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姿勢搖擺 有可能是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由骨盆的髖臼和股骨頭構成,這兩者就像中醫搗藥用的臼和杵,位置正常,可以相互促進發育,髖臼能充分覆蓋股骨頭,髖關節可以正常活動;當出生時或發育過程中出現位置異常,兩者不能正常地相互促進發育,就會導致發育不良,髖關節活動因此出現障礙。這種發育不良,可以是單側發病,也可以是雙側發病。
如果是單側發病,小孩會走路前,我們可以通過看兩腿的腹股溝和臀部的皮紋是否對稱,下肢長度是不是一樣來初步發現;會走路的孩子,可以看到走路姿勢和常人不一樣,單側發病的,一般表現為兩邊腹股溝和臀部的皮紋不對稱,下肢長度不一樣;患病的一側出現膝外翻,下肢兩邊不等長,久而久之,會形成脊柱往一側彎。
如果是雙側發病,患兒臀部增寬,走起路來就像走“鴨步”,并漸漸出現腰椎向前凸出。
髖關節脫位的治療: 髖關節脫位如果不治療,自然發展下去的話,病人在30~40歲間就提前出現髖關節退行性變。所以,愈早發現,病變愈輕,療效愈好。 在國外,一般是在新生兒篩查作髖關節的超聲檢查時發現。因需要多次檢查,費用較高,在我國難以普及;國內一般是在小孩走路出現異常時才會被發現。 不同年齡的患兒,治療方法的選擇是不同的。低于6個月大的患兒采用吊帶進行保守治療;6個月到3歲大的患兒,則需先行手法或者手術進行復位后,應用“石膏+支架”的方法進行系統治療;而大于3歲的患兒則需要進行手術,手術的方式有很多,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在這些過程中,定期、系統的復查是治療的關鍵,可以根據髖關節發育的動態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降低后遺癥和并發癥的發生。
髖關節脫位的預防: 用背帶背小孩的方式,即讓嬰兒伏于母親背上,使其雙下肢自然彎曲,髖關節屈曲、外展、外旋,這種姿勢是維持髖關節穩定的最佳狀態。三角形的尿布兜也可以讓髖關節處于最佳狀態,有助于預防髖關節脫位。
(責任編輯:家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