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組織損傷怎么辦
軟組織損傷疾病的發生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軟組織損傷會給患者帶來痛不如生的痛苦,為了減少其對患者帶來的傷害,軟組織損傷患者及時治療是很重要的。那么,軟組織損傷怎么辦?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下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措施是怎樣的吧。
軟組織損傷怎么辦?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措施有如下方法:
1、如有休克首先治療休克。
2、如有出血,應立即止血。
3、有筋膜間隙綜合征和擠壓綜合征者,應及時處理
4、嚴重閉合性挫傷的治療
(1)早期在肢體周圍放置冰袋或作冷敷,待出血停止(一般在24~48h后),改用熱敷,促進局部淤血吸收。必要時,予抗生素防治感染。
(2)若水腫嚴重,影響肢體血液循環,或小腿、前臂嚴重擠壓傷有肌肉功能障礙及動脈搏動減弱者,應早期切開減張,將皮膚、深筋膜和肌膜縱行多處切開,然后用生理鹽水紗布條疏松填上流。若中毒癥狀嚴重,保留患肢將危及生命,應考慮截肢。
5、開放性創傷,除表淺的擦傷及小的刺傷外,應盡早作初期外科處理(清創術)。
(1)根據傷情、創口位位、大小及形狀,選用氨胺酮靜脈麻醉、局部麻醉、臂叢神經阻滯、椎管內麻醉或吸入麻醉。
(2)清創術步驟及注意點:①解除急救包扎,創口內暫時填塞無菌紗布,創口周圍先用肥皂水、清水(必要時用汽油或乙醚)洗去皮膚的血漬和污垢,剃除毛發。然后取出填塞物,清除創口內異物,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創口數次,拭干后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創口,用碘酊及乙醇消毒創口周圍皮膚,并輔以無菌巾。②除大出血外,不應在縛止血帶下清創,以免影響對組織活力的辨別。③充分切開皮膚和深筋膜,徹底暴露傷道。切開方向與肌纖維、大血管和神經的走向一致,必要時在深筋膜切口兩端各加一橫切口,以解除其張力。④沿創口邊緣切除皮膚(一般不超過0.2~0.6cm)及皮下組織,注意勿損傷重要血管及神經。頭皮、面部及手部的皮膚除確已壞死者外,應盡量保留。凡已失去活力的組織,均應全部切除。⑤清除傷道內一切肉眼可見的異物,如致傷異物已進入深部組織,不宜尋找時間過長,以免損傷過多健組織或擴大污染范圍。⑥如發現神經或肌健損傷,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縫合或作定位縫合。⑦徹底清創后,再用生理鹽水沖洗創口,以清除一切微小異物、血塊、組織碎片,并仔細止血。
(3)創口縫合:按致傷原因、傷后時間、創口部位、污染程度及平戰時條件等,考慮創口應否作一期縫合。①傷后6~8h內經徹底清創后一般可行初期縫合。損傷6~8h以后清創者,可不作初期縫合而用生理鹽水紗布松填,待3d后無繼發感染時再作延期縫合。但不應機械地受時間限制,應根據創傷部位及性質等酌情決定。如受傷后24~72h內的頭皮、頸部及顏面部損傷以及胸、腹、關節腔等,雖受傷時間較長,如無明顯感染,清創后仍可考慮作初期縫合。若創面過大、組織破壞過多、污染嚴重或為戰傷,雖早期施行清創術,也不應作初期縫合。②頭部損傷經徹底清創后,創口不應有顱骨暴露,應用松動的頭皮覆蓋。面部損傷徹底處理后,爭取初期縫合,如有感染可能,可將皮膚作定位縫合。③手部傷不應使肌健和神經暴露,須用肌內和松動的皮瓣覆蓋。如創口較大不能縫合時,宜及早植皮。④較淺的貫通傷,如出入口接近,可將傷道間表面的組織切開,變兩個創口為一個,清創后可根據平戰時條件決定是否作初期縫合。傷道很深的貫通傷,須分別處理出入口,不應作初期縫合。⑤縫合時,應注意消除死腔,逐層縫合,縫后創口應無張力。
(4)清創后的處理:①行初期縫合的創口,必要時可置橡皮片引流,術后24~48h拔除;面部及手部創口不宜放引流。②縫合的創口,如有感染或出血現象時,應立即拆除縫線,以利引流或止血;如無感染的創口,可不更換敷料,待適當時間拆線。③未縫合的創口,如無感染,可在術后3~8d作延期縫合;有感染者,參照藥部分處理。④酌情應用抗生素,但創口內不用磺胺藥或抗生素。⑤創面深、血循環差者,可酌情采用高壓氧治療;久治不愈的創面,可用表皮生長因子(EGF)或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FGF)促進愈合;創面大、愈合困難者,視情況植皮。
軟組織損傷怎么辦?以上的都是主要的針對于軟組織損傷的治療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去了解到軟組織損傷的常識。溫馨提示:一旦患上軟組織損傷,患者就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這樣可以盡早得到有效的治療,擺脫疾病帶來的傷害,過上健康的生活。
(責任編輯:付子顏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軟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膠囊治療?
2024-10-24三個月寶寶能吃葡萄糖酸鈣鋅溶液嗎?有
2024-10-24長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辦?
2024-10-24腰椎不適能否自行用吡羅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頻、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關節骨關節炎,關節疼痛伴神經痛如
2024-10-24何處能購得益腎補骨液
2024-10-24頸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膠囊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病?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