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并不是老年病 預防骨質疏松從日常生活著手
坐在公交車后排,車一顛,骨折了;感冒打噴嚏,骨折了。”這些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發生在骨質疏松患者身上的真實案例。由國家衛計委和中國記協聯合發起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骨質疏松防治項目昨天舉行總結會。中國骨質疏松患者數量約7000萬,50歲以上女性在其中所占的比例將近80%。
對抗骨質疏松,應以預防為先,國人應盡早為身體儲備骨量,為健康加“骨”勁。為什么中老年女性的骨質疏松患病率會如此之高呢?這是由于絕經期后的女性失去了雌激素的保護,其骨量處于快速丟失階段,如果不及時補充鈣質和加強健骨運動的話,很容易發展成骨質疏松。如何才能有效補鈣,增強自己的骨骼硬度呢?王臨虹建議:陽光、運動、鈣補充劑,一個都不能少。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體內維生素d3的合成,從而提高人體對鈣的吸收率,促進骨生成。運動能夠訓練肌肉和骨骼的耐受性,提高人體的協調性,避免因為摔倒而導致的骨質疏松性骨折。目前我國城市居民平均每日鈣攝入量只有400毫克左右,與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800毫克至1000毫克的日推薦攝入量相差甚遠,缺口高達600毫克。因此,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每天補充鈣含量在600毫克左右的鈣劑可以有效地彌補鈣缺口。
頸椎病并不是老年病
1、節食減肥“減”出骨質疏松。吳文指出,年輕女性為了擁有苗條身段而節食減肥,平時偏食素食,營養不合理,致使體內攝鈣不足;加上減肥致體內脂肪減少,女性雌激素量往往隨脂肪減少而降低,雌激素水平長時間下降,會加速骨骼鈣質的丟失,引起骨質疏松癥。
2、美白“美”出骨質疏松。吳文說,維生素D有助于體內對鈣質的吸收,而陽光照射是維生素D產生的必備因素。一些年輕女性為美白有意避開陽光和使用防曬霜等,大大影響了體內鈣質的吸收。
3、不良生活習慣“生”出骨質疏松。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骨科專家張道儉介紹,一項流行病學研究證實,經常不規律的睡眠如長期加班熬夜、長期飲用咖啡、飲料及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會影響鈣質吸收與體內雌激素水平,造成骨質疏松。據一份調查表明,每周飲酒超過27杯的男性和14杯的女性,發生嚴重骨質疏松的比例比不飲酒者或只飲少量酒的人要高得多,特別是啤酒對于骨質損害的比例又高出很多倍。徐洪璋特別提醒,經常飲用碳酸飲料特別是可樂,易患上骨質疏松癥,并在日后發生骨折。另外飲食中鹽分過高,也是導致人體骨質流失的主因。
4、哺乳期女性“哺”出骨質疏松。吳文還指出,女性哺乳期由于垂體分泌大量泌乳素使卵巢處于抑制狀態,雌激素水平降低,低雌激素使骨量減少。同時因滿足新生兒生長發育的需要,鈣從母親骨中動員比妊娠期更多,其程度取決于乳量的多少和哺乳期的長短。相關研究表明,哺乳期鈣需要量增加,部分鈣源于骨轉化增加,丟失的骨量在哺乳后10個月不能完全恢復,所以容易引發骨質疏松。
預防骨松從日常生活著手
預防骨質疏松該怎么做?許多人會回答補鈣。沒錯!但不少老年人覺得鈣片或者喝骨頭湯“補鈣”就夠了,實際上補鈣≠吃鈣片,骨頭湯幾乎沒有補鈣的功能。
首先注意多吃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牛奶、蛋類、瘦肉、家禽肉和魚蝦等,其次吃含鈣量豐富的食物,如奶制品、蘿卜、芥菜、卷心菜、甘藍和各種豆制品等,值得一提的是蝦皮,這種我們常用來調味提鮮的小東西,含有豐富的鈣質,可以多吃。另外,要適量減少食鹽攝入,以減少體內鈣的流失,同時注意補充各種微量元素。
除了鈣片之外,就要注意多曬太陽、接觸陽光,每日至少有15~30分鐘的戶外活動。很多時候補鈣效果不佳,往往是缺乏了另外一項重要的物質促進鈣吸收——維生素D。曬太陽可以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可幫助身體中鈣的代謝,預防骨質疏松。
那么鈣和維生素D日常飲食攝入是否足夠?張彤說,我國營養學會制定成人每日鈣攝入量1000克-1200克是獲得理想骨峰值的適宜劑量,如果飲食中鈣攝入不足,可選用鈣劑補充。而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吸收,每日推薦劑量800-1000IU,缺乏日照可補充維生素D制劑。具體應該怎么吃?可以咨詢專業醫生的意見。
老年人也要注意進行適量的運動,這可以改善骨骼的血液供應,增加骨密度,減少骨鈣“透支”。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應以輕松的運動為主,如跳舞、快步走等,不建議做一些對專業性技術性要求較高的運動。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