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的診斷檢查
診斷
骨關節炎的診斷一般是基于臨床表現和體征。由于該病不是一個系統性疾病,因此血清學檢查只是用于排出其他的風濕性疾病。X線平片檢查是最重要的手段。典型的X線表現包括骨贅形成、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質硬化和囊腔形成。
在某些關節,例如膝關節可以在負重位置時拍片,從而觀察到關節間隙縮窄的情況。可有嚴重的關節液貯積。典型的滑膜積液常呈清亮或淡黃色,中度~重度黏稠,白細胞數常少于3000/mm3(非感染性),也可見其他成分(如關節軟骨片斷或含鈣的結晶等)。
實驗室檢查
本病無特異的實驗室指標。大部分血沉正常、反應蛋白不增高、類風濕因子和自身抗體陰性。關節液黃色或草黃色、黏度正常、凝固試驗正常、白細胞數低于2×10E9/L、糖含量很少低于血糖水平的50%。據此可與自身免疫性關節病鑒別。血沉一般正常,但要注意血沉有隨年齡而增加的趨勢。
老年病人發現血沉中度增快,不一定表示是類風濕關節炎。但如一個有廣泛僵硬和關節炎的病人血沉突然增快,有可能表示病人患有。由于十分普遍,常發生在已有的病人。如果指間關節的開始伴有發炎的癥狀和體征。并引起強直,很可能是。反之,在自然過程的晚期也可以發生。如果同時發生利尿劑導致的高尿酸血癥,軟骨鈣化,就更造成診斷上的困難。
其他輔助檢查
影像檢查對本病的診斷十分重要。X線表現主要為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質硬化及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贅形成,關節面萎陷、變形和關節半脫位等。MRI可示早期軟骨、半月板等關節結構的病變,有利于早期診斷。CT用于椎間盤病的診斷,優于X線。關節間隙變窄,軟骨下骨硬化,邊緣性骨刺脊椎關節連成骨橋。亦可見骨囊腫以及畸形。
如發現這些變化可作為診斷的依據和估計關節損傷的程度。但放射學改變的程度不一定與臨床表現完全一致。一般在早期沒有或很少有癥狀,只在繼發炎癥、疼痛或影響關節的活動時,此時,關節損傷發生已久。疼痛在個別病人亦可出現于放射學改變之前。一般常常用放射學改變解釋臨床癥狀,例如用脊椎變化解釋背痛。事實上,背痛多半是精神、情緒緊張等因素引起的,與病變關系不大。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