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應進行哪些檢查 預防方法有什么?
脊柱側彎在早期時候不大容易發現,很多患有脊柱側彎的孩子都是在洗澡時背部隆起,或走路時軀干歪斜,雙肩不等高而被父母發現的。脊柱側彎對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最近幾年,由于不良的生活習慣,很多青少年開始患有脊柱側彎,對他們的健康和日常生活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掌握正確的脊柱側彎預防方法是很重要的。
脊柱側彎應該進行哪些檢查?
1、骨科專家說,脊柱側彎一般是通過拍攝孩子站立位的脊柱全長片進行檢查。(包括正位和側位)。在全長片上,醫生可以分析孩子脊柱側彎的類型,主彎在哪里?度數多少?累及幾個椎體?側彎的頂椎在哪里?上下端椎在哪里?代嘗彎是功能性彎還是結構性彎?需要一起矯正嗎?等等一系列問題。
2、對于“脊柱側彎應該進行哪些檢查”這一問題,骨科專家說,進行脊柱側彎的檢查還可以通過脊椎左右側彎位片,脊柱懸吊位片等。通過這些特殊體位的照片,可以幫助醫生判斷脊柱側彎的柔韌性,從而對預測手術矯正的效果,確定手術的方案等有所幫助。
3 、有些患者是先天性的脊柱側彎,對于這類患者,一般住院后還需要做全脊柱的CT掃描和三維重建等。通過精細的CT掃描,可以分析和判斷畸形椎體的位置,形態,并了解每個脊椎的椎弓根形態,從而為手術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4 、有些肢體麻木或者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等神經癥狀的脊柱側彎患者,在手術之前還需要做脊柱的核磁共振檢查,排除有無脊髓空洞,脊髓栓系等。這些信息對設計安全合理的手術方案都有幫助。
很多患者因為病情嚴重都進行了手術治療,其實手術治療后也應該注意很多問題,下面了解一下脊柱側彎術后應該注意什么?
一、骨科專家說,進行完了手術以后,患者應該進行拍片來了解彎曲矯正和體內內固定的情況,如果拍片結果正常的話,患者就可以試著坐起來,試著站立,站立的時候可以扶著床邊,或者使用助行器得幫助。剛起床坐或站立的時候,患者會感到一些頭暈,這是較長時間臥床和手術后身體還有些虛弱的緣故,不必擔心,起來幾次之后就會適應了,頭暈也會消失了。
二、在手術以后如果可以自然站立10分鐘以上了,就可以量身取模作支具了。一般2-3天支具就可以做好,戴上支具以后就可以起來走動了。配戴支具的目的是保護體內的金屬內固定裝置,以免在植骨融合完成之前發生內固定松動或者斷裂。支具的配戴原則是只要起來,就要配戴,至少要半年,因為只有植骨融合好了,才可以不帶。
三、對于“脊柱側彎術后應該注意什么”這一問題,骨科專家說,在手術以后,應該第一個月內是以臥床休息為主的,可以適當起來走動,就餐、如廁等,但是只要起來就需要配戴支具保護。術后一月之內的日常生活是需要有人照顧的。術后一月的時候最好拍片復查一下,了解內固定是否有松動或者變化,如果沒有問題,就可以逐漸增加活動的時間了。
脊柱側彎的預防方法有什么?
1、骨科專家說,在孩子長身體的時候,應該攝取足夠鈣質,防止骨質疏松癥提早發生,含鈣食物有乳酪,牛乳,甘藍菜及豆腐等。
2、平時在走路的時候,挺胸而非挺著肚子,以免腰椎往前突而造成腰椎神!經壓迫,懷孕婦女尤須注意。
3、避免單側抱重物,肩挑重物應以兩側肩部輪流負擔,避免長期使用單側,以免造成胸椎側彎。這也是脊柱側彎的預防方法有什么中應該做到的。
4、在睡覺的時候,為保持頸椎正常弧度,應將枕頭改為符合人體頸部工學設計的健康枕頭,避免睡高枕。
6、平時應該進行適量運動,強化肌肉,增加關節柔軟度,以保持良好姿勢,防止骨骼老化,減緩鈣質流失。
7、坐姿必須端正,若須長時間端坐時,所坐的椅子必須有靠背,且椅背的角度不可大於115度,臀部與椅背必須緊靠,若能在腰部加墊一個護腰墊,則更能保持腰椎的正常弧度。
值得注意的是,廣大患者不要為了節省一點眼前的利益,選擇哪種便宜、不安全的進行治療,這樣會給患者自身造成很大的傷害,后悔莫及,因此患者朋友們要選擇正規的、放心的醫院進行治療。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