎或不宜久煎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