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炎的檢查方法是什么
骶髂關節炎是關節炎中的骨關節炎的一種分支。大多數的骶髂關節炎并不是單獨的一個疾病,而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許多強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發病初期表現為骶髂關節炎,所以診斷出骶髂關節炎還是不夠的,應進一步檢查是何種原因引起的。但是骶髂關節炎一般與坐骨神經不相關。目前有效治療骶髂關節炎是中醫外敷重要治療,如關節炎祛風康貼。
骶髂關節炎的檢查包括骶髂關節定位試驗、“4”字試驗、骶髂關節壓迫試驗、髂嵴推壓試驗、骨盆側壓試驗、懸腿推膝試驗等方法。
(一)骶髂關節定位試驗
病人仰臥位于檢查床上,檢查者用右手抱住患者兩腿的膝后部,患者大腿與診床垂直向上直立,使髖關節屈曲成90度角,小腿自然地擱在檢查者右臂上。檢查者左手壓住病人膝部,使骨盆緊貼檢查床。囑患者全身肌肉放松,以兩大腿為杠桿,將骨盆分別向右和向左擠壓。正常人無疼痛感?;颊呷舸嬖邝诀年P節炎時,患側受壓時疼痛較輕,而拉開時疼痛較明顯。
(二)“4”字試驗
又稱盤腿試驗。病人仰臥位于檢查床上,先讓患者一側下肢伸直,另一側髖關節稍外展,膝關節屈曲,足置于伸直側下肢膝關節上。檢查者一手壓住患者伸直側下肢的髂嵴上以固定骨盆,另一手握住屈膝側下肢的膝關節部向上搬、向下壓。然后兩腿交換,按上述步驟重做。正常人無疼痛,可順利完成。若做下壓動作時,患者臀部 發生疼痛,則提示屈側存在骶髂關節病變o
(三)骶髂關節壓迫試驗
由于髂骨比較突出,又存在支持關節的韌帶,因此對患者進行觸診檢查時,骶髂關節一般觸摸不到。兩側髂后上棘連線相當于第2骶骨水平通過骶髂關節中心,可為定位參考。正常人骶髂關節無壓痛。對患者直接按壓骶髂關節,如局部出現疼痛,則提示可能存在骶髂關節病變。
(四)髂嵴推壓試驗
病人仰臥位于檢查床上,檢查者雙手置其髂嵴部,拇指置于髂前上棘處,手掌按髂結節,用力推壓患者骨盆。正常人無疼痛。如患者骶髂關節周圍疼痛,則提示存在病變可能。
(五)骨盆側壓試驗
病人側臥位于檢查床上,檢查者按壓其雙側髂嵴。正常人無疼痛。若患者骶髂關節存在病變,則出現疼痛。
(六)懸腿推膝試驗
病人仰臥于檢查床的一端,雙腿懸空,一腿屈髖屈膝,另一腿直髖屈膝。檢查者一手扶屈腿膝下處,向肩部方向推,另一手按另一腿膝上向后壓。正常人無疼痛。若患者骶髂關節受累,則出現疼痛。
二、肌腱附著點炎的檢查
由于韌帶、肌腱與骨接觸點炎癥,早期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即可出現坐骨結節、大轉子、脊柱骨突、肋胸關節、柄胸關節以及髂嵴、足跟、脛骨粗隆和恥骨聯合等部位的壓痛?;颊叽祟愺w征發現率不高,可發生于疾病各期,主要提示病情活動性。
三、脊柱和胸廓檢查
隨著病情的進展,椎間韌帶鈣化,肋胸、肋椎橫突關節受累,脊柱生理曲度逐漸消失,脊柱和胸廓活動度逐漸減少。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檢查方法。
(一)指地距
病人直立,兩足并攏,兩膝伸直,做彎腰動作,兩臂下垂伸直,兩手盡量下伸,測指尖與地面距離(cm)。正常人應可指尖觸地,指地距為0。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由于脊柱病變,往往指尖不能觸地,甚至不能彎腰。
(二)枕墻距
病人背部靠墻直立,雙足跟緊貼墻壁,雙腿伸直,膝部盡量不要彎曲,挺胸、收頦、兩眼向前平視,測量患者枕骨結節與墻壁之間的水平距離(cm)。正常應為0。若>0,即枕部觸不到墻面,則為異常。
(三)Schober試驗
病人直立,背部朝著檢查者,在患者背部正中線髂嵴水平處作一標記為零,向下5cm作標記,向上10cm再作另一標記。然后讓病人彎腰,同時雙足并攏、雙膝直立,測量兩個標記間的距離(cm)。正常人增加應大于4cm。若增加少于4cm,則提示腰椎活動度降低。
(四)胸廓活動度
病人直立,用帶刻度的軟尺測其第4肋間隙水平(婦女測乳房下緣)處深呼氣和深吸氣之間胸圍之差(cm)。正常人應大于5cm。若小于5cm者為異常,表明患者胸廓受累。
(五)脊柱活動度
測量器由兩支長42cm的金屬桿構成,一端為可滑動連結,另一端12cm處彎曲35度,其中一支末端連有180’的量角器。檢查時將帶量角器的一端置于骶骨,使支點位于第5腰椎/第1骶椎椎間盤水平;另一端置于第一胸椎骨突,然后讓病人前屈彎腰,同時雙足并攏、雙膝直立、兩臂下垂,記錄測量角度的改變。正常人應大于40度。若<40度者為異常。同樣方法可測定后伸、側屈范圍。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合作醫生
相關問答
專家答疑
一歲小孩缺鈣,用伊可新效果好不好?
2024-10-24腰膝酸痛伴腰椎間盤突出,舒筋健腰丸有
2024-10-24購買北京岐黃制藥的強骨膠囊應注意什么
2024-10-24慢性腰背痛治療哪家醫院靠譜?
2024-10-24左踝撕脫性骨折拆石膏后用力踩地疼的原
2024-10-24舒筋活血片和腰疼寧膠囊一起吃,睡前半
2024-10-24手腕錯位多年未恢復且腫脹,影響大嗎?
2024-10-24維生素 C 和布洛芬能否同時服用
2024-10-24
熱門文章
出現骨轉移癌要治嗎?醫生:綜合治療可延長生存期
2024-10-25這5個頸椎病信號要警惕,怎樣預防頸椎?。?/a>
2024-10-14關節炎或會增加慢性疾病發病風險 醫生支招如何預防關節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嗎?扁平足的表現癥狀
2024-10-11哪些原因導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日常護理需做好這些點
2024-10-11小兒佝僂病的表現癥狀和日常護理
2024-10-10佝僂病如何治療?佝僂病的病因
2024-10-09