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壞習慣易誘發頸椎病
近些年來,頸椎病已成一種發病率激增的城市病。然而,對于頸椎病的危害,人們仍認識不足。專家介紹,據最新統計資料顯示,頸椎病會引起多種疾病,目前有70多種疾病的癥狀與頸椎病有關。而誘發頸椎病的原因,除了人們所熟知的長期伏案工作、長時間玩手機看電腦等“低頭”因素,常坐軟沙發、女性穿高跟鞋、常甩頭發也是重要誘發因素。盲目按摩、女性內衣肩帶過緊則會加劇頸椎病。
壞習慣1:坐軟沙發,背肌被拉長
人們坐在軟沙發上看書、看報時,通常喜歡把書或報紙放在膝上,頭往下看書。由于頭部重力的作用,又會使背肌在頸部被拉長,而同一塊肌肉,在骨盆背部已經被拉長,現在又在頸部再被拉長,時間一久,不僅容易眼肌疲勞,頸椎病發病的幾率也會增大。另外,已患有嚴重頸椎病的人,在軟沙發上長時間低頭看書后,突然抬起頭時,還容易因暫時性腦缺血引發頭暈、惡心等癥狀,更嚴重的,還可能導致頸椎病人突發中風。因此,坐軟沙發雖舒服,但對頸椎的傷害很大。
建議:大家應盡可能地少坐軟沙發。尤其是老年人,更不宜常坐在軟沙發上看書、看報紙。
壞習慣2:常甩頭發,單側的頸椎運動
長發容易溜到面前擋住視線,因此,有的長發女性會快速地把頭往后外側輕抖,有的女性動作則更夸張,要先稍低頭,然后用手向后理頭發,同時,頭還順勢向后外方轉個圈。專家認為,這種甩頭發的動作,是反復、長期,而且是單側的頸椎運動,長期如此,很容易使頸部勞損而引起頸椎病。
建議:長發女性最好不要經常性地做甩頭發的動作?!爱旈L發擋住視線時,最好用手輕撥,或者不妨把頭發扎起來。”
壞習慣3:穿高跟鞋,重心過度前移
人體的脊柱是由多個椎骨連接而成的,兩個椎骨的接觸面近乎為平面。當我們姿態挺拔時,椎骨之間是面與面的接觸,受力得到分散,不易損傷。而穿高跟鞋,會使人的重心過度前移,造成骨盆前傾,使得脊柱彎曲增大,造成椎骨間的接觸面變小,腰椎和頸椎受力點集中,甚至會集中到一個點上。這樣,對椎骨的壓力會迅速增大,容易造成損傷。因此,高跟鞋穿多了,這種損傷就會積累,最終將導致腰痛和頸椎病的發生。
建議:如果一定要穿高跟鞋,也要盡量減少穿的次數,或選跟高低于5cm的中跟鞋。
壞習慣4:內衣過緊,頸椎部肌肉長期緊張
不少女性為了體現完美的胸型,讓胸部看起來堅挺,會選擇很緊的內衣,或者會把內衣肩帶往上提拉得很緊。內衣過緊或內衣肩帶拉得太緊,都會導致頸椎部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同時,肩頸部長期的疲勞也會造成血液流通不暢,加速了肌肉的老化。結果,肌肉韌性減弱,失去了牽拉、保護頸椎的能力,就很容易造成頸椎疾病的發生。
建議:為了身體健康,選擇合適的內衣。
如何有效預防頸椎病
一、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頭頸的正確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與人說話、看書、操作電腦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挺直。睡覺時要選擇合適的枕頭,不宜過高或過低,一般枕頭以10厘米的高度為宜。不要躺著看書、看電視。
二、長期從事文字工作、操作電腦,以及從事刺繡、繪畫等低頭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動靜結合,每工作1小時左右就要站起來做做保健操,活動四肢、頸椎,消除頸部肌肉、韌帶的疲勞,防止勞損。如果發生頸、肩、背軟組織勞損要及早進行治療,防止發展為頸椎病。
三、要加強體力鍛煉,盡可能少坐多動,能走路時不要騎車,能騎車時不要坐車。特別是有車族和長期坐在辦公室里的人,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進行鍛煉,尤其要注意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勺鲆蛔鲱^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增強韌度。此外,爬山、游泳,對預防頸椎病效果較好。
四、要經常保持樂觀向上的好心情。心胸要開闊,心情要開朗,有什么不順心的事經常找朋友聊一聊,不要悶在心里。研究表明,長期壓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經衰弱,神經衰弱會影響骨關節及肌肉休息,長此以往,頸肩部容易疼痛。
(責任編輯:鄒華振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