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搖搖擺擺或是髖關節脫位
豆豆聰明伶俐,特招人喜歡,小機靈鬼嘴巴可甜了,把周圍的鄰居哄得非常開心,她還因此得了個小外號,叫“櫻桃小豆子”。
這天小家伙在院子里和其他小朋友玩,好不開心。可沒過多久,豆豆就哭著跑了進來。原來有個小朋友說她走路像鴨子,一搖一擺的。有的小朋友還學她走路,并給她改了外號,叫“櫻桃小鴨子”。
豆豆一歲開始會走路,一歲半的時候就走得挺穩當的了,就是看著姿勢和別人有點不一樣,走得也慢,從背后看,還真有點像小鴨子的步態。當時媽媽沒在意。現在連小朋友都嘲笑起來了,會不會有什么問題呢?豆豆媽媽心里打起了鼓。
第二天,媽媽抱著豆豆來找醫生。
醫生作了檢查后,讓豆豆去拍了個X光片,結果出來后,給出了診斷:雙側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由骨盆的髖臼和股骨頭構成,這兩者就像中醫搗藥用的臼和杵,位置正常,可以相互促進發育,髖臼能充分覆蓋股骨頭,髖關節可以正常活動;當出生時或發育過程中出現位置異常,兩者不能正常地相互促進發育,就會導致發育不良,髖關節活動因此出現障礙。這種發育不良,可以是單側發病,也可以是雙側發病。
如果是單側發病,小孩會走路前,我們可以通過看兩腿的腹股溝和臀部的皮紋是否對稱,下肢長度是不是一樣來初步發現;會走路的孩子,可以看到走路姿勢和常人不一樣,單側發病的,一般表現為兩邊腹股溝和臀部的皮紋不對稱,下肢長度不一樣;患病的一側出現膝外翻,下肢兩邊不等長,久而久之,會形成脊柱往一側彎。
如果是雙側發病,患兒臀部增寬,走起路來就像走“鴨步”,并漸漸出現腰椎向前凸出。
髖關節脫位如果不治療,自然發展下去的話,病人在30~40歲間就提前出現髖關節退行性變。所以,愈早發現,病變愈輕,療效愈好。
在國外,一般是在新生兒篩查作髖關節的超聲檢查時發現。因需要多次檢查,費用較高,在我國難以普及;國內一般是在小孩走路出現異常時才會被發現。
不同年齡的患兒,治療方法的選擇是不同的。低于6個月大的患兒采用吊帶進行保守治療;6個月到3歲大的患兒,則需先行手法或者手術進行復位后,應用“石膏+支架”的方法進行系統治療;而大于3歲的患兒則需要進行手術,手術的方式有很多,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在這些過程中,定期、系統的復查是治療的關鍵,可以根據髖關節發育的動態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降低后遺癥和并發癥的發生。
在得到及時、系統的治療后,我們的“櫻桃小豆子”又回來了,蹦蹦跳跳的,哪還有人叫她“小鴨子”呢?
用背帶背小孩的方式,即讓嬰兒伏于母親背上,使其雙下肢自然彎曲,髖關節屈曲、外展、外旋,這種姿勢是維持髖關節穩定的最佳狀態。三角形的尿布兜也可以讓髖關節處于最佳狀態,有助于預防髖關節脫位。
家庭醫生在線(m.zpeb.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婦科再造丸能治月經量少嗎?有何功效?
2024-10-27麻栗坡縣哪家醫院治療外陰白斑效果佳?
2024-10-27嘉興市治療子宮內膜癌哪家醫院好
2024-10-27此次月經量特別少,有何藥可治療?
2024-10-27月經延遲一月才來是何原因
2024-10-27潔爾陰洗液如何用于陰道內部沖洗
2024-10-27如何選擇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醫院
2024-10-27安坤贊育丸有何功效?
2024-10-27
熱門文章
產后康復全攻略,這些關鍵項目不可錯過
2024-10-28如何為寶寶準確測量身高
2024-10-25兒童換牙齒注意事項——護理、飲食與問題應對
2024-10-24寶寶厭食是什么原因?怎么辦
2024-10-23探究14歲少年身高的標準與影響因素
2024-10-22一個月寶寶怎么護理?專業指南來了!
2024-10-22一歲三個月寶寶食譜全解析:營養、美味與健康并重
2024-10-21一周歲寶寶營養食譜:成長營養全解析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