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腔鏡診治....[詳情]
檳榔是東南亞熱帶國家的一種特色食品,其原產于馬來西亞,在我國主要分布于云南、海南及臺灣等地區。在臺灣還有一首耳熟能詳的情歌:“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嘗,誰先爬上我替誰先裝。少年郎采檳榔……”可見檳榔在當地受歡迎的程度,不過大部分人都受不了檳榔的味道,那么為什么有這么多人喜歡吃檳榔呢?吃檳榔會致癌是真的嗎?
在我國,吃檳榔的地區主要有湖南、云南、海南以及臺灣地區,而這么多人喜歡吃主要是因為環境以及檳榔的功效。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如脂肪、檳榔油、生物堿、兒茶素、膽堿等成分。在古代,檳榔的藥用價值要高于食用價值,其種子可入藥,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藥”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滯、痢疾、驅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檳榔的主要有三大功效:
1、抵御瘴氣
檳榔具有獨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家治病的藥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像海南山多靠海,湖南山林多,濕氣重,瘴氣重,吃檳榔有益抵御瘴氣。
2、驅寒保暖
檳榔嚼食后,人往往感到精神興奮,面頰酡紅,身上微微發汗,就像喝過酒一般。過去住高山地帶的民眾常以吃檳榔來御寒,和消除緊張勞動后的疲勞。
3、驅蟲消食
檳榔含有的成分可治小兒蟲積腹痛,消化不良,起到驅蟲消食的作用。
檳榔可致癌
雖然檳榔有著三大功效,但是相對來說檳榔的害處也是比較大的。首先多吃檳榔可致癌,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腫瘤中心腫瘤三科主任醫師陳繼躍教授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之前相關采訪中表示根據研究發現,常嚼食檳榔的國家如印度、巴布亞新幾內亞口腔癌發病率在世界前列,嚼檳榔盛行的臺灣,口腔癌發病率也很高。這是因為嚼檳榔會引起口腔黏膜充血水腫,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引起炎癥,長期炎癥的刺激是導致口腔癌的原因。而且醫學研究發現檳榔果中的檳榔素和檳榔堿具有潛在的致癌性。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中心(IARC)于2003年8月7日發表結論認定咀嚼檳榔可致癌。其發表的1類致癌物清單中有三個與檳榔有關:檳榔果、含煙草的檳榔嚼塊以及不含煙草的檳榔嚼塊 。因此長期嚼食檳榔或者食用檳榔過量易引發癌癥,醫生建議一般不推薦食用檳榔,尤其是孕婦。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鐘吉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