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頸椎病的幾個常規療法 怎樣做好頸椎病的預防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頸椎病該怎樣治療呢?
治療頸椎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1、藥物治療
常使用藥物有非甾體抗炎藥和營養神經類藥物,用于緩解疼痛、局部消炎和放松肌肉的治療;伴有四肢無力或麻木的患者,可使用神經營養類藥物,以促進受壓神經的恢復;伴有局部軟組織勞損患者,使用藥物可緩解相關癥狀,但不能根治頸椎病。
2、牽引法
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于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此療法適用于病情較輕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但急性期禁做牽引,以防止局部炎癥、水腫加重。
3、手術療法
適用于頸椎病診斷明確、神經壓迫癥狀嚴重、保守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的患者,手術使用內植物以達到重建頸椎穩定性的目的;頸前路手術主要切除突出變形的椎間盤,對于伴有骨贅增生者還要去除增生的骨贅及兩側鉤椎關節,以免殘留可能的致壓物;頸后路手術,適用于多節段頸椎病、伴椎管狹窄或后縱韌帶骨化的患者,此手術主要通過切除全部或部分后方的椎板來達到間接減壓的目的。
4、理療
包括光療、電療、熱療和磁療,但治療效果微弱且易對皮膚產生損害,故臨床較少使用。
5、運動療法
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后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6、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癥狀,脊髓型頸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可導致截癱,即使早期癥狀不明顯,一般也推薦手術治療。
預防頸椎病有3個要點
一、糾正工作中的不良習慣:
1、定期改變頭頸部體位,定時做抬頭鍛煉,鍛煉增強頸背部肌肉。讀書寫字30分鐘后應活動頸部,抬頭遠視半分鐘,有利于緩解頸肌緊張,也可消除眼睛疲勞。
2、調整桌面高度與傾斜度。可制作一與桌面呈10°~30°的斜面工作板,伏案工作時能盡量減少低頭的幅度和頸椎前屈以及頸椎間隙內壓力。
二、增強日常肌肉鍛煉:
坐位或俯臥位,雙上肢伸直并置于身后,雙手十指交叉(交叉困難者亦可不交叉),雙臂努力后伸,同時盡最大努力抬頭(宜緩慢),將后頸部肌肉及雙肩胛骨間肌肉盡力繃緊,持續10秒鐘后停止并恢復正常體位,盡力放松繃緊的肌肉,休息10秒鐘后再次進行上述鍛煉,反復鍛煉至感覺疲勞或微出汗時即可停止,不宜一次鍛煉過度,每天可進行3-5次鍛煉,堅持不斷的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如練習太極拳,步行等。
另外,還應該盡量減輕體重、減少身體的負荷,可多泡熱水澡,溫泉浴、多做按摩等。
三、改善與調正睡眠狀態:
挑選適合自己的一款預防治療兼備的枕頭可是上班族的必備品,人每天有1/3時間臥床,睡眠姿勢不當會加劇頸椎盤內壓力,使頸椎周圍韌帶、肌肉疲勞,誘發頸椎病。為使頸椎在睡眠中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合理科學用枕非常重要。
(責任編輯:張曉萌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