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或是頸椎病的征兆 預防頸椎病的6個方法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由于頸椎間盤變性突出、椎體后緣骨質增生、鉤椎關節增生、關節突關節增生、黃韌帶肥厚或后縱韌帶骨化等,導致頸椎椎管、椎間孔或橫突孔變形狹窄,以及頸椎不穩定,使脊髓、神經根、椎動脈以及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或壓迫而表現的一系列相關的臨床癥狀。頸椎病的癥狀有很多,因為頸椎是連接人體頭部與身體的樞紐,它的每一處細微的病變,都將與健康息息相關。由于對頸椎病的認識不全,大多數人只有在出現脖子僵硬、肩膀疼痛等癥狀時才會想到頸椎病,但在出現心絞痛、眼部發癢、視力下降等癥狀時卻很少考慮,甚至不少醫生也會被頸椎病“狡猾”的癥狀蒙蔽,造成誤診。
五類看似無關的癥狀竟是頸椎病
一、視力下降
頸椎病還可表現為視力下降、間歇性視力模糊、一眼或雙眼脹痛、怕光、流淚,甚至出現視野縮小和視力銳減,個別患者還可發生失明,但多數伴有頸椎病的其他癥狀,如頸肩疼痛、頸部活動受限等。建議出現上述眼部癥狀而未查出眼部問題時,最好做頸部X光片排除頸椎問題。
二、高血壓
有些高血壓是由頸椎病引發,也就是頸性高血壓。當中下段頸椎錯位時,刺激了頸動脈竇,使血壓突然升高(如起床時、低頭時),有時卻又降到低于正常血壓值。頸性高血壓患者無血管、心、腦和腎等器質性病變,使用降壓藥物治療無效,并且常常伴有頸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現象。
三、心絞痛或心律不齊
頸背神經根受頸椎骨刺的刺激和壓迫,會引發心前區疼痛、胸悶、氣短等心絞痛癥狀以及心動過速或過緩。當患者的頸部癥狀不明顯而心血管癥狀較重時,往往被誤診。和冠心病不同的是,頸椎病患者的疑似心絞痛癥狀多在低頭工作過久、突然的扭頭或甩頭后發生,患者還會自覺頸部活動受限、頸椎伴有壓痛。這類患者就醫時需要做一個頸部X光片檢查。
四、腦動脈硬化或小腦疾患
由于頸椎增生性改變壓迫椎動脈引起基底動脈供血障礙,導致一時性腦供血不足,患者會在行走中因突然扭頭、身體失去支持而摔倒,并伴有劇烈眩暈或頭痛、惡心、嘔吐、出汗等癥狀。但和腦動脈硬化不同,頸椎病患者發病跌倒后,會因頸部位置改變而很快清醒并站起,不伴昏迷,亦無后遺癥?;颊呔驮\時可同時查腦部核磁與頸椎核磁。
五、下肢癱瘓或排便障礙
由于椎體側束受到頸椎骨刺的刺激或壓迫,導致下肢運動和感覺障礙,患者可出現下肢麻木、疼痛、跛行,有的患者在走路時有踩棉花的感覺,個別患者還可伴有排便、排尿障礙,如尿頻、尿急、排尿不暢或大小便失禁等。通過頭部CT排除腦血管病變后,要考慮頸椎病的可能。
預防頸椎病的6個方法
一要保持精神樂觀,既不要求之過急,期望一覺醒來就能痛去痛消;也不能聽之任之,使自己經常處于痛苦中而漠然置之。頸椎病患者正確的態度是,認真對待它,積極順應它,努力戰勝它。
二要加強頸、肩部肌肉鍛煉,有意識地加強頸、肩部和全身的活動,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減輕痰病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活動量、度的大小,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確定,適量是最基本的原則。
三要選擇合理的臥具,如睡硬板床。不睡高枕頭等,以保持頸椎的生理角度相對穩定。
四要注意行、坐、臥的姿勢,改變長期低頭走路、伏案時間過長不注意休息等有害頸椎的不良習慣。
五要避免頸、肩部受涼。冬季有保暖措施,夏季不對著電扇直吹等。
六要防止頸項部閃、挫傷等。也可以選用部分具有補腎益髓功能的中藥保健,這類藥物很多,如核桃、桑椹、黑芝麻、山茱萸、肉蓯蓉、枸杞子、當歸等,可做成藥酒或藥膳長期服用。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腳輕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腳面有小紅痘咋
2024-10-24腳腕多次扭傷怎樣能快速恢復?
2024-10-24想補鈣補腎,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黃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腫,活動加重,怎么辦
2024-10-24類風濕關節炎長期不疼是否意味著康復?
2024-10-24一年多前腳踝扭傷現仍疼痛,如何處理?
2024-10-24常見的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藥兩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療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